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通用中央BIT軟件集成平臺
本文關鍵詞: 雷達 測試性 中央BIT 軟件集成 出處:《現(xiàn)代雷達》2014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地面雷達的中央機內(nèi)檢測(BIT)功能需求,研制開發(fā)了一套開放、通用、模塊可剪裁的軟件集成平臺,以滿足不同型號地面雷達中央BIT軟件的開發(fā)和執(zhí)行需要。文中介紹了集成平臺的組成、功能、運行環(huán)境、工作模式、界面風格及其在開發(fā)過程中遵循的設計原則,詳細闡述了集成平臺軟件架構(gòu)的層次化、構(gòu)件化、標準化特點及其實現(xiàn)方案,以及滿足開放性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并詳細介紹了通用解碼、數(shù)據(jù)組織與管理、通用數(shù)據(jù)處理等核心模塊和流程。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ground radar central detection bit, an open, general and modular software integration platform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 BIT softwar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ground rada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working mode of the integrated platform. The interface style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s follow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hierarchical, componentized, standardized features and implementation schemes of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grated platfor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s well as the measures take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openness. The core modules and processes of general decoding, data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作者單位】: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分類號】:TN957
【正文快照】: 0引言為了能夠適應日益苛刻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現(xiàn)代的雷達系統(tǒng)變得越來越復雜,用戶對雷達系統(tǒng)的運行可靠性和自主保障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機內(nèi)檢測(Built-in Test,BIT)技術是改善裝備測試性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提高裝備的自診斷能力并簡化維修操作,顯著降低全壽命周期費用。雷達中央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凌,王雄,金以慧,蕭德云;基于生命周期和集成平臺思想的流程工業(yè)CIMS體系結(jié)構(gòu)[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1年01期
2 吳昊;;CIMS應用集成平臺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03期
3 王學順;;構(gòu)建一體化集成平臺 提高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J];電器工業(yè);2006年02期
4 余炳晨;;UGS將PLM和mySAP Business Suite兼容互通Teamcenter~汶 Gateway最新版本獲“SAP認證集成”稱號[J];電子與封裝;2006年06期
5 胡忠建;周磊;;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集成平臺通信子系統(tǒng)設計[J];煤礦機械;2008年10期
6 劉進軍;李玲;;印度開放獲取期刊集成平臺分析[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09年06期
7 李進,何衛(wèi)平,房亞東,王忠明;基于動態(tài)分類的制造資源集成平臺的研究及實現(xiàn)[J];制造業(yè)自動化;2004年11期
8 楊駿;;網(wǎng)絡技術在電子交易集成中的應用[J];中國金融電腦;2006年01期
9 張昌斌;;通過建設企業(yè)信息集成平臺實現(xiàn)信息資源整合的方法[J];電力信息化;2007年06期
10 ;SAFTOP S6000專業(yè)級智能控制集成平臺[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牟權(quán);葉保留;陸桑璐;;基于云計算的普適服務集成平臺技術研究[A];第六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0)、第19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10)、第6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10)、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10)論文集[C];2010年
2 勇輝;;基于管控一體化集成平臺的礦井安全生產(chǎn)管理研究與實施[A];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第21屆全國煤礦自動化與信息化學術會議暨第3屆中國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1年
3 勇輝;李民中;梁國利;;基于管控一體化集成平臺的礦井安全生產(chǎn)管理研究與實施[A];煤炭機電與自動化實用技術[C];2012年
4 吳清漪;張浩;喬非;謝小軒;;基于J2EE標準的BPR集成平臺的研究和實現(xiàn)[A];工業(yè)自動化應用實踐——全國(第五屆)煉鋼、連鑄和軋鋼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陳強;;地球物理軟件開發(fā)與集成平臺OpenDISK[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賈曉亮;張振明;許建新;朱名銓;黃乃康;;面向敏捷制造的工藝信息化集成平臺研究與實踐[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鄧勝春;徐曉飛;王剛;王念濱;;面向CIM集成平臺的多數(shù)據(jù)庫集成體系結(jié)構(gòu)的研究[A];數(shù)據(jù)庫研究進展97——第十四屆全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7年
8 吳宗彥;任啟樂;張利;張建軍;;向Internet擴展的PDM信息化集成平臺的研究[A];2005年“數(shù)字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曾明;郭泳洪;陳立定;鄭宇祺;;智能小區(qū)管理系統(tǒng)集成平臺的研究與實現(xiàn)[A];04'中國企業(yè)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暨中南六省區(qū)自動化學會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10 歐陽純萍;李業(yè)榮;;SOA面向服務體系結(jié)構(gòu)的探討[A];2006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一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田夢;FORP能為企業(yè)做的七件事[N];計算機世界;2008年
2 記者 張銀炎;我國機艙自動化研制達世界水平[N];中國船舶報;2005年
3 李亞馨;數(shù)字付費電視經(jīng)營堪憂內(nèi)容提供協(xié)議排他成束縛[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熊彥清;期刊數(shù)字化:新技術帶來新發(fā)展[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記者 趙凡;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提速[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毛江華;用友高調(diào)談“隨需應用”[N];計算機世界;2008年
7 ;webMethods集成平臺降低TCO[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8 駐京記者 賈巖;打破信息孤島 集成平臺勝算幾何[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9 周曉娟;高通亮出3G組合拳[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8年
10 趙艷秋;摩托羅拉推出MXP預集成平臺[N];中國電子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午令;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供應鏈管理集成平臺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郭曉軍;成套電器企業(yè)集成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3 張洋;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與管理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4 劉闖;面向飛機鈑金數(shù)字化制造的知識重用方法研究與應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馬增輝;水信息系統(tǒng)綜合集成研究與應用[D];西安理工大學;2009年
6 徐向~,
本文編號:14522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45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