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采樣傅里葉望遠鏡成像
本文選題:傅里葉望遠鏡 切入點:稀疏采樣 出處:《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了實現(xiàn)傅里葉望遠鏡快速成像,提出了一種稀疏采樣圖像重構方法,并對利用稀疏傅里葉樣本精確重構目標圖像的問題進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壓縮感知理論,并考慮目標圖像在變換域的稀疏性或可壓縮性,建立稀疏采樣圖像重構問題的優(yōu)化模型。然后,構造適當?shù)碾S機稀疏采樣模板,對目標圖像的傅里葉分量進行采樣測量。最后,利用隨機稀疏測量樣本,通過非線性優(yōu)化精確重構目標圖像。實驗結果顯示,對實際的衛(wèi)星圖像,利用20%~30%隨機測量樣本非線性重構圖像與利用全部測量樣本直接重構圖像的均方誤差僅為4%~6%,表明利用隨機稀疏傅里葉樣本能夠實現(xiàn)精確的圖像重構,而且大大減少了測量樣本的數(shù)量,從而有效降低了實現(xiàn)快速成像對傅里葉望遠鏡系統(tǒng)的成本和復雜性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ast imaging of Fourier telescope, a sparse sampl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nd the problem of using sparse Fourier sample to reconstruct target image accurately is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sparsity or compressibility of the target image in the transform domain, the optimal model of the sparse sampl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problem is established. Then, the appropriate random sparse sampling template is constructed to sample and measure the Fourier component of the target image. Using random sparse measurement samples, the target image is accurately reconstructed by nonlinear optimiz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actual satellite image, The mean square error between the nonlinear reconstruction of images using 20% random measurement samples and the image directly reconstructed with all measurement samples is only 4 / 6, which shows that accurate image reconstruction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random sparse Fourier samples. Moreover, the number of measurement samples is greatly reduced,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st and complexity of the Fourier telescope system to realize fast imaging.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基金】: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No.2008AA7034250)
【分類號】:P11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董磊;劉欣悅;王建立;;實驗室環(huán)境內傅里葉望遠鏡技術的實現(xiàn)[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長明;王建軍;高昕;王建立;;傅里葉望遠鏡原理及改進研究[J];飛行器測控學報;2010年02期
2 董洪舟;吳健;劉藝;張炎;;傅里葉望遠術的實驗室驗證系統(tǒng)[J];光電工程;2011年11期
3 董磊;劉欣悅;林旭東;衛(wèi)沛鋒;于樹海;;傅里葉望遠鏡外場實驗性能改進和結果分析[J];光學學報;2012年02期
4 陳寶剛;董磊;林旭東;;傅里葉望遠鏡外場實驗系統(tǒng)拼接主鏡[J];光子學報;2011年01期
5 董磊;劉欣悅;陳寶剛;林旭東;衛(wèi)沛峰;;傅里葉望遠鏡外場實驗與結果分析[J];光子學報;2011年09期
6 于樹海;王建立;董磊;劉欣悅;;基于全相位譜分析的傅里葉望遠鏡外場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10期
7 于樹海;王建立;董磊;劉欣悅;;多光束傅里葉望遠鏡成像質量主要因素分析[J];激光與紅外;2011年12期
8 張炎;楊春平;郭晶;康美苓;吳健;;實驗室中傅里葉望遠術頻譜抽取方式[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1年03期
9 葉溯;劉藝;吳健;;傅里葉望遠術中天線陣列配置對成像質量的影響[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1年03期
10 陳寶剛;董磊;劉欣悅;明名;吳小霞;;傅里葉望遠鏡光學系統(tǒng)裝調及外場成像實驗[J];應用光學;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寶剛;董磊;林旭東;;傅里葉望遠鏡外場實驗系統(tǒng)拼接主鏡[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炎;基于傅里葉望遠術信號處理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陳衛(wèi);傅里葉望遠術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金志德;多光束干涉條紋控制技術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4 葉溯;傅里葉望遠術目標重建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翠濤;瞿毅;;基于壓縮感知的稀疏事件檢測[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2 陳一統(tǒng);;基于壓縮感知的稀疏信道估計[J];甘肅科技;2011年14期
3 王天荊;楊震;吳業(yè)軍;;壓縮感知中信號重構的極大熵方法(英文)[J];應用數(shù)學;2010年02期
4 劉禮農;陳樹民;張劍鋒;;稀疏采樣下陡角度構造的波動方程深度偏移成像[J];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5期
5 劉丹華;石光明;周佳社;高大化;吳家驥;;基于Compressed Sensing框架的圖像多描述編碼方法[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9年04期
6 謝志鵬;;迭代式正交匹配追蹤及稀疏解[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9年10期
7 王開;劉郁林;和繼威;;準Toeplitz測量矩陣的有限等距性質分析[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1年04期
8 于前洋;曲宏松;;實現(xiàn)同步軌道(GEO)高分辨力對地觀測的技術途徑(上)[J];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2008年Z1期
9 任肖麗;;壓縮感知理論研究簡述[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10 朱明;高文;郭立強;;壓縮感知理論在圖像處理領域的應用[J];中國光學;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禮農;陳樹民;張劍鋒;;稀疏采樣下陡角度構造的波動方程深度偏移成像[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高建虎;陳杰;張履謙;;基于壓縮感知和EMD的SAR海洋內波探測方法[A];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1年
3 劉佶鑫;孫權森;羅楠;;壓縮感知技術在遙感圖像識別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遙感應用協(xié)會2010年會暨區(qū)域遙感發(fā)展與產業(yè)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梁瑞宇;奚吉;張學武;;壓縮感知理論在語音信號處理中的應用[A];2010’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5 項艷;柏又青;馮有前;朱豐;張群;;壓縮感知在ISAR數(shù)據(jù)傳輸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信號與信息處理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呂沛;周仁魁;何俊華;劉海英;;一種基于壓縮感知的水下成像新技術[A];2010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7 陳守寧;鄭寶玉;吉曉東;;WMSN中基于壓縮感知的VSQI壓縮反饋[A];2010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周小星;王安娜;孫紅英;楊鴻武;;基于壓縮感知過程的語音增強[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11年
9 王安娜;周小星;孫紅英;楊鴻武;;基于壓縮感知過程的語音增強新算法[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11年
10 顧國生;戰(zhàn)蔭偉;;一種混沌序列在壓縮感知觀測矩陣構造中的應用[A];第十五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磊;低維測量空間中信號恢復算法[D];武漢大學;2012年
2 閆亮;不適定問題高效算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陸陽;寬帶頻譜壓縮感知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4 劉吉英;壓縮感知理論及在成像中的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徐文波;協(xié)作網絡中高效傳輸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6 陳旭陽;主動式探測系統(tǒng)高質量檢測、成像與識別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高磊;壓縮感知理論在寬帶成像雷達Chirp回波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8 但煒;數(shù)值逼近中若干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徐建平;壓縮感知算法在雷達成像中的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10 霍承富;超光譜遙感圖像壓縮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戈;基于Contourlet變換的數(shù)字水印優(yōu)化嵌入算法與性能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2 張強;基于雷達信號的稀疏表示[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3 劉平;磁共振非笛卡爾采樣數(shù)據(jù)的快速成像算法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吳潔;基于稀疏表示的雜波量化尺度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周愛珍;基于稀疏采樣的醫(yī)學成像方法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張?zhí)戽I;低信噪比下穩(wěn)健壓縮感知合成孔徑成像[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7 王娟;量子免疫克隆算法研究及在壓縮感知重構中的應用[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8 李婷;基于壓縮感知的雷達信號偵察處理[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9 陳慧華;超寬帶沖擊信號在穿墻雷達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10 翟沖;基于壓縮感知的視頻編碼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890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58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