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V-Hop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定位算法研究及改進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06:19
本文關鍵詞:基于DV-Hop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定位算法研究及改進
更多相關文章: 節(jié)點定位 DV-Hop定位算法 平均跳距 跳數優(yōu)化 擬牛頓算法
【摘要】:節(jié)點定位技術是無線傳感器網絡最關鍵的技術之一,非測距算法在大型傳感器網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環(huán)境、軍事、智能空間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DV-Hop定位算法是非測距算法的典型代表,具有定位方法簡單、定位精度相對較高、成本和計算開銷都比較小等優(yōu)點。但此算法的缺點是用跳段距離代替直線距離,在隨機分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中誤差相對較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研究與改進,主要內容如下:1)分析了原始DV-Hop算法的定位過程與該算法存在的誤差因素主要包括:跳數、平均跳距、定位計算方法。仿真對比了部分DV-Hop經典改進算法,實驗結果表明,經典改進算法存在改進單一化、定位精度不足等問題。2)針對跳數因素帶來的誤差,提出了在數據包格式中增加跳數閾值的方法,保證滿足定位條件的基礎上去除定位誤差較大的數據,實驗結果表明,在本文的仿真環(huán)境下,合理的優(yōu)化跳數閾值最高能夠提高節(jié)點7%的定位精度。3)針對平均跳距帶來的定位誤差,結合跳數優(yōu)化后所有錨節(jié)點的平均跳距,提出了一種平均跳距的修正方法,仿真實驗表明,該改進方法充分利用了優(yōu)選后錨節(jié)點的信息,比采用最近單一錨節(jié)點定位精度更高。4)在定位計算方法上,該步改進主要包括節(jié)點坐標初值估計和終值估計。在初值估計方面,錨節(jié)點較少時采用最小最大(Min-Max)算法求解,錨節(jié)點數較多時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在終值估計方面,采用擬牛頓算法對初值估計結果進行迭代尋優(yōu)。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比原始DV-Hop算法精度提高約40%,比文獻中經典改進算法精度提高約15%-20%。
【關鍵詞】:節(jié)點定位 DV-Hop定位算法 平均跳距 跳數優(yōu)化 擬牛頓算法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29.5;TP212.9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7
- 1 緒論17-23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17-18
- 1.2 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現狀18-19
- 1.3 定位技術研究現狀19-21
-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21-23
- 2 無線傳感器網絡23-39
- 2.1 無線傳感器網絡體系23-26
- 2.2 節(jié)點定位技術26-31
- 2.3 定位技術分類31-36
- 2.4 定位算法的性能評價指標體系36-37
- 2.5 本章小結37-39
- 3 DV-Hop定位算法誤差研究及性能仿真39-55
- 3.1 DV-Hop算法描述及原理分析39-42
- 3.2 現有DV-Hop定位算法的改進研究42-49
- 3.3 DV-Hop算法誤差分析49-51
- 3.4 DV-Hop算法性能分析51-54
- 3.5 本章小結54-55
- 4 基于平均跳距修正擬牛頓迭代的無線傳感器定位算法55-73
- 4.1 引言55
- 4.2 跳數優(yōu)化55-57
- 4.3 平均跳距改進57-60
- 4.4 擬牛頓優(yōu)化算法60-65
- 4.5 定位算法實現65-66
- 4.6 實驗結果及分析66-72
- 4.7 本章小結72-73
- 5 總結73-75
- 5.1 論文主要工作73-74
- 5.2 展望74-75
- 參考文獻75-80
- 作者簡歷80-82
- 學位論文數據集8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祖長,孫怡寧;無線傳感器網絡節(jié)點的定位算法[J];計算機工程;2004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吳嘉瑋;一種改進的無線傳感器網絡DV-Hop定位算法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2 徐肖肖;基于煤礦物聯網的智能定位終端的設計及定位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294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0294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