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微波通信系統(tǒng)室外單元微波模塊設計
本文選題:微波通信 切入點:室外單元 出處:《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微波通信作為現(xiàn)代無線通信的先行者,一直在通信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現(xiàn)代最重要的三大通信手段之一,具有通信容量大、建設速度快、質量穩(wěn)定、通信可靠、維護方便、費用相對較低、易于跨越復雜地形的等優(yōu)點。數(shù)字微波通信系統(tǒng)的室外單元是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響整個微波鏈路的通信質量。本文結合公司項目指標完成了11GHz微波通信系統(tǒng)室外單元微波模塊的設計,本文發(fā)射模塊采用的是中頻調制發(fā)射機結構,接收模塊采用的是超外差式接收機結構,所設計的微波模塊具有結構簡單,性能優(yōu)良,成本低,易于組裝等優(yōu)點。系統(tǒng)測試結果表明本文所設計的微波模塊發(fā)射端輸出頻率范圍為10695MHz-11175MHz,輸出功率為22dBm,增益達到25dB以上,三階交調指標優(yōu)于40dBc,帶內雜散優(yōu)于65dBc。接收端輸入頻率范圍為10695MHz-11175MHz,輸出頻率為2236Mttz,增益大于20dB,噪聲系數(shù)指標優(yōu)于3.5dB。文章的結尾,對當前電路中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進意見,為后續(xù)電路的研發(fā)提供了一些經驗。
[Abstract]:As the forerunner of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It is one of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modern communication means, with large communication capacity,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stable quality and reliable communication. The outdoor unit of digital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ystem. Its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s the 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the whole microwave link. The design of the outdoor microwave module of the 11GHz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comple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mpany's project index. The transmitter structure of the transmitter is adopted in this paper. The receiving module adopts the structure of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The designed microwave modu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low cost. The system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frequency range of the microwave modul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10695MHz-11175MHz, the output power is 22dBmand the gain is more than 25dB. The third-order crossover index is better than 40dBc, and the in-band stray is better than 65dBc.The input frequency range of the receiver is 10695MHz-11175MHz, the output frequency is 2236Mttz. the gain is more than 20dBand the noise coefficient is better than 3.5dB.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ircuit are analyz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ubsequent circuits.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彥林;董德發(fā);;射頻識別技術在智能交通監(jiān)管信息采集中的設計與應用[J];安防科技;2006年12期
2 王騰飛;吳先良;;6GHz-6.5GHz低噪聲放大器設計[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3 陳建新;謝萬波;楊維明;史辰;;射頻放大器前饋技術仿真[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10期
4 吳國增;李榮強;趙安邦;;射頻前端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研究[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S1期
5 葉茂森;張勇;黃健聲;;2.4GHz高線性CMOS混頻器設計[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6 李鵬宇;龍滬強;;一種停車場無線車位檢測器設計與實現(xiàn)[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2年01期
7 陳興華;蔡竟業(yè);任威;楊遠望;;單本振二次變頻方案淺析[J];電訊技術;2007年01期
8 曲燕霞;唐宗熙;張彪;;C頻段介質穩(wěn)頻振蕩器的設計[J];電訊技術;2007年04期
9 肖勇;樊勇;閆鴻;劉柏江;;0.5~3.3GHz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設計[J];電訊技術;2009年12期
10 徐濤;張吉生;;外差檢測BOTDR系統(tǒng)中微波下變頻器的研究與設計[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徐晉;畢春艷;徐桂芳;;高線性2.4 GHz LC壓控振蕩器設計[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黃盛勇;;基于MAX2665的低噪聲放大器設計[A];《IT時代周刊》論文專版(第300期)[C];2014年
3 梁華;柴秀梅;劉永強;;CINRAD/CC雷達接收機特性曲線異常故障診斷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 氣象雷達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C];2014年
4 曾紹祥;楊彬祺;藍驥;;4-12GHz寬帶高增益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A];201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5年
5 盧峰;薛正輝;任武;李偉明;;基于ADS的接收機射頻前端電磁兼容性能研究[A];2013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李寧;;基于ADS的4 GHz低噪聲放大器設計[A];2013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賈松霖;劉芳芳;郭彩麗;史大龍;;信號極化狀態(tài)不受功放非線性影響的ADS仿真驗證[A];第八屆全國信號和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學術會議會刊[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蕾;UHF RFID單芯片讀寫器關鍵技術研究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0年
2 崔福良;藍牙收發(fā)機中混頻器電路和鏡像抑制電路的分析與設計[D];復旦大學;2004年
3 呂志強;CMOS振蕩器噪聲理論及優(yōu)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錢江波;諧振腔介質微擾技術測量蒸汽濕度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5 肖華清;射頻接收前端關鍵元器件及系統(tǒng)集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6 凡守濤;單脈沖氣象雷達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7 杜四春;超寬帶無線通信系統(tǒng)射頻前端電路研究與設計[D];湖南大學;2012年
8 萬求真;低壓低功耗CMOS收發(fā)機射頻前端電路的設計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9 郎需強;基于微多普勒效應的昆蟲運動雷達回波特性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李立言;高動態(tài)GNSS信號處理及解算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欒吉強;基于活體生物機器人的無線搜救視頻系統(tǒng)[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2 呂晨光;微波爐介質盤復介電常數(shù)的測量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何韜;2.4G發(fā)射機小型化射頻前端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童劍釗;微波晶體管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徐淑軍;短波接收機射頻前端電路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羅晚會;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混合擴頻發(fā)射機研究與實現(xiàn)[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振強;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接收機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陸瀟琛;小型微波微等離子體功率源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帆;基于波概念迭代法的微波多層電路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10 王頻;GPS接收機L_1波段下變頻電路設計與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965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59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