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結構光纖光柵的混沌序列OCDMA系統(tǒng)
本文關鍵詞:基于超結構光纖光柵的混沌序列OCDMA系統(tǒng) 出處:《光電子.激光》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光纖通信 光碼多分址(OCDMA) 雙極性混沌序列 超結構光纖布拉格光柵(SSFBG)
【摘要】:提出了一種雙極性編解碼的光碼多分址(OCDMA)系統(tǒng),采用混沌序列作地址碼,并使用超結構光纖布拉格光柵(SSFBG)作編/解碼器。三階Chebyshev映射能夠產(chǎn)生具有良好相關性且適用于異步CDMA系統(tǒng)的雙極性混沌序列,通過對三階Chebyshev映射賦予一定初值,并進行反復迭代,得到一定長度的雙極性混沌序列。根據(jù)地址碼的特征,通過控制FBG的折射率分布形成SSFBG,利用SSFBG產(chǎn)生相應的雙極性混沌序列作OCDMA系統(tǒng)的編/解碼器。對系統(tǒng)性能進行了定量分析,在完全異步的情況下,推導了信噪比(SNR)與誤碼率(BER)的表達式。仿真分析了系統(tǒng)在不同碼長下的BER隨接入用戶數(shù)的變化,并和使用Gold序列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隨著碼長的增加,在接入用戶數(shù)一定的情況下,系統(tǒng)具有較低的BER;由于混沌序列良好的自互相關性,相應的混沌序列OCDMA系統(tǒng)與使用Gold序列的系統(tǒng)相比具有較低的BER,并可以容納更多的用戶數(shù)。
[Abstract]:An optical code multi - address ( OCDMA ) system with double polarity coding and decoding is proposed . The chaotic sequence is used as an address code , and a super structure fiber Bragg grating ( SSFBG ) is used as the coding / decoder .
【作者單位】: 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44003) 河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重點(1213510012)資助項目
【分類號】:TN929.1
【正文快照】: 1引言由于光碼分多址(OCDMA)具有可異步接入、協(xié)議透明、網(wǎng)絡管理簡單以及按需軟容量等優(yōu)勢,有可能取代時分多址(TDMA)[1]、波分多址(WD-MA)[2,3]和副載波多址(SCMA),成為下一代接入*E-mail:liuxiaolei@hpu.edu.cn網(wǎng)的關鍵技術[4~6]。在OCDMA技術發(fā)展早期,如光正交碼、素數(shù)碼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馬君顯,杜春雷,楊淑雯,李文宇;具有雙極性的非相干OCDMA系統(tǒng)性能分析[J];光電工程;2003年05期
2 努爾買買提;王蕾;范修宏;張尚劍;劉永;;基于光時分復用的電光模數(shù)轉(zhuǎn)換[J];光電子.激光;2012年07期
3 劉煥淋;方強;王楊楊;黃勝;向勁松;;WDM網(wǎng)狀網(wǎng)絡中一種動態(tài)多播自適應業(yè)務疏導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3年01期
4 姚瓊波;劉逢清;馮翰林;;WDM-PON中基于AWG的新型OVPN研究[J];光電子.激光;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煥淋;秦亮;向勁松;黃勝;;圖壓縮優(yōu)化光組播最小網(wǎng)絡編碼路由[J];光電子.激光;2013年08期
2 黃勝;胡蓮花;孫麗琴;劉煥淋;;光突發(fā)交換網(wǎng)絡中支持業(yè)務區(qū)分的多路由機制研究[J];光電子.激光;2014年02期
3 黃勝;王琰;劉煥淋;秦亮;;基于網(wǎng)絡編碼的多源多核點光組播路由算法[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4 劉暾東;馬迎然;陳俊仁;鄭炳輝;陶繼平;;基于最大化暢通概率優(yōu)化模型的固定路由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4年05期
5 黃金;邱昆;許渤;凌云;;Design of a hybrid switching architecture for avionic WDM platforms[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軍;基于雙極性啁啾編碼的光碼分多址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廖露華;溫海波;王晟;李樂民;;WDM疏導網(wǎng)絡中一種新的多播業(yè)務路由算法[J];光電子.激光;2007年02期
2 楊帆;徐展琦;邱智亮;許奇欽;;光網(wǎng)絡中基于組播樹的靜態(tài)業(yè)務疏導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1年03期
3 楊帆;徐展琦;邱智亮;吳承超;;基于業(yè)務預測的同目的匯聚波帶交換[J];光電子.激光;2011年10期
4 楊帆;徐展琦;王正平;邱智亮;許奇欽;;一種用于光網(wǎng)絡的高效業(yè)務疏導輔助圖及動態(tài)業(yè)務疏導算法[J];光電子.激光;2012年03期
5 馬君顯,楊淑雯,吳迪,周浩強;突破OCDMA時間域編碼的局限性[J];光通信技術;2002年02期
6 竇玉杰;張洪明;傅鑫;姚敏玉;;基于鎖模脈沖源和高速光開關的時分抽樣模數(shù)轉(zhuǎn)換[J];中國激光;2011年01期
7 薛余網(wǎng),陳景韶;光纖碼分多址技術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1996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鐘浩,馬駿;光碼分多址技術在FDDI網(wǎng)絡中的應用[J];現(xiàn)代有線傳輸;2001年02期
2 張永軍,顧婉儀;一種在接入網(wǎng)中實現(xiàn)OCDMA/DWDMA的新方法[J];通信學報;2005年01期
3 張海濱,黃培中,宋文濤,羅漢文,李榮玉,李毓麟;全光OCDMA系統(tǒng)綜述[J];通信技術;2003年02期
4 董海峰;二維光碼分多址通信技術的研究[J];光子技術;2004年02期
5 馬君顯,杜春雷,楊淑雯,李文宇;一種新的雙極性OCDMA編解碼方案及其性能分析[J];光通信技術;2003年07期
6 林佩,胡渝,周秀麗;二維W-OCDMA系統(tǒng)中的多用戶檢測技術[J];光通信研究;2005年02期
7 吉建華,楊淑雯,徐銘,馬君顯;波分復用OCDMA系統(tǒng)的性能分析[J];光電子.激光;2004年10期
8 沈成彬,范戈;光碼分多址系統(tǒng)總體方案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2001年01期
9 陳金華;應用于HFC中的同步OCDMA的性能分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辛雨,余重秀,吳強,鄭文瀟,劉剛;一種新的OCDMA二維碼字結構及其實現(xiàn)方法[J];光通信研究;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石婷;王炳和;王海潼;朱清超;;OCDMA系統(tǒng)中地址碼的性能研究[A];2011'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程世盛;;OCDMA+WDM技術與并不遙遠的全光網(wǎng)絡[A];現(xiàn)代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進展——2003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何對燕;;全光碼分多址(OCDMA)技術的研究[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4 閆輝;揭水平;;混合WDM和OCDMA的PON技術應用研究[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蒲濤;李玉權;耿焱;;采用OCDMA技術的全光網(wǎng)[A];全國第十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一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1)論文集[C];2001年
6 張海濱;宋文濤;黃培中;李榮玉;;OCDMA系統(tǒng)中的多用戶檢測技術淺析[A];開創(chuàng)新世紀的通信技術——第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周鎖根;尹樹華;徐曉;;機固無源光接入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研究[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蒲濤;徐銘;楊淑雯;李玉權;;基于OCDMA技術的城域網(wǎng)研究[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9 徐曉;尹樹華;周鎖根;;機動無源光接入系統(tǒng)的地址碼容量分析[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10 楊明;燕延;樸春慧;劉永軍;牛江川;;基于光纖碼分多址技術的全光網(wǎng)傳輸實現(xiàn)[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光碼分復用技術趨熱[N];人民郵電;2001年
2 劉W,
本文編號:14081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40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