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復博弈的理性秘密共享研究
本文關鍵詞: 秘密共享 理性成員 重復博弈 公平性 出處:《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秘密共享是密碼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密鑰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密鑰保存、傳遞和使用上都起到重要作用。秘密共享能夠平攤風險、防止密鑰管理權利過于集中,對提高系統(tǒng)的安全性和健壯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門限秘密共享的原理,分析了經典的可驗證秘密共享方案和多秘密共享方案,對這些方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介紹了博弈論的相關知識,闡述了納什均衡和重復博弈機制,分析了典型的理性秘密共享方案;谥貜筒┺臋C制,提出了一種公平的理性秘密共享方案,該方案具有以下特點:(1)基于重復博弈機制,通過多輪交互秘密份額和懲罰機制,使參與者在交互中理性地提交真實子秘密。設置隨機的博弈輪次,每位參與者的子秘密數目不同,當參與者提交最后一個子秘密時,不能確定當前交互是否為最后一輪,從而解決了最后一輪欺騙問題。(2)給出了一種改進的懲罰機制,一旦參與者在當前的交互輪次中欺騙,下一輪交互時將受到懲罰。改進的懲罰機制不僅能保障誠實參與者的利益,同時也給予欺騙者一個改過的機會,具有更好地魯棒性和公平性(3)秘密分發(fā)者對子秘密進行簽名,然后分發(fā)給參與者。參與者在子秘密交互過程中,驗證簽名是否為真,一旦檢測出有參與者欺騙,便對欺騙者實施懲罰。最后,在Win7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利用Visual Studio 2010實現了本方案的原型系統(tǒng),驗證了方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Abstract]:Secret shar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ryptography,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key manage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ey preservation, transmission and use. Secret sharing can share the risks equall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by preventing the right of key management from being too centralized. The principle of threshold secret sharing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lassical verifiable secret sharing scheme and multi-secret sharing schem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se schemes,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game theory, and expounds the Nash equilibrium and repeated game mechan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rational secret sharing scheme. Based on the repeated game mechanism, a fair rational secret sharing scheme is proposed,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based on repeated game mechanism. Through the multi-round interactive secret share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the participants can rationally submit the real sub-secrets in the interaction. Set up random game rounds, each participant has different number of sub-secrets. When the participant submits the last sub-secret,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the current interaction is the last round,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 last round of deception. Once the participants cheat in the current interaction cycle, the next interaction will be punished. The improved punishment mechanism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honest participants, but also give the deceiver a chance to change. With better robustness and fairness, the secret distributor signs the sub-secret and then distributes it to the participant. The participant verifies whether the signature is true or no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sub-secret interaction. Once some participants cheat, the deceiver is punished. Finally, under the Win7 system environment, the prototype system of this scheme is implemented by using Visual Studio 2010.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 are verified.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18.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西紅;;基于重復博弈的圖書館心理契約研究[J];現代情報;2008年01期
2 張作鳳;知識共享的可能性:一個博弈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4年02期
3 劉思文;;關于網上博弈系統(tǒng)及囚徒困境的有限次重復博弈的研究[J];知識經濟;2008年05期
4 李曉明,汪應洛,孫林巖,高杰;軟件企業(yè)聯盟可重復博弈模型的構建與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年09期
5 嚴輝;沈士根;曹奇英;;Ad Hoc網絡中基于重復博弈的攻擊預測模型[J];計算機工程;2012年07期
6 顏巍;;團購風險博弈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1年S2期
7 謝蕾;;網絡特許加盟商與品牌經銷商的博弈分析[J];電子測試;2013年14期
8 劉雅菲;劉宴兵;;WSN中一種新的基于重復博弈的入侵檢測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05期
9 姜維權;張瑩;;淺析網購買賣雙方的博弈[J];價值工程;2013年25期
10 陸音;石進;謝立;;基于重復博弈的無線自組網絡協作增強模型[J];軟件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呂文紅;吳祈宗;郭銀景;;基于重復博弈的電力市場產量模型及其穩(wěn)定性分析[A];中國運籌學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卷)[C];2004年
2 杜鵬;徐偉宣;;合作的屬性分析[A];中國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羅麗艷;;循環(huán)經濟:人與自然重復博弈的合作解[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4 葉紅心;張朋柱;;社會面子與合作博弈[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6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科協第4屆青年學術年會衛(wèi)星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浦徐進;朱晉偉;曹文彬;;基于分成制契約的農戶合作經濟組織增收機理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郭國峰;田艷青;;反傾銷報復威脅機制的有效性研究[A];21世紀數量經濟學(第14卷)[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彭興庭;重復博弈:沖突與合作方能共存[N];中國經營報;2005年
2 蔣奇;建立營銷重復博弈機制[N];中國保險報;2006年
3 劉杉;人民幣的無窮重復博弈[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4 胡海鷗;重復博弈須引入彼岸世界[N];上海金融報;2006年
5 陳國華;重復博弈:走出信用建設“囚徒困境”必由之路[N];中國信息報;2007年
6 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 李春;航材選購中的“重復博弈”[N];中國民航報;2010年
7 唐彬;重復博弈有助于心智和責任增長[N];東莞日報;2014年
8 譚軍 康萍;誠信建設需要關聯博弈[N];經理日報;2004年
9 程實;美國應該學學諾貝爾[N];中國證券報;2005年
10 ;誠信大家談③[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麗穎;重復博弈:信用合作的邏輯路徑選擇[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宏;重復博弈基礎上建立和完善海關“守法便利”通關管理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劉棟琦;基于重復博弈的理性秘密共享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李蘭君;基于社會平均期望的后悔過程[D];浙江大學;2005年
4 劉偉;基于重復博弈的通信工程中的規(guī)則設計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5 王辰;基于重復博弈的跨洋航空網頻譜分配算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6 譚秀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參保行為的理論分析和經驗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7 劉曼;基于信用擔保的中小企業(yè)團體融資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8 劉翠芳;懲罰、聲譽與重建信任[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9 嚴輝;Ad Hoc網絡中基于重復博弈理論的動態(tài)入侵響應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10 于忠華;電子商務中誠實行為的博弈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4560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45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