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矮星系星流中恒星的性質及與室女座星團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人馬矮星系星流中恒星的性質及與室女座星團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恒星:豐度 銀河系:暈 銀河系:結構 矮星系:人馬矮星系
【摘要】:本碩士畢業(yè)論文基于SDSS和LAMOST光譜巡天獲取的海量恒星光譜數(shù)據,開展銀河系及其近鄰矮星系人馬矮星系的動力學和化學豐度研究,為深入理解銀河系及人馬矮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首先,從SDSSDR9~22000個RGB恒星數(shù)據中,我們利用改進后的理論模型沿著人馬矮星系星流選擇了 1100個樣本恒星。與RHB恒星對比,RGB恒星具有一個更大的樣本數(shù),并且延伸到[Fe/H]~-3.0dex貧金屬成分。而且,這個RGB樣本在人馬矮星系星流leading臂的第二圈(leading arm 2)有一個明顯的數(shù)目優(yōu)勢,這為我們研究leading臂的性質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我們首次在leading arm 2得到-(2.3±0.5)×10-3dexdeg-1 的金屬豐度梯度,并且在leading arm 1 得到-(1.6±0.4)×10-6dexdeg-1 的金屬豐度梯度,在trailing arm 1 中得到-(1.3±0.3)× 10-3dexdeg-1 的金屬豐度梯度。我們檢查了人馬矮星系成員恒星在相空間的分布情況并且發(fā)現(xiàn)leading arm 1有一個~21.5km/s的速度彌散。最后我們結合SDSS和LAMOST數(shù)據證認了在leading arm 1中可能的一個分支。然后,我們從SDSSDR9的數(shù)據中選取了32顆屬于室女座星團的RGB恒星,基于速度差異,我們將這32顆恒星分成屬于兩個不同結構的部分,其中21顆低速恒星屬于室女座星流(VSS),11顆高速恒星屬于Feature C。室女座星流恒星的金屬豐度分布具有兩個峰值分別位于-1.2dex和-1.9dex,屬于Feature C的恒星具有彌散的金屬豐度分布。由于室女座星團距離人馬矮星系較近,所以我們分析了人馬矮星系和室女座星團的關系。由于室女座星流恒星與人馬矮星系trailing arm 1的恒星具有相似的速度和金屬豐度,所以我們推測室女座星流可能起源于trailing arm 1,是trailing arm 1中切斷聯(lián)系的某一部分,循著自己的軌道繞著銀河系運動。Feature C恒星具有彌散的金屬豐度分布,而且它的速度遠高于人馬矮星系星流,所以Feature C很可能是另一矮星系與銀河系合并留下的殘骸。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1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暗物質藏身矮星系[J];大自然探索;2007年12期
2 胡德良;;相同質量的矮星系[J];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9年01期
3 ;矮星系的歷史可能非常簡單[J];天文愛好者;1999年05期
4 青云;;前沿[J];世界科幻博覽;2006年05期
5 賀飛鴻;;矮星系質量之謎[J];大科技(科學之謎);2009年03期
6 ;科學之窗[J];世界科學;2006年03期
7 ;矮星系的發(fā)現(xiàn)與銀河系的未來[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1997年03期
8 王艷紅;;可持續(xù)10億年的“宇宙煙花”[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07年11期
9 許梅;;異常巨大但輕若無物的粒子[J];科學;2001年01期
10 彭文;;科技快遞[J];百科知識;2006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宏杰;張波;;對天爐座矮星系的豐度分析[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2 聞璋正;;對矮星系潮汐起源的研究[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3 李宏杰;;對天爐座矮星系的豐度分析[A];中國天文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手冊[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華凌;天文學家捕捉到矮星系被吞噬跡象[N];科技日報;2010年
2 華凌;科學家發(fā)現(xiàn)比銀河系暗千倍的矮星系[N];科技日報;2012年
3 李函;銀河系是合并矮星系的結果嗎[N];科技日報;2006年
4 華凌;天文學家自制望遠鏡發(fā)現(xiàn)7個矮星系[N];科技日報;2014年
5 張夢然;暗物質可能處于銀河系的“心臟”[N];科技日報;2014年
6 常麗君;科學家發(fā)現(xiàn)矮星系包含巨大質量黑洞[N];科技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常麗君;生于混沌死于碰撞[N];科技日報;2013年
8 記者 毛磊;宇宙中上演弱肉強食 銀河系吞噬鄰近星系[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9 孫亞;銀河系吞噬鄰近星系[N];北京科技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張旭;人馬矮星系星流中恒星的性質及與室女座星團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7年
2 李競;矮星系的中性氫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2777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27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