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活動星系核的基本特性及分類、統(tǒng)一模型等做了較為全面的綜述,然后對blazar天體的光變以及產能機制做了綜述。然后詳細介紹了本人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工作。 Blazar天體是最亮也是最活躍的高能活動星系核,它的輻射覆蓋了從低能的射電波段直到高能γ射線的整個電磁波段,并且其輻射表現(xiàn)出復雜、快速、相互關聯(lián)的大幅光變特性。光變是blazar天體一個非常重要的觀測特征,并且blazar天體的周期性爆發(fā)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是因為光變分析是我們理解blazar天體的中心結構和產能過程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光變能反映輻射區(qū)域內部物理特征和結構的變化,因此光變是研究blazar天體基本物理特性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對blazar天體光變的分析我們能更好的理解blazar天體的輻射機制和基本物理性質,確定的周期光變能幫助我們理解其中心結構,并有助于我們得到blazar天體的中心輻射區(qū)域的物理參數(shù),對其物理模型提出強烈的限制。為此我們對兩個具體源的光變進行分析,并研究了它們的中心結構。對3C 279的光變周期進行分析。我們從相關文獻中收集了3C 279射電22GHz、37GHz、光學R波段和X射線2-10keV的光變數(shù)據(jù)并分析,發(fā)現(xiàn)3C 279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天體,并存在準周期爆發(fā)現(xiàn)象。通過功率譜,Jurkevich和離散相關函數(shù)(DCF)三種不同的周期分析方法對其光變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3C 279存在P=130.6±1.3天的光變周期。根據(jù)Rieger在2004年給的觀測周期Pobs和物理周期Pp之間的關系以及我們所得到的結果,我們計算得到3C 279中噴流的進動周期大約是29.6年,這與Carrara等人通過對噴流不同成分模擬得到的30年的進動周期是完全一致的。這說明在3C 279中存在一個進動噴流,并且我們得到的大約130.6天的周期性光變很可能是由噴流的螺旋進動引起的。 除了對3C 279的光變周期進行分析之外,我們還對活動星系核的另一個子類Seyfert星系的一個典型的源ⅢZw 2的光變特性進行分析。我們利用Metahovi射電天文臺對ⅢZw 2的22 GHz和37 GHz的射電觀測數(shù)據(jù)給出了它的歷史光變曲線,分析顯示ⅢZw 2是個非常活躍的天體,并存在非正弦的光變。我們利用Jurkevich方法、功率譜方法和離散相關函數(shù)法對Seyfert星系ⅢZw 2光變周期進行了定量的分析發(fā)現(xiàn)其在射電波段存在約5.14年的周期,這與Brunthaler等人通過定性分析得到的大約5年的周期相吻合。分析顯示ⅢZw 2在射電波段的約5.14年的周期性光變最可能的起因是雙黑洞系統(tǒng)中噴流的螺旋進動。 Blazar天體是活動星系核中非常典型的一類,它的輻射從低能射電擴展到高能X射線和γ射線波段。它的全波段能譜分布(SED)反映了其多波段輻射特性。不同子類的blazar天體的SED的相似或差異都反映了彼此間存在著相似或不同的物理機制和限制條件。對不同blazar天體的子類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有利于我們理解blazar天體的基本性質,因此對blazar天體SED的研究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意義的。我們收集了54個Fermi blazar天體的光學,X射線和γ射線的觀測數(shù)據(jù),并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分析了寬波段譜指數(shù)αoχ和α-χγ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分析了內稟復合譜指數(shù)αxox和αγxγ之間的關系。內稟復合譜指數(shù)αxox和αγxγ之間的關系顯示平譜射電類星體和低能峰BL Lac天體遵循了一個連續(xù)的分布趨勢,這與以前別人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存在一個從平譜射電類星體到低能峰BL Lac天體的譜序列。然而,高能峰BL Lac天體遵循了一個不同與前兩類blazar天體的一個譜趨勢,這說明高能峰BL Lac天體的能譜分布與平譜射電源和低能峰BL Lac天體是不同的。即使這樣,當我們同時考慮三類blazar天體的時候,復合譜指數(shù)αxox和αγxγ存在強相關,這說明他們之間有類似的物理過程,這為統(tǒng)一圖景提供了新的證據(jù)。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P1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首塊激光器和光柵集成的硅芯片問世[J];人工晶體學報;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洪濤;;Blazar噴流輻射與寬發(fā)射線之間的回波成像[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2 王建民;;Blazars中的對產生過程[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34:高能天體物理中的熱點問題[C];2009年
3 白金明;;BLAZAR的高態(tài)GAMMA射線輻射[A];中國天文學會星系分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白金明;;AGN的高能伽瑪輻射機制問題[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34:高能天體物理中的熱點問題[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林輝;潘岳 在不斷攀越[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范忠輝;活動星系核的伽瑪射線輻射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6年
2 周建鋒;Blazar源的致密結構和光變[D];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程勇;用離散相關函數(shù)方法分析blazar天體多波段輻射流量的相關性[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燕波;幾個Blazar天體的光變特性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3 濮興庭;活動星系核的光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潘艷平;射電噪活動星系核的噴流運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7年
5 郭迪福;賽弗特1型星系NGC 4151的光變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6年
6 王洪濤;Blazar3C 345的MeV/GeV射線輻射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7年
7 鄭永剛;Blazar天體的光變和CCD測光[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胡文;FSRQ 3C 454.3的輻射模型[D];云南大學;2012年
9 張春玲;FRIs和FRIIs星系觀測性質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4732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47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