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志愿服務網(wǎng)站影響力評估研究
本文選題:志愿服務網(wǎng)站 + 鏈接分析。 參考:《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摘要】:我國志愿服務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要求志愿服務網(wǎng)站在提高志愿服務知名度、拓寬參與渠道、招募培訓志愿者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本文以我國27家志愿服務網(wǎng)站為研究對象,采用網(wǎng)絡計量學中的鏈接分析方法,通過搜索引擎得到的網(wǎng)站相關鏈接指標數(shù)據(jù),運用因子分析進行統(tǒng)計處理,從而綜合評價各家志愿服務網(wǎng)站規(guī)模及影響力。同時,通過對六家綜合指標突出的網(wǎng)站進行評估分析,總結當前志愿服務網(wǎng)站特征,并提出提升網(wǎng)站影響力及知名度的相應建議。
[Abstract]:The actual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in our country requires the voluntary service website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the popularity of voluntary service, widening the channels of participation,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volunteers and so on. This paper takes 27 volunteer service websites in our coun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link analysis method in the network metrology, through the search engine obtains the website related link index data, uses the factor analysis to carry on the statistical processing. Thu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cale and impact of voluntary service website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six websites with outstanding comprehensive indicat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voluntary service websit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influence and popularity of the websit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分類號】:G2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譚建光;;中國志愿服務發(fā)展的十大趨勢分析[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羅昕;梁雪欣;;美國新聞網(wǎng)站評估指標體系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編輯之友;2011年10期
3 黃志棟;員巧云;;基于PageRank算法的搜索引擎優(yōu)化策略[J];情報探索;2011年01期
4 黃賀方;孫建軍;;基于鏈接分析的網(wǎng)站評價實證研究——以四大門戶網(wǎng)站為例[J];情報雜志;2011年01期
5 周志誠;馬正文;;上海青年志愿者網(wǎng)站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劉亮;;搜索引擎優(yōu)化(SEO)技術探討[J];軟件導刊;2009年08期
7 汪傳雷;汪濤;劉新妍;;基于鏈接分析的C2C電子商務網(wǎng)站分析——以三大C2C購物網(wǎng)站為例[J];現(xiàn)代情報;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珍文;王群;;試論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活動對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志愿服務體系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朱立蕓;;“基層圖書館培訓”志愿者行動長效機制思考[J];圖書與情報;2007年05期
3 孫璐;王斯思;;關于紹興市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趨勢的調查研究[J];才智;2012年25期
4 劉益晶;許麗憶;;無線綜合類門戶網(wǎng)站評價實證研究[J];電子商務;2012年12期
5 張建軍;;網(wǎng)站設計和SEO優(yōu)化策略的融合[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6 馮姝雯;;門戶網(wǎng)站管理模式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年20期
7 汪傳雷;汪濤;王如正;管靜文;孫華;;基于計量的鏈接分析文獻研究(2001—2010)[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8 劉超;宋國建;王倩飛;;我國大學門戶網(wǎng)站影響力與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相關性研究[J];晉圖學刊;2012年03期
9 李亮;;電子商務網(wǎng)站的搜索引擎優(yōu)化策略[J];價值工程;2011年29期
10 李騫;;圖書館志愿者網(wǎng)站建設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0年1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牛奔;北京奧運會志愿服務對加速構建中國志愿服務體系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鄭朝靜;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宮俊卿;志愿服務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D];山東大學;2010年
2 趙輝;大學生志愿者激勵機制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張靜;共青團組織下的青年志愿服務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藍濤;志愿者組織的志愿失靈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劉婷婷;公民社會視角下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支持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靜雯;北京市志愿服務激勵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姚婷婷;中小城市的青年志愿者活動及政府支持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8 曲媛媛;中國大型賽事志愿服務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網(wǎng)絡技術對紅十字志愿服務管理信息化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陳文冬;大學生志愿者行動的現(xiàn)狀及參與度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強自力;利用搜索引擎高級檢索功能評價大學圖書館Web站點[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0年04期
2 吳濤;;PAGERANK算法下的網(wǎng)站鏈接優(yōu)化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09年07期
3 楊木容;;電子信息類核心期刊網(wǎng)絡鏈接分析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3期
4 沙勇忠,牛春華;中國信息化優(yōu)秀企業(yè)網(wǎng)站鏈接分析與網(wǎng)絡影響因子測度[J];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5 林明東;;基于鏈接分析及網(wǎng)絡影響因子測度的我國高校檔案館網(wǎng)站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年10期
6 董江山,胡吉祥,邱均平;鏈接分析法及其應用[J];情報科學;2004年09期
7 吳茵茵;不同搜索引擎在網(wǎng)絡影響因子分析中的比較研究[J];情報科學;2005年03期
8 邱均平;李江;;當前鏈接分析工具的缺陷及其解決方案[J];情報科學;2007年05期
9 吳茵茵;;中美大學網(wǎng)絡影響因子研究[J];情報科學;2008年07期
10 段宇鋒;網(wǎng)站特征的定量研究(Ⅱ)——大學網(wǎng)站影響力探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5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蔡建超;基于PageRank算法的搜索引擎優(yōu)化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2 周翊;基于用戶體驗研究的C2C電子商務網(wǎng)站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德金;李本乾;;中國傳媒集團國際化動機“四力”模型研究——基于Dunning國際投資理論分析[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10年09期
2 陳金霞;;國外數(shù)字信息資源研究熱點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年04期
3 傅柯萌;馬費成;;我國信息資源標準體系結構研究——基于中國數(shù)字信息資源標準庫的實證分析[J];情報科學;2010年11期
4 陳立巍;葉強;;虛擬世界網(wǎng)絡用戶生活方式測量模型研究[J];管理科學;2009年02期
5 馬費成;望俊成;陳金霞;胡超;;我國數(shù)字信息資源研究的熱點領域:共詞分析透視[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年04期
6 ;中文網(wǎng)站評估認證網(wǎng)開通[J];新聞前哨;2001年02期
7 李振龍;試論核心網(wǎng)站[J];情報雜志;2002年11期
8 呂俊生;網(wǎng)上信息資源的鏈接分析研究[J];情報科學;2005年01期
9 向志強;黃盈;;中國傳媒產(chǎn)業(yè)區(qū)域非均衡發(fā)展實證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9年06期
10 秦長江;;兩種方法構建的作者共引知識圖譜的比較研究[J];情報科學;201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丁煜;;門戶網(wǎng)站新聞使用比較研究——以中韓兩國大學生為例[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郭中實;周葆華;陸曄;;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一個理論關系模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劉工踐;這樣的網(wǎng)站 我們最需要[N];市場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劉布陽 特約記者 姚俊峰;e時代 拷問政府網(wǎng)站滿意度[N];中國交通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錫鈞;網(wǎng)絡即時傳播軟件使用者需求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2 鐵翠香;基于信任和感知價值的網(wǎng)絡口碑效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潔;網(wǎng)絡健康信息可信性研究[D];汕頭大學;2008年
2 劉殊;長春市數(shù)字電視付費節(jié)目市場細分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郜利靜;基于說服理論的網(wǎng)絡口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周小玲;基于TAM和TTF的信息決策效率模型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5 王欣;基于生活形態(tài)的IPTV用戶使用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盧爽;基于用戶體驗與感知的信息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實證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璐;移動設備微博用戶的心流體驗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8 霍銳;博客中的互動行為對博主忠誠度影響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徐春林;大學生網(wǎng)絡新聞使用偏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徐世杰;Web3.0時代SNS網(wǎng)站用戶使用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16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82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