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與智慧科學及工程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Qian Xuesen's theory of thinking science, open complex system and great wisdo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cloud computing, which can be used to build a world knowledge base similar to human beings for semantic search engines.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tǒng)與智能科學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N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戴汝為;錢學森論大成智慧工程[J];中國工程科學;2001年12期
2 尹紅風;戴汝為;;論思維及模擬智能[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1990年04期
3 尹紅風,戴汝為;一種聯(lián)想記憶模型及附加節(jié)點方法[J];計算機學報;1990年05期
4 錢學森,于景元,戴汝為;一個科學新領域——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及其方法論[J];自然雜志;199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群釗;賈仁安;梁英培;;多層次多輪實地群決策法及其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08期
2 楊朗;陳恩海;黃立飛;;系統(tǒng)科學在害蟲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1期
3 宋波,葉文虎;從增長和穩(wěn)定的角度重新認識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nèi)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戴汝為;“人機結合”的大成智慧[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6年03期
5 方芳;;金融復雜系統(tǒng)脆性理論在金融危機分析中的應用[J];北方經(jīng)濟;2011年06期
6 張江;李學偉;;認知模型與統(tǒng)一集[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7 梁為亮;趙金超;;武器裝備綜合集成的體系結構與建模[J];兵工自動化;2006年12期
8 李彥斌,李濤,張文泉;管理科學面臨復雜性科學的挑戰(zhàn)[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馬藹乃;論地理科學的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1期
10 王亮;盧永錦;;引用預見信息的人機耦合優(yōu)化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順;;公共政策設計的綜合集成方法[A];全國復雜性與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方法及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張姝艷;;復雜性科學視角下的中醫(yī)學研究[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莊逢甘;黃志澄;;從簡單系統(tǒng)的定量分析到復雜巨系統(tǒng)的綜合集成[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成思危;;錢學森與管理科學[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于景元;涂元季;;錢學森對系統(tǒng)科學和系統(tǒng)工程的貢獻[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李耀東;高紅霞;呂志堅;戴汝為;;綜合集成研討廳的實例及其實現(xiàn)[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7 操龍兵;戴汝為;;基于智能信息主體的綜合集成研討廳軟件體系研究[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劉曉平;唐益明;鄭利平;;復雜系統(tǒng)仿真對復雜系統(tǒng)研究與創(chuàng)新的意義[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9 唐煥文;郭崇慧;張艷;;我國宏觀經(jīng)濟預測研究的簡要綜述[A];中國運籌學會第六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卷)[C];2000年
10 冉翠玲;周永務;;用動態(tài)熵度量敏捷供應鏈的復雜性[A];中國運籌學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莉;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我國電源結構優(yōu)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王勁松;復雜系統(tǒng)脆性理論及其在電力系統(tǒng)風險分析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趙金憲;復雜系統(tǒng)脆性理論在煤礦生產(chǎn)系統(tǒng)脆性風險評價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石云龍;基于CAS理論的地震緊急救援系統(tǒng)模型構建與模擬仿真[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5 陶有德;可修復模型的系統(tǒng)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6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張晨;我國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復合系統(tǒng)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雷國雄;不確定性、創(chuàng)新不足與經(jīng)濟演化[D];暨南大學;2010年
9 翁勇南;安全支撐體系及其演化機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李一嘯;基于復雜網(wǎng)絡和演化博弈理論的社會[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林;求解帶性能約束圓集布局問題的啟發(fā)式蟻群算法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曹春苗;基于復雜網(wǎng)絡的知識價值鏈建模及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張莉莉;青島市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趙業(yè)清;鋼鐵生產(chǎn)流程的系統(tǒng)動力學建模與動態(tài)仿真[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鄭小亞;基于和諧理論的云南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6 蘇建旭;技術創(chuàng)新空間擴散機理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0年
7 鄭海霞;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的分析與評價——以河南省為例[D];河南大學;2001年
8 李炳炎;南方國有林場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經(jīng)營理論與實踐[D];中南林學院;2001年
9 張銳;基于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理論的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1年
10 施敏;基于圖形圖像知識的圖案創(chuàng)作思維模擬及應用[D];浙江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尹紅風,戴汝為;一種聯(lián)想記憶模型及附加節(jié)點方法[J];計算機學報;1990年05期
2 錢學森;系統(tǒng)科學、思維科學與人體科學[J];自然雜志;1981年01期
3 錢學森,于景元,戴汝為;一個科學新領域——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及其方法論[J];自然雜志;1990年01期
4 錢學森;自然辯證法、思維科學和人的潛力[J];哲學研究;198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體系[J];中小學管理;1994年09期
2 佘振蘇;倪志勇;;論思維的復雜系統(tǒng)模型暨新一代專家系統(tǒng)的設想[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陶伯華;;思維科學概論[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2 王守武;;思維科學的出路何在[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3 黃華獻;;思維科學界說試論[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4 洪昆輝;黃華獻;;編者前言[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5 楊春鼎;;形象思維研究與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紀念錢學森倡導思維科學研究三十年[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6 陶伯華;;試論思維科學與認知科學的分界[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盧明森;;中國思維科學30年的主要成就[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戴汝為;;錢學森對系統(tǒng)科學、思維科學的重大貢獻[A];錢學森科學貢獻暨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劉偉平;;開幕詞[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朱長超;;一次回顧和前瞻的會議——《思維科學與21世紀》研討會在滬舉行[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原光明日報副總編輯 新聞出版署副署長 王強華;思維科學的研究有現(xiàn)實意義[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年
2 張兆洋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qū)委常委、區(qū)紀委書記;信仰堅定·思維科學·作風嚴謹[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姚詩煌 江世亮;以人為主發(fā)展大成智慧工程[N];文匯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中華工商時報》總編輯 李忠春;思維決定成敗[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5 ;改造思維陋習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N];中國信息報;2011年
6 晁征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博導 中華文化研究所所長 方銘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東方哲學研究室主任 孫晶;科學思維是一個民族走向成熟的標志[N];中國企業(yè)報;2010年
7 本報評論員;以戰(zhàn)略思維科學謀劃民營經(jīng)濟大發(fā)展[N];重慶日報;2006年
8 李王 作者單位 上海總隊五支隊;以辯證的思維科學抓建[N];人民武警;2007年
9 戴汝為;從信息時代邁向“概念時代”[N];光明日報;2007年
10 本報評論員;用世界眼光科學謀劃發(fā)展[N];汕頭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胡東紅;可能性構造空間理論與中醫(yī)藥創(chuàng)新配方思維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方亞利;《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肝藏象形成的經(jīng)驗思維模式解析[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3 賀苗;日常思維生成機制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飛;翻譯中的思維科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鄭聰;論琵琶演奏中的思維形式[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3 裴蘋汀;工業(yè)設計教學中思維科學的運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4 王宏利;論中醫(yī)“取象比類”的邏輯基礎與科學內(nèi)涵[D];遼寧中醫(yī)學院;2004年
5 趙娜;翻譯過程中譯者的思維活動[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雅;論口譯中的自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王馥娟;中國科技界精英思維方式和思維特色探究[D];東華大學;2007年
8 蔡杰峰;略論翻譯中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D];北京大學;1996年
9 徐乃冬;會議交替?zhèn)髯g中的漢語習語翻譯策略[D];東華大學;2008年
10 劉金彪;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3699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36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