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公司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集客式營銷策略研究
本文選題:集客式營銷 + B2C; 參考:《廣西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在網絡營銷3.0時代,消費者的行為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們逐漸從被動的角色變成主動的角色。為了迎合這一變化,集客式營銷應運而生,其核心是通過搜索引擎、社會化網絡媒體網站吸引客戶主動找到企業(yè)及所提供的商品,進而完成商品交易的新型網絡營銷模式。Z公司順勢而為,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升客戶體驗為第一要素”的營銷理念。在互聯(lián)網的機遇下,Z公司充分發(fā)揮企業(yè)自身優(yōu)勢,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構建企業(yè)樞紐式的電子商務平臺,并制定有效的集客式營銷策略,取得消費者和企業(yè)的雙贏,在激烈的互聯(lián)網市場競爭中求得長遠的發(fā)展。論文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第一,Z公司如何運用集客式營銷理念構建電子商務平臺,第二,Z公司如何以電子商務網站為基礎平臺,以奢侈品為主要商品,進行有效的集客式營銷。圍繞這兩個問題,首先,了解國內外集客式營銷的現狀,并剖析集客式營銷的相關概念及其理論基礎,其次,實地調研并分析Z公司的營銷現狀,對Z公司集客式營銷進行SWOT分析,得出其最佳發(fā)展戰(zhàn)略,并采用系統(tǒng)設計的方法,在集客式營銷理念的基礎上構建Z公司B2C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再次,論文的重點,針對Z公司的實際情況,主要依據4C營銷理論,制定出相應有效的集客式營銷策略,具體包括:顧客策略、成本策略、便利策略和溝通策略以及營銷創(chuàng)新策略。最后,總結研究結果,指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并提出對集客式營銷策略的展望。論文研究的目的,一方面為了進一步拓展集客式營銷的應用領域和實踐案例,另一方面為我國中小型企業(yè)提供一種科學的網絡營銷參考模型。
[Abstract]:In the era of internet marketing 3.0,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they hav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assive role to active role. In order to cater to this change, collective marketing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core of which is to attract customers through search engines and social network media sites to actively find enterprises and the goods they provide. Furthermore, the new network marketing mode of commodity trading. Z Company is in the right direction, insisting on the marketing idea of "taking customer demand as the center and promoting customer experience as the first factor". Under the opportunity of the Internet, the company makes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enterprise, uses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of the enterprise hub type, and formulates the effective collective-type marketing strategy, obtains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he consumer and the enterprise. In the fierce Internet market competition to achiev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key problem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how to construct E-commerce platform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collection-oriented marketing, and how to use E-commerce website as the basic platform and luxury goods as the main commodity to carry on the effective collective-type marketing. Focusing on these two problems, first of all,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ustomer marketing,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customer marketing, secon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Z company's marketing status,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collection-type marketing of Z Company, the best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obtained, and the system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E-commerce platform of the B2C model of Z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e-guest marketing". Again, the emphasis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Z Company,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customer strategy, cost strategy, convenience strategy,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marketing innovation strategy are worked out according to 4C marketing theory.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collective-type marketing strategy. On the one h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 and practical cases of collective-type marketing, on the other h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network marketing reference model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724.6;F2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從“時尚”到“實用”——走出企業(yè)電子商務平臺誤區(qū)[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0年25期
2 陸首群;首都電子商務平臺建設[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01年05期
3 楊格花;電子商務平臺現狀分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樊廣Oz,馬麗平;搭建個性化的電子商務平臺[J];經濟論壇;2003年17期
5 王成;羅斌;;信息化下農業(yè)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模式分析與探討[J];科技和產業(yè);2006年01期
6 ;勞務電子商務平臺[J];領導決策信息;2008年43期
7 王奮乾;;電子商務平臺的幾種方案比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年21期
8 韋傳亮;;電子商務平臺選擇要素與分析[J];大眾科技;2009年08期
9 張琴;;我國服裝行業(yè)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J];網絡財富;2010年19期
10 黃曉蕓;;運作校園電子商務平臺的對策研究[J];廣西輕工業(yè);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星;;論信息時代中國竹鄉(xiāng)電子商務平臺建設[A];中國林學會首屆竹業(yè)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積斌;;在電子商務平臺下我國生產性服務業(yè)的發(fā)展[A];中部崛起與現代服務業(yè)——第二屆中部商業(yè)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張茂敏;張荷芳;周晟燾;陳禹;;電子商務平臺上企業(yè)自組織協(xié)作現象仿真[A];信息經濟學與電子商務: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楊曉彤;李華;;96128電子商務平臺的發(fā)展戰(zhàn)略淺析[A];信息經濟學與電子商務: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孫彩虹;吳寧;;B2B電子商務平臺與模式分析[A];信息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張紅梅;梁允榮;;基于XML實現電子商務平臺的分析與研究[A];04'中國企業(yè)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論壇暨中南六省區(qū)自動化學會學術年會專輯[C];2004年
7 曹亞蘭;竇一凡;姚忠;;雙邊電子商務平臺的自有內容管理策略研究[A];2013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葉作亮;代麗;高千惠;張夢;;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C2C商鋪規(guī)模增長實證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9 翟勃;李季;于明;劉柯;;供應物流電子商務平臺構建技術研究[A];2004煤炭工業(yè)信息化論壇專輯[C];2004年
10 潘芳;李建平;潘郁;;房屋工程建筑行業(yè)電子商務平臺研究[A];200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淼 通訊員 范文波;吉林公司加快電子商務平臺建設[N];國家電網報;2011年
2 ;商務部關于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對外貿易的若干意見[N];國際商報;2012年
3 記者 趙輝 通訊員 文博;我市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發(fā)展迅速[N];承德日報;2013年
4 記者 李惟瑋;搭電子商務平臺助力青年創(chuàng)業(yè)[N];聯(lián)合時報;2013年
5 李芳;要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3年
6 記者 史愛萍;寶鋼進軍大宗資源電子商務平臺[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4年
7 記者 羅幫義;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試點項目組到我州考察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情況[N];大理日報(漢);2014年
8 記者 乾弘;聯(lián)通與銀行共建電子商務平臺[N];證券日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彭韶 通訊員 袁曉蓓 鄒耀文;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發(fā)展現代物流[N];中國冶金報;2005年
10 王洛;網站與政府共搭電子商務平臺[N];經濟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程小英;考慮主體行為特征的電子商務平臺定價策略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2 王法濤;電子商務平臺縱向關系治理及競爭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4年
3 周娜;基于Web的制造業(yè)電子商務平臺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錦文;S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營銷策略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2 李宗睿;基于Java EE的eSafe電子商務平臺設計與實現[D];復旦大學;2013年
3 陳瑤;商業(yè)銀行電子商務發(fā)展策略研究[D];河北金融學院;2015年
4 劉建文;B2C電子商務平臺體驗營銷應用策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5 王國毅;BM公司移動電子商務平臺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徐麗麗;林產品O2O電子商務平臺推廣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應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7 何靖泉;基于移動終端的企業(yè)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開發(fā)[D];吉林大學;2016年
8 袁佳;電子商務平臺顧客忠誠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9 董小丹;房地產電子商務平臺構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馬步云;不同價值成長階段B2C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定價策略研究[D];華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186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01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