一種基于vxBus的PPC與FPGA高速互聯(lián)的驅動設計方法
本文選題:VxWorks 切入點:vxBus 出處:《電子設計工程》2015年2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前很多高實時性、高數(shù)據(jù)吞吐率、高靈活性的信號處理平臺選擇以vxworks為操作系統(tǒng),PPC與FPGA之間以高速Rapid Io為互連的組織架構。很多時候,驅動設計者用對寄存器、內(nèi)存直接訪問的方式進行驅動的設計和開發(fā),這種驅動設計方法管理混亂,不適宜驅動的模塊化設計,不利于FPGA設備的抽象。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基于VxWorks的vx Bus驅動開發(fā)模型,提出了一種PPC與FPGA間以高速Rapid Io為互連的驅動設計方法 ,實現(xiàn)了FPGA設備的高抽象,大大有利于應用開發(fā)者對FPGA設備的透明調(diào)用,實現(xiàn)了驅動的模塊化設計。通過在以Mpc8641D為主處理器,V7 FPGA為預處理芯片的信號處理板上試驗證明了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Abstract]:At present, many signal processing platforms with high real-time, high data throughput and high flexibility choose the vxworks as the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high speed Rapid Io as the interconnect between FPGA.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river is carried out by direct memory access. This driving design method is confused in management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driving modular desig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bstraction of FPGA device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based on VX Bus driver development model of VxWorks. In this paper, a driver design method of high speed Rapid Io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PPC and FPGA is proposed, which realizes the high abstraction of FPGA devices and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transparent call to FPGA devices by application developers. The modularization design of the driver is realized,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 on the signal processing board with Mpc8641D as the main processor and V7 FPGA as the preprocessing chip.
【作者單位】: 通信信息控制和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分類號】:TN911.7;TN7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紅波,鄒金鳳,張志軍;微機產(chǎn)品中的模塊化設計[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1年02期
2 高長銀;付書明;李明;;面向大規(guī)模定制的產(chǎn)品模塊化設計[J];成組技術與生產(chǎn)現(xiàn)代化;2006年02期
3 魏煥兵;楊明;楊桂珍;;多功能計算機輔助測控實驗系統(tǒng)模塊化設計[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年04期
4 高衛(wèi)國;徐燕申;陳永亮;章青;;廣義模塊化設計原理及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07年06期
5 繆淮扣,朱關銘,李迎豪;SUST-PROLOG/4361系統(tǒng)中的模塊化設計及其實現(xiàn)[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1991年04期
6 童時中;模塊化設計的系統(tǒng)分解技法(上)[J];電子標準化與質量;1995年04期
7 賈文元;軍用通信系統(tǒng)產(chǎn)品的模塊化設計[J];電子標準化與質量;1996年06期
8 倪志紅;雷達電站的模塊化設計[J];現(xiàn)代雷達;1998年02期
9 劉和平,石志剛,何瑞紅,郝小生;化纖設備的模塊化設計[J];紡織機械;1999年02期
10 岳立成;地面氣象綜合有線遙測儀模塊化設計[J];吉林氣象;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康瑛石;;礦用電器產(chǎn)品的模塊化設計[A];第十八屆全國煤礦自動化學術年會中國煤炭學會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胡方海;郭偉研;;掘進機模塊化設計與技術標準化研究[A];煤礦機電一體化新技術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姚軍;;模塊化設計初探[A];新型紡紗機械和工藝技術研討交流論文集[C];2004年
4 李琳;張鐵;謝存禧;;比賽機器人的模塊化設計[A];首屆泛珠三角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八屆粵港機電工程技術與應用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4年
5 王新華;崔燕;;慣性尋北儀軟件的模塊化設計與實現(xiàn)[A];《制造業(yè)自動化與網(wǎng)絡化制造》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新華;崔燕;;慣性尋北儀軟件的模塊化設計與實現(xiàn)[A];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三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7 張建軍;崔雷;張利;吳傳勝;劉光年;;一種適合計算機輔助編碼的模塊化設計編碼方法研究[A];計算機技術與應用進展·2007——全國第18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李雪曉;徐保慶;呂樂;;在機床制造業(yè)中推進模塊化設計[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9 魏貴玲;卜繼軍;;尋北儀軟件的模塊化設計[A];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四次學術交流會暨重慶慣性技術學會第八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10 丁繼業(yè);門鋼;;廂式郵政運輸車模塊化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學術交流——第十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學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任續(xù)燁;模塊化設計方便升級[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2 通訊員 吳廣華;六三五四所主導產(chǎn)品基本實現(xiàn)模塊化設計生產(chǎn)[N];中國船舶報;2011年
3 ;F-engine S3000模塊化設計凸顯電信級運營方案[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4 ;模塊化設計減少停機時間[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5 ;上海博達BDCOM S2000模塊化設計可堆疊[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張峰;活性存儲帶來靈活選擇[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7 張峰;走向更成熟的解決方案[N];網(wǎng)絡世界;2007年
8 ;網(wǎng)絡安全系統(tǒng)走向模塊化[N];人民郵電;2000年
9 本報記者 海峰;讓HP概念PC告訴你[N];計算機世界;2001年
10 ;聯(lián)創(chuàng)通信2024M采用專門的操作系統(tǒng)[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洋;多維規(guī)劃的復雜產(chǎn)品模塊化設計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2 王日君;基于運動學圖譜的石材加工設備模塊化設計技術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張建軍;大批量定制的客戶驅動模型與產(chǎn)品配置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濤;戶外燈具模塊化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楊路飛;基于過程模型的產(chǎn)品模塊化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韓德建;石材異型制品加工設備模塊化設計平臺關鍵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丁利敬;辦公轉椅的模塊化設計開發(fā)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5 應建平;計算機輔助模塊化設計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6 范博宇;模塊化設計原理在產(chǎn)品造型結構中的應用[D];齊齊哈爾大學;2012年
7 鄧建勝;基于產(chǎn)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家具模塊化設計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郜瑩林;模塊化設計方法在A公司切割分排機產(chǎn)品開發(fā)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9 唐濤;綠色模塊化設計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王浩軍;信息亭模塊化設計及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6316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63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