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小行星觀測技術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15:32
數(shù)量龐大的近地小行星對地球安全構成了重大潛在威脅,受現(xiàn)階段小天體觀測技術水平限制,仍有大量危險性小行星尚未發(fā)現(xiàn)。瞄準我國近地小行星空間觀測技術發(fā)展需求,通過綜合分析國內外近地小行星觀測現(xiàn)狀及相關技術水平,并結合天/地基小行星觀測平臺能力對比,從我國近地小天體觀測技術基礎出發(fā),提出了我國空間紅外小行星觀測技術方案。采用可見–紅外融合探測的技術方案開展小行星搜尋與光譜詳察,并通過空間小行星觀測平臺與地面觀測裝備網(wǎng)絡協(xié)同觀測,為推動形成我國天體一體化小行星觀測體系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對多種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防御策略以及小行星利用價值綜合分析,為我國開展近地小行星觀測、預警、防御等任務提出了初步建議。
【文章來源】:深空探測學報. 2020,7(02)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地小行星防御策略分析[J]. 劉雪奇,孫海彬,孫勝利. 深空探測學報. 2017(06)
[2]不規(guī)則小行星引力場內的飛行動力學[J]. 李俊峰,曾祥遠. 力學進展. 2017(00)
[3]近地小行星威脅與防御研究現(xiàn)狀[J]. 馬鵬斌,寶音賀西. 深空探測學報. 2016(01)
[4]國外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防御技術研究[J]. 李飛,孟林智,王彤,鄒樂洋. 航天器工程. 2015(02)
[5]近地小行星地基雷達探測研究現(xiàn)狀[J]. 張翔,季江徽. 天文學進展. 2014(01)
[6]嫦娥二號衛(wèi)星飛越4179小行星逼近策略及成像技術[J]. 黃江川,王曉磊,孟林智,饒煒,李克行,喬棟,黃昊,周文艷.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3(05)
[7]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禍”與“!盵J]. 歐陽自遠. 國土資源導刊. 2013(05)
[8]國外空間碎片清除計劃[J]. 馬楠,貴先洲. 國際太空. 2013(02)
[9]主動式空間碎片清理研究[J]. 張玉軍,馮書興. 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 2010(06)
[10]保衛(wèi)地球——近地天體的巡視與防御隕擊的對策[J]. 胡中為. 自然雜志. 2010(03)
碩士論文
[1]太陽帆繩系小行星動力學與控制研究[D]. 鄔靜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13724
【文章來源】:深空探測學報. 2020,7(02)
【文章頁數(shù)】:9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地小行星防御策略分析[J]. 劉雪奇,孫海彬,孫勝利. 深空探測學報. 2017(06)
[2]不規(guī)則小行星引力場內的飛行動力學[J]. 李俊峰,曾祥遠. 力學進展. 2017(00)
[3]近地小行星威脅與防御研究現(xiàn)狀[J]. 馬鵬斌,寶音賀西. 深空探測學報. 2016(01)
[4]國外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防御技術研究[J]. 李飛,孟林智,王彤,鄒樂洋. 航天器工程. 2015(02)
[5]近地小行星地基雷達探測研究現(xiàn)狀[J]. 張翔,季江徽. 天文學進展. 2014(01)
[6]嫦娥二號衛(wèi)星飛越4179小行星逼近策略及成像技術[J]. 黃江川,王曉磊,孟林智,饒煒,李克行,喬棟,黃昊,周文艷. 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3(05)
[7]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禍”與“!盵J]. 歐陽自遠. 國土資源導刊. 2013(05)
[8]國外空間碎片清除計劃[J]. 馬楠,貴先洲. 國際太空. 2013(02)
[9]主動式空間碎片清理研究[J]. 張玉軍,馮書興. 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 2010(06)
[10]保衛(wèi)地球——近地天體的巡視與防御隕擊的對策[J]. 胡中為. 自然雜志. 2010(03)
碩士論文
[1]太陽帆繩系小行星動力學與控制研究[D]. 鄔靜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3137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331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