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大氣中不可忽視的爆發(fā)活動——噴流
本文選題:太陽活動 + 噴流; 參考:《物理》2016年11期
【摘要】:人類第一次注意到太陽大氣中發(fā)生的噴流現(xiàn)象,是在20世紀20年代的Mt.Wilson觀測臺站發(fā)現(xiàn)的Hα沖浪。盡管已經(jīng)過去了接近一個世紀,由于噴流本身并沒有表現(xiàn)出像太陽耀斑那樣的耀眼增亮,也沒有像日冕物質(zhì)拋射那樣能夠直接影響到近地空間環(huán)境,太陽大氣噴流一直沒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然而,近些年的一些研究進展表明,噴流不僅在分析太陽磁場拓撲結構和演化、與磁流體力學波(如類阿爾芬波)的相互作用、加熱局地日冕以及加速太陽風等方面可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與耀斑、日冕物質(zhì)拋射等太陽上的極端爆發(fā)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文章首先簡要回顧太陽大氣噴流的理論和觀測成果,然后介紹作者在噴流觸發(fā)高速日冕物質(zhì)拋射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簡述噴流研究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Abstract]:For the first time, the phenomenon of jet in the solar atmosphere was observed at the Mt.Wilson observation station in the 1920s. Although nearly a century has passed, since the jet itself does not exhibit the dazzling brightness of solar flares, nor does it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near-Earth space environment, as is the coronal mass ejection. The solar atmospheric jet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However, recent advances have shown that the jet not only analyses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but also interacts with magnetohydrodynamic waves, such as Alfen-like waves, Heating the local corona and accelerating the solar wind ma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lar extreme eruptions such as flares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so on.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solar atmospheric jet,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author's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in triggering high speed coronal mass ejection. Finally,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jet research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re briefly described.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近地空間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P1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善(王皆);射電噴流中的物理條件和相對論電子的磁流體湍流再加速[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3年04期
2 馬欖;射電展源與噴流現(xiàn)象[J];天文學進展;1983年02期
3 蔣世仰;馬頭星云噴流不是激波激發(fā)集束流[J];天文學進展;1985年04期
4 盧炬甫,葉忠國;相對論性噴流的壓強準直機制[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9年02期
5 孫凱,張文元,李治平;河外天體噴流的觀測研究——Ⅰ.3C120核心區(qū)域的一次快速增亮[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0年04期
6 岳曾元,G. Winnewisser;年青星體附近雙極噴流及其塊狀結構的物理機制[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0年04期
7 趙君亮,錢伯辰,湯源,陶雋,顧敏峰;海爾-波普彗星的一個可能的巨大等離子體噴流[J];天體物理學報;1997年04期
8 吳盛殷,I.Pauliny-Toth,R.Porcas,A.Zensus;在6厘米波長對類星體3C454.3的九站VLBI觀測[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6年02期
9 何香濤,R.D.Wolstencroft;NGC 1097周圍的類星體分布[J];中國科學(A輯 數(shù)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1982年12期
10 龔樹模;具有哈勃流的相對論拋射運動學.(Ⅲ)求出超光速源反噴流可觀測波長和尋找類星體的藍移譜線(英文)[J];天體物理學報;199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吳雪峰;戴子高;;噴流拐折關系及其對物理參數(shù)的限制[A];中國天文學會高能分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郝景芳;;微類星體XTE J1550-564噴流研究[A];中國天文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靜;郄秀書;馮桂力;;中高層大氣放電事件觀測研究[A];第二十五屆全國空間探測學術研討會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毛黎;科學家解開恒星噴流成結狀之謎[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康世舉;耀變體的噴流物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2 鄭艷芳;太陽高分辨數(shù)據(jù)評價與噴流/日浪的觀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14年
3 陳華東;太陽日浪、噴流及其相關現(xiàn)象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惠泉;相對論噴流中的輻射過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4年
2 曹笛;潮汐瓦解事件SW J1644+57噴流幾何結構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3 孫曉娜;基于輕子模型研究GeV-TeV選活動星系核噴流物理性質(zhì)[D];廣西大學;2014年
4 張井衛(wèi);BLLac天體0735+178噴流軌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張井衛(wèi);BL Lac天體0735+178噴流軌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潘靜;Blazar天體的相對論噴流效應[D];廣州大學;2012年
7 馮文俠;類星體3C 48的反向噴流[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5年
,本文編號:17971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79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