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膨脹與自收縮星系的演化
本文選題:Einstein場方程 + 量綱平衡。 參考:《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7期
【摘要】:根據(jù)Einstein場方程確立的星系(星云、星系或恒星)在自膨脹或自收縮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提出了星系在其自膨脹和自收縮過程中的熱力學模型.
[Abstract]:Based on the energy changes of galaxies (nebulae, galaxies or stars) in the process of self-expansion or self-contraction established by Einstein field equation, a thermodynamic model of galaxies in the process of self-expansion and self-contraction is proposed.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重慶市第十二中學;
【分類號】:P1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鄧昭鏡;;負能態(tài)系統(tǒng)中熱量自發(fā)地由低溫流向高溫[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鄧昭鏡;;自引力系統(tǒng)能態(tài)熱力學[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光濤;;計算聯(lián)絡系數(shù)的一種新方法[J];安徽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7年03期
2 王立;Lorentz變換的新推證[J];白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4期
3 張寧;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時空特性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4 高興茹,張寧;史瓦西度規(guī)奇性研究[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5 王永成;Kruskal時空視界外二級無窮小鄰域是Minkowski時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6 賀鋒,姚敏;非線性Brans-Dicke方程的一個新解析解[J];郴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5期
7 甘為軍;;狹義相對論引力動力學概論[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1989年05期
8 陳方培;論新廣義相對論中的等效原理[J];大連工學院學報;1985年01期
9 陳方培;有撓絕對平行時空中星體結構的一個方程[J];大連工學院學報;1985年03期
10 劉澤文;相對論熱力學的4維表述[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9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孫祖堯;暗能量相關問題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7年
2 周博顏;活動星系核的噴流進動[D];廈門大學;2007年
3 方偉;Born-Infeld理論中的光線偏折及暗能量宇宙學模型[D];上海大學;2008年
4 劉墨林;基于空間—時間—物質理論和膜世界模型的黑洞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蔣青權;量子隧穿、反常與黑洞霍金輻射[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朱致英;原子的輻射性質與時空量子熱效應[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龔添喜;引力場中的軌道效應和黑洞的量子隧穿效應[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丁持坤;霍金輻射、黑洞熵的協(xié)變性和Ho(?)ava-Lifshitz引力中微擾演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海濤;厚膜上的費米子共振態(tài)[D];蘭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華文;非拓撲孤立子模型的解析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李苗;Kaluza-Klein度規(guī)下的五維宇宙模型及其相關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義;在一靜態(tài)磁場背景中高斯型微波束對高頻遺跡引力波的諧振響應[D];重慶大學;2004年
4 李留記;現(xiàn)代宇宙學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5 楊楠;雙極化態(tài)高斯束對高頻遺跡引力波在一高斯型靜磁場背景中的諧振響應以及相應的量子估算[D];重慶大學;2005年
6 王小兵;乳化降粘技術及其在集輸中應用的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6年
7 張顯洪;De sitter彎曲時空中遺跡引力波及其能量動量贗張量的表述和正定性問題[D];重慶大學;2006年
8 劉強將;宇宙動力學若干問題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9 周宙安;廣義測不準關系及其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胡平輝;彎曲時空中的Sagnac效應[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懿,魏建彥;紅外冷的賽弗特2星系的光譜觀測研究(英文)[J];云南天文臺臺刊;2003年S1期
2 H.穆斯赫利什維利 ,Л.謝道夫;從原子到星系[J];力學進展;1973年02期
3 胡文瑞;星系螺旋結構的氣體激波理論[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1982年02期
4 林一梅;最遙遠星系的新記錄[J];天文學進展;1986年03期
5 陳壯叔;橫貫天空的大江[J];世界科學;1994年03期
6 計朝暉,商朝暉,彭秋和;旋渦星系厚度的測定[J];中國科學A輯;1995年11期
7 文盛樂,彭智敏,樊軍輝,謝光中;類星體3C273的近紅外光變性質[J];天文學報;2002年02期
8 曉迪;科學家發(fā)現(xiàn)隱形世界確實存在[J];科學之友;2005年05期
9 王靚;;外星人在哪里?——科學家列出排行榜鎖定十大星系[J];蘇南科技開發(fā);2006年03期
10 ;仙女座星系是預想的3倍[J];大科技(科學之迷);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小文;薛剛;;混凝土自收縮預測模型分析[A];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及其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顧秋生;黃介浩;;存在兩類Seyfert 2型星系?(英文)[A];新世紀天文發(fā)展方向研討暨中國天文學會第二屆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3 鄧敏;程寶軍;莫立武;;水泥熟料和礦粉顆粒尺寸對水泥漿體強度和自收縮的影響[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田倩;孫偉;繆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縮變形行為的研究探討[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田倩;孫偉;繆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縮變形行為的研究探討[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6 吳學禮;康明;張樹青;;礦粉混凝土的自收縮性能[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7 田倩;孫偉;繆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縮變形行為的研究探討[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上冊)[C];2003年
8 田倩;孫偉;繆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縮變形行為的研究探討[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下冊)[C];2003年
9 張波;崔文元;;星系中子輻照量分布函數(shù)[A];中國天文學會星系分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吳學禮;康明;張樹青;楊全兵;;礦粉混凝土的自收縮性能[A];新型建筑材料技術與發(fā)展——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新型建筑材料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浙江利捷 余凱;藍星系 化工豪門 氣勢如虹[N];中國證券報;2004年
2 記者 蔡鋒;復星系將不再投資金融業(yè)[N];國際金融報;2004年
3 張夢然;14億光年外發(fā)現(xiàn)同等距離最大星系[N];科技日報;2010年
4 申銀萬國 王艷;復星系資本運作長袖善舞[N];上海金融報;2004年
5 中源;NGC5128星系的核心可能有黑洞[N];大眾科技報;2002年
6 李彬;“復星系”下一個“德隆系”?[N];經理日報;2004年
7 葛進;美日發(fā)現(xiàn)每年生成數(shù)千個星球的罕見“怪物星系”[N];科技日報;2008年
8 記者 張巍巍;宇宙深處紫外線圖像被捕獲[N];科技日報;2008年
9 主講人/陳學雷 整理/嘉星一族;中國計劃探尋暗物質[N];北京科技報;2009年
10 張歆;復星系再添新軍[N];證券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世銀;星系大小分布的統(tǒng)計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3年
2 羅智堅;盤狀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半解析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4年
3 趙東海;高紅移星系的成團和演化[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3年
4 張偉;基于斯隆數(shù)字巡天的大樣本沃爾夫—拉葉星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王勇威;千米承壓材料的制取與力學性態(tài)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6 陳林紅;細盤與細盤/雙溫冕的結構和出射譜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7 李志剛;大功率固態(tài)激光器中的傳熱與熱應力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8年
8 田海俊;宇宙大尺度結構星系分布與虛擬天文臺環(huán)境下數(shù)據(jù)統(tǒng)一訪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閆冰;幾種含硫分子的解離[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王沖;特超強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備及其結構與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楠;自收縮序列的周期和線性復雜度的分析[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4年
2 楊蓓;廣義不可逆Miller和Otto熱機循環(huán)的性能優(yōu)化[D];南昌大學;2010年
3 李磊;星系NGC4565天區(qū)附近的變星搜尋[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志云;無機鹽復摻對混凝土早期收縮影響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崔文元;星系中子輻照量分布函數(shù)[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席彥琳;基于價值星系模塊化組織的企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Kesselly Alton Vanie;低光度塞弗特2星系和活動星系核統(tǒng)一模型[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8 趙聯(lián)楨;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早期收縮與力學性能的影響[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10年
9 宋兵;核心混凝土的收縮及其對鋼管高強混凝土軸壓構件力學性能的影響[D];汕頭大學;2001年
10 李明;高性能雜化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7787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77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