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素養(yǎng):信息時代的通行證
本文關鍵詞:網(wǎng)絡素養(yǎng):信息時代的通行證 出處:《西部廣播電視》2015年1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網(wǎng)絡素養(yǎng) 專注力 信息力 參與協(xié)作 新媒體
【摘要】:媒介素養(yǎng)教育并非一個新興的事物,但新媒介技術的發(fā)展則對信息時代聯(lián)網(wǎng)的公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介技術為人類溝通交流以及認知世界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信息資源極大豐富,人人都是傳播者,人類溝通交流的能力借助新媒體工具被延伸數(shù)倍,甚至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在發(fā)生著改變;但我們同時也在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海量的信息讓注意力變得支離破碎,搜索引擎讓我們忘記如何思考,紛繁復雜的信息讓我們放棄獨立思考的習慣。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的背景下,聯(lián)網(wǎng)個體的網(wǎng)絡素養(yǎng)從根本上決定著我們能否合理利用新媒介。
[Abstract]:Is not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a new thing, bu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citizens. New media technology provides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 world, abunda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everyone is a disseminator, abilit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new media the tool was extended several times, and even our life style and thinking mode are also changing;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so experiencing a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massive information makes search engine attention be reduced to fragments, let us forget how to think, the complicated information, let us give up the habit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Bo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individual network literacy fundamentally determines whether we can reasonable use of new media.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類號】:G206
【正文快照】: 我們正在信息時代的路上闊步前行,目的性的注意力與過濾信息的工具結合所謂的社會資本其實是一種無形的軟性力各種新媒體工具的使用究竟會給我們的在一起,形成一個和諧的思維過程。 量,是一種隱形的財富。思維和社會關系帶來怎樣的影響還有待信息力的培養(yǎng)首先充分利用搜索引擎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利華;;大學生網(wǎng)絡素養(yǎng)教育的緊迫性及其自我調整[J];今傳媒;2012年03期
2 王葉;;青少年網(wǎng)絡素養(yǎng)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3 張大方;佘國華;;大學生網(wǎng)絡素養(yǎng)教育理論綜述[J];文化學刊;2012年05期
4 閆瑜;梁麗;;網(wǎng)絡素養(yǎng)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38期
5 郝院院;;淺談青少年網(wǎng)絡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學);2013年05期
6 孫偉;張弘;;對“網(wǎng)絡素養(yǎng)”提升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19期
7 佚名;;“首屆青少年網(wǎng)絡素養(yǎng)知識競賽”活動啟動[J];成才之路;2010年30期
8 耿益群;阮艷;;我國網(wǎng)絡素養(yǎng)研究現(xiàn)狀及特點分析[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9 李馨;;大學生網(wǎng)絡素養(yǎng)調查及教育對策探析——以河南高校為例[J];文教資料;2010年10期
10 張琳玲;王希華;;“網(wǎng)絡素養(yǎng)”理論說法的缺失性[J];新聞傳播;2012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張梓軒;“數(shù)字化成長”中提升網(wǎng)絡素養(yǎng)[N];人民日報;2011年
2 國防大學政治部主任 吳杰明;發(fā)揮特色優(yōu)勢 深入探索實踐[N];解放軍報;2012年
3 空軍政治部主任 朱福熙;解決好認識、運用和指導三個方面問題[N];解放軍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楊猛;黔西北少數(shù)民族中學生網(wǎng)絡素養(yǎng)教育需求現(xiàn)狀及滿足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2 付,
本文編號:13584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35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