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大陸外國法難以查明的原因——以比較法為視角
本文關鍵詞:論中國大陸外國法難以查明的原因——以比較法為視角
【摘要】:多年來,中國大陸的外國法查明一直飽受學術界和實務界的詬病。通過分析其他國家的成熟經(jīng)驗和國內外相關搜索引擎的檢索結果,筆者發(fā)現(xiàn):中國外國法難以查明的真正原因,在于司法實踐中相關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外國法人才的缺乏和檢索外國法相關的搜索引擎與數(shù)據(jù)庫的缺乏。這些問題從軟件和硬件兩方面嚴重阻礙了中國大陸的外國法查明的順利進行。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關鍵詞】: 外國法查明 外國法的性質 外國法查明的方法
【分類號】:D997
【正文快照】: 2005年以來,學術界對于外國法查明的關注與日俱增,但是,中國的司法實踐中,查明并適用外國法的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通過對比、總結,筆者發(fā)現(xiàn):中國外國法難以查明的真正原因,在于司法實踐中相關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一、外國法的定性不是中國外國法難以查明的原因 長久以來,對于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研;英法兩國關于外國法查明問題之比較及其啟示[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王克玉;;“外國法查明”中的定性與定量分析[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徐鵬;;外國法查明:規(guī)則借鑒中的思考——以德國外國法查明制度為參照[J];比較法研究;2007年02期
4 郭玉軍;;近年中國有關外國法查明與適用的理論與實踐[J];武大國際法評論;2007年02期
5 巴茲爾·馬克西尼斯;胡德勝;;法官對待外國法的態(tài)度——美國和法國的比較[J];比較法研究;2008年06期
6 吳燕;;我國外國法查明中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8年05期
7 李逸男;;外國法查明義務之承擔[J];法制與社會;2008年14期
8 金波;朱慧君;;試論外國法證明的模式[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08年09期
9 黃保勇;馬永梅;;外國法查明中外國法“事實說”的質疑[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潘晨子;;我國關于外國法查明規(guī)定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軍;;論我國外國法查明的責任主體[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分冊[C];2008年
2 楊聯(lián)華;;日本移植外國法的歷史經(jīng)驗[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愛民;美聯(lián)邦法院對外國法的接受程度[N];國際商報;2001年
2 王愛民;美國聯(lián)邦法院對外國法的接受[N];檢察日報;2001年
3 ;外國法無法查明時,應適用何種法律?[N];民營經(jīng)濟報;2005年
4 張旭科;涉外民商事審判中外國法的查明[N];人民法院報;2004年
5 許軍珂;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時外國法的查明[N];人民法院報;2006年
6 通訊員 胡瑜 記者 謝軍;上海一中院首創(chuàng)當庭上網(wǎng)查明外國法[N];光明日報;2006年
7 袁定波;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N];法制日報;2007年
8 李祥俊 唐軍 徐美芬;涉外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N];人民法院報;2001年
9 夏婷婷;選擇和適用準據(jù)法應注意的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5年
10 曾 濤 竇玉梅;如何搞好外審判 各路專家意見紛呈[N];人民法院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來平;外國法的查明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民揚;論外國法查明不能[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胡s,
本文編號:10037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00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