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雨海北部陸地區(qū)域構造及其含義
【圖文】:
圖5 顯示了區(qū)內線性構造( 圖3) 走向的統(tǒng)計結果。很明顯,EW、NEE 和 NW 向是 3 個主要的優(yōu)選方位。圖 5( a) 顯示與虹灣呈放射狀分布的線性構造對總體的線性構造走向的貢獻并不大,這些線性構造主要分布在區(qū)域 A。在區(qū)域 B,柏拉圖月坑周圍的線性構造優(yōu)選方位主要是 NEE—SWW 和E—W 向,而并沒有呈現出與柏拉圖月坑或雨海呈放射狀分布的趨勢。這種分布模式提示這些線性構造可能在柏拉圖月坑和雨海形成以前就存在[25]。但是,筆者注意到柏拉圖月溪是指向柏拉圖月坑中心的,其具有兩個優(yōu)選方位,即 NWW和 NNE 向,尤其是 NWW 向。根據地下核試驗[26]證實,柏拉圖月溪很可能是在柏拉圖撞擊事件期間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研究開發(fā)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863”計劃項目(2009AA122201)
【分類號】:P18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福勤;李春來;鄒永廖;劉建忠;劉建軍;鄭永春;苗來成;王世杰;林楊挺;劉敦一;歐陽自遠;;月球的構造演化:嫦娥月圖解釋的理論基礎[J];地球化學;2010年02期
2 吳昀昭;徐夕生;謝志東;唐澤圣;;嫦娥一號IIM數據絕對定標與初步應用[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10期
3 周增坡;程維明;周成虎;萬叢;曹玉堯;;基于“嫦娥一號”的月表形貌特征分析與自動提取[J];科學通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自明;固碳作用與地質時代的大冰期[J];冰川凍土;1991年01期
2 向緝熙;隕星撞擊地球將是21世紀的研究熱門[J];中國地質;1998年03期
3 吉瑋;王心源;郭振亞;吳海中;;對月探測技術研究回顧及展望[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年02期
4 侯渭,謝鴻森;地球殼幔的初期演化——試論熔融、沖擊成坑和早期水巖相互作用的意義[J];地球科學進展;1997年02期
5 陳國能;;巖石成因與巖石圈演化思考[J];地學前緣;2011年01期
6 閆丹;曾佐勛;胡才志;徐大良;胡燁;;水星構造特征及演化[J];地質科技情報;2009年04期
7 王道經,王秀娟;海南島白沙隕擊坑及其成坑隕石[J];地質科技情報;1995年04期
8 曾慶豐;災變成礦論[J];地質科學;1987年04期
9 劉振義;地貌形態(tài)形成和發(fā)展的第三營力——隕擊力[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3期
10 劉振義;湖泊盆地成因分類[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振超;月壤光譜特性分析與月表礦物信息定量反演[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商鈺;腐蝕環(huán)境對鋼結構表面銹蝕特征影響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慶元;孟俊貞;;雙線性插值近似網格的柵格數據投影變換[J];測繪工程;2009年05期
2 涂漢明,劉振東;中國地勢起伏度研究[J];測繪學報;1991年04期
3 寧曉剛;Bruce King;張繼賢;;基于Clementine和ULCN2005的月球測圖研究[J];測繪學報;2009年04期
4 呂曉華;鄧術軍;牛星光;;月球制圖的投影選擇與設計[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8年06期
5 李鉅章;中國地貌形態(tài)基本類型數量指標初探[J];地理學報;1982年01期
6 薛彬,楊建峰,趙葆常;月球表面主要礦物反射光譜特性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4年03期
7 胥濤,David T Blewett,李春來,王世杰;月球紫外-可見-近紅外反射光譜的基本特征及解析方法[J];地球與環(huán)境;2004年Z1期
8 肖龍;Greeley Ronald;曾佐勛;黃定華;;比較行星地質學的研究方法、現狀和展望[J];地質科技情報;2008年03期
9 甘甫平;于艷梅;閆柏琨;;月表形貌格局和物源特征的耦合性初步研究[J];國土資源遙感;2009年04期
10 涂漢明,劉振東;中國地勢起伏度最佳統(tǒng)計單元的求證[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法文哲;月球微波遙感的理論建模與參數反演[D];復旦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青;陳超;黃倩;陳波;平勁松;;基于嫦娥一號地形數據的月球布格重力異常與撞擊盆地演化[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10期
2 李泳泉;劉建忠;歐陽自遠;鄭永春;李春來;;月球表面天然放射性元素Th的分布特征及月球化學的原始不均一性[J];地球化學;2006年03期
3 簡念川;尚X;張素君;王明遠;史弦;平勁松;鄢建國;唐歌實;劉俊澤;邱實;馮禮和;張華;王震;;深空探測用數字開環(huán)多普勒技術初步研制及其在嫦娥一號探測任務中的應用[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10期
4 歐陽自遠;李春來;鄒永廖;張洪波;呂昌;劉建忠;劉建軍;左維;蘇彥;溫衛(wèi)斌;邊偉;趙葆常;王建宇;楊建峰;常進;王煥玉;張曉輝;王世金;汪敏;任鑫;牟伶俐;孔德慶;王曉倩;王芳;耿良;張舟斌;鄭磊;朱新穎;鄭永春;李俊鐸;鄒小端;許春;施碩彪;高亦菲;高冠男;;繞月探測工程的初步科學成果[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0年03期
5 李春來;劉建軍;任鑫;牟伶俐;鄒永廖;張洪波;呂昌;劉建忠;左維;蘇彥;溫衛(wèi)斌;邊偉;趙葆常;楊建峰;鄒小端;汪敏;許春;孔德慶;王曉倩;王芳;耿良;張舟斌;鄭磊;朱新穎;李俊鐸;歐陽自遠;;嫦娥一號圖像數據處理與全月球影像制圖[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0年03期
6 吳昀昭;鄭永春;鄒永廖;唐澤圣;許敖敖;閆柏琨;甘甫平;張霞;;嫦娥一號IIM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之一:全月表礦物吸收中心分布圖[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0年11期
7 陳圣波;孟治國;崔騰飛;連懿;王景然;張旭晴;;虹灣地區(qū)月球衛(wèi)星遙感地質解析制圖[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0年11期
8 平勁松;黃倩;蘇曉莉;唐歌實;舒嶸;肖龍;黃俊;;嫦娥一號探測器發(fā)現月球正面“玉兔”火山[J];科學通報;2009年20期
9 黃倩;平勁松;蘇曉莉;舒嶸;唐歌實;;嫦娥一號CLTM-s01模型揭示和證認的月球地形新特征[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10期
10 吳昀昭;徐夕生;謝志東;唐澤圣;;嫦娥一號IIM數據絕對定標與初步應用[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9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岳宗玉;月球構造特征與遙感影像解譯初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本文編號:25432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54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