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與滿足度評估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裝備技術體系 + 成熟度評估。 參考:《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博士論文
【摘要】:為了更好地適應新軍事變革的需求,需要構建適應現(xiàn)代戰(zhàn)爭需求的武器裝備體系;為了滿足武器裝備體系的各項能力需求和裝備需求,也需要構建結構合理的裝備技術體系。裝備技術體系是在武器裝備體系的能力需求和裝備需求牽引下,由武器裝備體系中各項技術構成的、具有層次結構和體系特征的技術集合。裝備技術體系的成熟度評估從更加綜合角度對技術組合的成熟度水平進行綜合度量,裝備技術體系的滿足度評估回答裝備技術體系建設的根本問題,即現(xiàn)有裝備技術體系是否滿足各項能力需求和裝備需求。大力開展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與滿足度的評估研究,對于推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體系的發(fā)展、提高基于信息系統(tǒng)的體系作戰(zhàn)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裝備技術體系的成熟度與滿足度評估涉及眾多學科和技術手段,需要更多的專家參與,處理不確定性條件下的多種類型信息,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本文在分析裝備技術體系各相關概念的基礎上,研究裝備技術體系的成熟度評估和滿足度評估問題。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創(chuàng)新點包括:(1)提出了裝備技術體系的生成方法和基于多視圖的裝備技術體系描述方法。在分析武器裝備體系能力需求和裝備需求特點的基礎上,對裝備技術體系的相關概念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裝備技術體系生成方法。基于Do DAF體系結構框架中多視圖理論,深入分析裝備技術體系中各相關元素的關系,提出六個視圖的劃分方法,形成綜合的裝備技術體系描述框架。(2)提出了基于證據(jù)推理算法的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評估方法。以技術成熟度、集成成熟度和系統(tǒng)成熟度等相關概念為基礎,提出基于證據(jù)推理算法的成熟度評估方法,可以處理傳統(tǒng)系統(tǒng)成熟度方法中不能處理的不完備信息。成熟度評估方法采用以集成為中心的視角,可以極大得降低計算復雜度。最終分析了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評估中不完備信息的影響因素,討論了不完備信息的靈敏度以及規(guī)則一致性的含義。(3)提出了面向主觀信息的裝備技術體系滿足度評估方法。針對裝備技術體系滿足度評估中需要處理大量的主觀信息的特點,本文將裝備技術體系滿足度評估問題建模為多屬性決策問題,并使用證據(jù)推理方法求解。為解決采用證據(jù)推理方法時前提屬性過多而產(chǎn)生置信規(guī)則庫組合爆炸問題,提出了置信規(guī)則庫結構學習方法,對比驗證了三種維度約簡技術手段(主成分分析、多尺度分析和灰靶分析)在約簡置信規(guī)則庫規(guī)模時的有效性,并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置信規(guī)則庫結構學習方法進行了魯棒性分析。(4)提出了面向客觀信息的裝備技術體系滿足度評估方法。針對面向實際系統(tǒng)的裝備技術體系滿足度評估問題,本文提出了置信規(guī)則庫參數(shù)學習方法。面向客觀信息的裝備技術體系評估問題側重于評估能力需求或裝備需求中的技術,滿足度評估的對象是已經(jīng)“實例化”的技術,即戰(zhàn)技指標。本文提出置信規(guī)則庫的參數(shù)學習方法,將該問題建模為一個優(yōu)化問題,將前提屬性備選值作為該優(yōu)化模型的決策變量,使用差分進化算法作為求解該優(yōu)化模型的搜索引擎,可以減少優(yōu)化參數(shù)、約簡置信規(guī)則庫規(guī)模,以及降低誤差。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military revolution better ,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weaponry and equipment system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warfare . ( 4 )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equipment technology system oriented to objective information is put forward .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atisfaction degree evaluation of equipment technology system oriented towards practical system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of learning confidence rule base parameter .
【學位授予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E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雨亭;“墻內(nèi)開花要里外香”——記紫微斯達自動化生產(chǎn)線裝備技術現(xiàn)場會[J];中國建材;2005年07期
2 趙鈺輝;吳玉廣;;“軍工難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工藝與裝備技術研討會”圓滿閉幕[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chǎn)品;2006年12期
3 ;需求引領 研討新材料高效加工工藝問題——“軍工難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工藝與裝備技術研討會”引人注目[J];新技術新工藝;2006年11期
4 羅全熙;張路兵;;加強基層裝備技術干部隊伍建設的三點思考[J];汽車運用;2008年05期
5 ;2013“連鑄裝備技術的科技進步與精細化”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J];重型機械;2013年01期
6 ;北京航峰科偉裝備技術有限公司[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chǎn)品;2013年05期
7 梁英;;生產(chǎn)裝置的現(xiàn)代化與自動化儀表裝備技術的動向[J];儀表工業(yè);1983年06期
8 ;機械工業(yè)企業(yè)技術改造工藝及裝備技術政策[J];工廠建設與設計;1992年04期
9 ;貫徹落實《“八五”期間機械電子工業(yè)企業(yè)技術改造工藝及裝備技術政策》的措施意見[J];工廠建設與設計;1992年06期
10 ;聊城萬合企業(yè)固體制劑裝備技術中心通過省級認定[J];機電信息;2008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單旭沂;吳毅平;肖承香;;自行開發(fā)寶鋼2050mm熱軋層流冷卻控制系統(tǒng)[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2 崔浩然;;染整裝備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概述——染整裝備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高級培訓班講課要點[A];“海大杯”第六屆全國染整機電裝備暨資源綜合利用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中冶京誠(營口)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企業(yè)簡介[A];2012年全國壓力加工設備節(jié)能環(huán)保及技術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鐵軍;王小牧;郝會民;李國旗;;石油物探裝備技術進展與發(fā)展方向[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煤炭工業(yè)重大采掘生產(chǎn)領域裝備技術政策研究[A];中國煤炭經(jīng)濟研究(2005~2008)(下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香才;隆華節(jié)能 冷卻冷凝裝備技術亮相科博會[N];中國證券報;2013年
2 記者 劉紀生;連鑄裝備技術發(fā)展瞄準新方向[N];中國冶金報;2013年
3 閆樂寶邋段程亮;新裝備技術崗位須持證上崗[N];解放軍報;2008年
4 蘇強 記者 孫興維;新疆軍區(qū)裝備技術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啟動[N];解放軍報;2011年
5 李明剛 范明志;中國首家城市公共裝備技術研究院獲批成立[N];中國建設報;2011年
6 記者 左志紅;加快推動新聞出版業(yè)裝備技術升級[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7 ;“金屬擠壓與鍛造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建設驗收[N];世界金屬導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任奕奕;張國寶:高端裝備技術必須自主研發(fā)[N];中國工業(yè)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李一萍 通訊員 張曉君 楊春雨 孟祥林 王彥華 汪必奎 韓振宇;多個世界領先裝備技術獲突破[N];中國工業(yè)報;2013年
10 記者 周瑩;天明首創(chuàng)三項國際高端煤礦裝備技術[N];連云港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常雷雷;裝備技術體系成熟度與滿足度評估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敬芳;基于需求異質(zhì)的重大裝備技術競爭和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995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99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