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魯番文獻中藏漢天文歷算文化關系研究
[Abstract]:I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unearthed in Dunhuang and Turpan, there are abundant information about Tibetan and Chinese astronomical calendars, an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very close, especially in the algorithms of five elements, chronology, nine palaces, twenty-eight dormitories, multiplication formula nine tables and twelve zodiac signs. The Departmen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exchanges,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ibetan-Chinese astronomical calendar and Tibetan-Chinese cultural relations.
【作者單位】: 西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化學院;西藏拉薩市第三高級中學;
【基金】:200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藏族傳統(tǒng)天文歷算文化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08BMZ017
【分類號】:P19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華侃;敦煌古藏文寫卷《乘法九九表》的初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秀清;;敦煌文獻斷代方法綜述[J];敦煌學輯刊;2008年03期
2 鄧文寬;敦煌具注歷日與《四時纂要》的比較研究[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3 王進玉;;敦煌石窟西夏壁畫“釀酒圖”新解[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4 余欣;;神祗的“碎化”:唐宋敦煌社祭變遷研究[J];歷史研究;2006年03期
5 伊斯拉菲爾·玉蘇甫;安尼瓦爾·哈斯木;;維吾爾十二生肖文化源流考[J];民族語文;2009年03期
6 孔慶典;江曉原;;七元甲子術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汪小虎;;《大明泰昌元年大統(tǒng)歷》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李強;李斌;楊小明;;中國古代造紙印刷工藝中的紡織考[J];絲綢;2010年03期
9 李勇;;明嘉靖六年《大統(tǒng)歷》歷書的氣朔推步精度[J];天文學進展;2011年02期
10 張小虎;;敦煌算經(jīng)九九表探析[J];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2 王祥偉;敦煌五兆卜法文獻校錄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陳于柱;區(qū)域社會史視野下的敦煌祿命書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4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日書整理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孔慶典;十世紀前中國紀歷文化源流[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6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農(nóng)業(yè)專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汪小虎;明代頒歷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李輝;漢譯佛經(jīng)中的宿曜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發(fā)強;敦煌藏經(jīng)洞出土雕版印刷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維莉;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四時節(jié)俗[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小鋒;吐魯番盆地綠洲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J];經(jīng)濟地理;1995年03期
2 陸亦農(nóng);吐魯番旅游市場結(jié)構(gòu)及變化特征分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1期
3 梁立生;吐魯番景觀拾萃[J];山西地震;1991年01期
4 顧柄樞;;神奇的西域三絕[J];科學之友;2000年04期
5 班繼敏;;吐魯番覆膜植棉的弊與利[J];新疆氣象;1991年06期
6 胡書生;;孢粉分析知古今[J];大自然;1997年06期
7 王婷;郭峰;毛亮;董勝利;;吐魯番無核白農(nóng)家甜葡萄酒的釀造工藝研究[J];吐魯番科技;2007年01期
8 王亞俊,吳素芬;新疆吐魯番盆地艾丁湖的環(huán)境變化[J];冰川凍土;2003年02期
9 胡建強;市區(qū)內(nèi)不規(guī)則三維地震勘探[J];中國石油勘探;1998年01期
10 黃寶春,王永成,朱日祥;吐魯番山間盆地早白堊世巖石的磁組構(gòu)和古地磁新結(jié)果[J];中國科學D輯;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仲溫;;從敦煌伯二五一○號殘卷論《論語》鄭氏注的一些問題[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2 邰惠莉;;敦煌本《佛說玉耶女經(jīng)》初探[A];炳靈寺石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商業(yè)貿(mào)易市場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4 劉永明;;論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5 王云路;;從“蒙免”“鞭恥”說起——談一種特殊的詞語產(chǎn)生方式[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6 竇懷永;;敦煌本《瑞應圖》讖緯佚文輯校[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7 鄭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為決定論[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8 楊森;;民間所謂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獻中的“燕脂表玉”[A];“絲綢之路與龜茲中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王俊奇;王紅;;論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體育文化關系的走向[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10 黃生成;;關于構(gòu)建和諧的文化關系的思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孟曉明;吐魯番打造“文化之旅”[N];吐魯番報(漢);2006年
2 記者 閆俊;《吐魯番郡王》開播在即[N];吐魯番報(漢);2007年
3 記者 閆俊;端午為吐魯番旅游添商機[N];吐魯番報(漢);2009年
4 ;吐魯番聯(lián)通文化建設有特色[N];人民郵電;2002年
5 新疆記者站 石承烈;全面解讀新“四最”[N];中國旅游報;2004年
6 ;文化立區(qū) 提升吐魯番軟實力[N];吐魯番報(漢);2006年
7 新疆記者站 王思超;“印象系列”又添《吐魯番》[N];中國旅游報;2009年
8 記者 馬英珍;吐魯番旅游掙得旺季首桶金[N];吐魯番報(漢);2009年
9 記者李星;吐魯番、奎屯旅游業(yè)牽手謀發(fā)展[N];伊犁日報(漢);2009年
10 本報通訊員許海記者金煒;吐魯番的葡萄怎么熟?[N];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令梅;敦煌大族與佛教[D];蘭州大學;2011年
2 賈娟;敦煌變文俗語詞論著解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農(nóng)業(yè)專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袁婷;敦煌藏經(jīng)洞山土繪畫品研究史[D];蘭州大學;2012年
5 沙梅真;敦煌本《類林》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陳明暉;龐加萊在中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06年
7 敖拉;從《舊滿洲檔》到《滿文老檔》[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8 許建平;敦煌經(jīng)籍敘錄[D];蘭州大學;2006年
9 侯莉;王仁f+《刊謬補缺切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孫達;元好問唐詩學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晶;關于網(wǎng)絡學習研究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高日陽;中醫(yī)藥膳理論及其進展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3 陳幼楠;《針灸技術操作規(guī)范 第6部分穴位注射》的研制與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4 朱卉平;十六國時期文章的編年考訂[D];西北大學;2008年
5 楊玉帆;抑郁癥之文獻研究及中醫(yī)養(yǎng)生防治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奚劉琴;儒士排佛思想探微[D];南昌大學;2005年
7 沈楠;共工及其文獻資料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梅娜芳;古希臘的藝術觀念[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9 謝瑞真;環(huán)境養(yǎng)生與健康相關關系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10 芮文浩;《莊子》語詞考釋[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808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18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