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全息暗能量模型的熱力學性質(zhì)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P15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崢;桂元星;劉遼;;黑洞熱輻射和內(nèi)稟奇異區(qū)的溫度[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3年01期
2 劉文彪;Reissner-Nordstrom黑洞與面積定理[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3期
3 劉文彪,趙崢;非熱平衡Reissner-Nordstrom-de Sitter黑洞的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5期
4 劉文彪,賀晗;用brick-wall方法計算黑洞熵的再討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5 賀晗,趙崢;勻加速直線運動黑洞的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6 田貴花,宋太平,趙崢;帶有電荷、磁荷的一類任意加速黑洞的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7 牛振風,李翔,趙崢;利用廣義不確定關(guān)系計算Vaidya-de Sitter黑洞的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8 高利;劉文彪;;通過量子隧穿研究帶色荷黑洞的霍金輻射[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9 孟慶苗;蘇九清;張冠芬;;變加速直線運動帶電黑洞的非熱效應[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10 孟慶苗;球?qū)ΨQ動態(tài)黑洞的廣義Stefan-Boltzmann定律[J];菏澤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翔;;黑洞會完全蒸發(fā)嗎?[A];黑洞物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張靖儀;;黑洞信息疑難與量子隧穿輻射[A];2006粵港澳天文研究與天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吳雙清;動態(tài)黑洞的霍金輻射與標量場方程的精確解[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史旺林;非對稱磁場重聯(lián)的Cluster數(shù)值分析及一個宇宙線源模式[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5年
3 王波波;靜態(tài)球?qū)ΨQ時空的反作用、統(tǒng)計熱力學及其de Broglie-Bohm量子化[D];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
4 葛先輝;黑洞熵,,黑洞信息佯謬及彎曲時空中的量子通訊[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6年
5 馬永革;廣義相對論的拓展[D];北京師范大學;1999年
6 劉文彪;用brick-wall方法計算黑洞熵及其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0年
7 季沛勇;Einstein引力理論在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中的應用[D];上海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世良;弦理論中黑洞的準定域能[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陳松柏;穩(wěn)態(tài)黑洞的二級相變[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舒維星;狄拉克場中的負能量密度與量子不等式[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琛;高維與低維動態(tài)黑洞熵及廣義不確定關(guān)系對黑洞熵的修正[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4年
5 李子敬;黑洞熱力學與η-ξ時空[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6 江光華;霍金的科學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05年
7 張甲;黑洞附近量子場的熱性質(zhì)[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周宙安;廣義測不準關(guān)系及其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丁毅;宇宙學原理基礎(chǔ)上的光譜頻移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10 張霞;探討黑洞面積的量子化[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144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51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