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河流分水理論方法及黃河分水新方案計算
發(fā)布時間:2022-04-28 23:04
跨界河流分水問題關系著河流健康、人水關系,影響著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甚至安全穩(wěn)定。黃河水量分配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是黃河重大國家戰(zhàn)略實施需要攻克的主要難點問題之一。目前國內外關于跨界河流分水的研究較多,但一直沒有準確、合理的定論,黃河"八七"分水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30多年,急需要調整卻難以進行。本文基于資料搜集及大量文獻分析,總結跨界河流分水思想、原理及規(guī)則,提出一套系統(tǒng)的跨界河流分水計算方法,即"基于分水思想—分水原理—分水規(guī)則的多方法綜合—動態(tài)—和諧分水方法"(簡稱SDH方法);在此基礎上,應用該理論方法并充分考慮黃河流域實際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計算得出黃河分水新方案,并進行結果分析。得到如下結論:①跨界河流分水是一道難題,涉及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復雜關系,需要樹立先進的分水思想,包括可承載分水思想、和諧分水思想、公平分水思想、共享用水思想和系統(tǒng)分析思想;②提出的分水方法綜合考慮現(xiàn)狀分水方案、現(xiàn)狀用水和未來用水需求、人口、GDP、流域面積以及總體最優(yōu)等因素,隨可分配水量變化而同比變化,并符合最小需水和用水效率約束,是非常合適的;③黃河"八七"分水方案需要調整,考慮總可分配水量的變化,分別計...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跨界河流分水思想及原理
2.1 分水思想
2.2 分水原理
3 跨界河流分水規(guī)則及計算方法
3.1 分水規(guī)則
3.2 分水計算方法
3.2.1 按照規(guī)則計算得到各要素下分水方案
3.2.2 考慮動態(tài)變化進行動態(tài)校正——隨可分配水量變化而同比變化
3.2.3 考慮各區(qū)域用水約束進行校正——考慮最小需水和用水效率約束
3.2.4 計算確定分水方案
4 黃河分水新方案計算及結果分析
4.1 黃河分水新方案
4.1.1 數(shù)據(jù)來源
4.1.2 按照規(guī)則分水
4.1.3 動態(tài)調整分水量
4.2 結果分析
4.2.1 各省區(qū)水量變化分析
4.2.2 可分配水量的動態(tài)調整說明
4.2.3“19ZQT”分水方案確立
5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河“八七”分水方案過程點滴及現(xiàn)實意義[J]. 王忠靜,鄭航. 人民黃河. 2019(10)
[2]黃河“八七”分水方案實施30 a回顧與展望[J]. 王煜,彭少明,武見,明廣輝,蔣桂芹,方洪斌,陳翠霞. 人民黃河. 2019(09)
[3]黃河“八七”分水方案的適應性評價與提升策略[J]. 王煜,彭少明,鄭小康,尚文繡,蔣桂芹,周翔南. 水科學進展. 2019(05)
[4]人水和諧論及其應用研究總結與展望[J]. 左其亭. 水利學報. 2019(01)
[5]黑河“97”分水方案適應性分析[J]. 蔣曉輝,夏軍,黃強,龍愛華,董國濤,宋進喜. 地理學報. 2019(01)
[6]貴州省南盤江水量分配方案[J]. 劉廷海.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8(11)
[7]跨界河流水量分配模式研究[J]. 張瑞金,張欣,劉博,姜凱元,樊彥芳. 邊界與海洋研究. 2018(06)
[8]“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哈跨界水資源合作問題[J]. 鄭晨駿. 太平洋學報. 2018(05)
[9]落實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的幾點思考[J]. 楊朝暉. 治淮. 2016(11)
[10]黃河治理中的生態(tài)文明思想——以解決黃河斷流問題為例[J]. 李彤,路強.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2014(02)
本文編號:3649713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跨界河流分水思想及原理
2.1 分水思想
2.2 分水原理
3 跨界河流分水規(guī)則及計算方法
3.1 分水規(guī)則
3.2 分水計算方法
3.2.1 按照規(guī)則計算得到各要素下分水方案
3.2.2 考慮動態(tài)變化進行動態(tài)校正——隨可分配水量變化而同比變化
3.2.3 考慮各區(qū)域用水約束進行校正——考慮最小需水和用水效率約束
3.2.4 計算確定分水方案
4 黃河分水新方案計算及結果分析
4.1 黃河分水新方案
4.1.1 數(shù)據(jù)來源
4.1.2 按照規(guī)則分水
4.1.3 動態(tài)調整分水量
4.2 結果分析
4.2.1 各省區(qū)水量變化分析
4.2.2 可分配水量的動態(tài)調整說明
4.2.3“19ZQT”分水方案確立
5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河“八七”分水方案過程點滴及現(xiàn)實意義[J]. 王忠靜,鄭航. 人民黃河. 2019(10)
[2]黃河“八七”分水方案實施30 a回顧與展望[J]. 王煜,彭少明,武見,明廣輝,蔣桂芹,方洪斌,陳翠霞. 人民黃河. 2019(09)
[3]黃河“八七”分水方案的適應性評價與提升策略[J]. 王煜,彭少明,鄭小康,尚文繡,蔣桂芹,周翔南. 水科學進展. 2019(05)
[4]人水和諧論及其應用研究總結與展望[J]. 左其亭. 水利學報. 2019(01)
[5]黑河“97”分水方案適應性分析[J]. 蔣曉輝,夏軍,黃強,龍愛華,董國濤,宋進喜. 地理學報. 2019(01)
[6]貴州省南盤江水量分配方案[J]. 劉廷海.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8(11)
[7]跨界河流水量分配模式研究[J]. 張瑞金,張欣,劉博,姜凱元,樊彥芳. 邊界與海洋研究. 2018(06)
[8]“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哈跨界水資源合作問題[J]. 鄭晨駿. 太平洋學報. 2018(05)
[9]落實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的幾點思考[J]. 楊朝暉. 治淮. 2016(11)
[10]黃河治理中的生態(tài)文明思想——以解決黃河斷流問題為例[J]. 李彤,路強. 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2014(02)
本文編號:36497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64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