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裂縫條帶示蹤劑產(chǎn)出模型及其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單一裂縫條帶示蹤劑產(chǎn)出模型及其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巖石物理方法 裂縫條帶 示蹤劑 模型 參數(shù)敏感性
【摘要】:精確的油層信息,特別是裂縫信息是裂縫性特低滲透油藏后期調整挖潛的重要前提條件,F(xiàn)有的示蹤劑解釋模型不能準確有效地表征裂縫性特低滲透油藏的裂縫參數(shù)信息。通過建立單一裂縫條帶分布的物理模型,從一維對流擴散方程出發(fā),將單一裂縫條帶等效為符合Hagen-Poiseaille方程的流管束,將宏觀生產(chǎn)信息與微觀裂縫信息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了單一裂縫條帶示蹤劑產(chǎn)出數(shù)學模型,并對該模型中主要參數(shù)的敏感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流管個數(shù)、流管長度和當量直徑與示蹤劑峰值濃度呈負相關,與峰值突破時間呈正相關;注采壓差不改變峰值濃度值,與峰值突破時間呈負相關。研究成果可為建立裂縫性特低滲透油藏的示蹤劑解釋模型提供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
【關鍵詞】: 巖石物理方法 裂縫條帶 示蹤劑 模型 參數(shù)敏感性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fā)低滲透油藏大功率諧振波-化學驅復合技術研究(20011ZX05009-0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低滲油藏低頻振動輔助表面活性劑復合驅油機理研究(51274229)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裂縫性特低滲油藏波動輔助凝膠調剖耦合作用機理研究
【分類號】:TE31
【正文快照】: 0引言井間示蹤監(jiān)測技術作為井間動態(tài)監(jiān)測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廣泛運用于確定井間連通性、高滲通道和非均質性等方面[1-8]。定量化解釋方法有解析法、數(shù)值法和半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和數(shù)值法都是把油藏處理為由均質、互不連通的一些層組成的“千層餅”,半解析法則是利用流線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山,周芮瑩,閆素芝,于芳;井間示蹤劑監(jiān)測技術及其在文25東塊的應用[J];油氣井測試;2005年05期
2 張善杰;馮向東;;井間示蹤測試中示蹤劑用量計算方法[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6年04期
3 梅萬會;董慶輝;楊文斌;鄭海峰;柳迎斌;;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分配、非分配示蹤劑的濃度[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4 董蘭屏;龐巨豐;韓燾;王迎輝;范斐;徐佳;;井間示蹤測試中篩選示蹤劑的方法[J];電子測試;2010年01期
5 陳長順;崔作風;張紅光;;井間示蹤劑技術在渤中25-1油田的應用[J];吐哈油氣;2012年04期
6 梁開方,,安炳生,張勇,蘇同起,蘇康華;示蹤劑檢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油氣采收率技術;1995年01期
7 S.G GHORI;金彥博;潘紅芳;;井間示蹤劑試驗及滲透率非均質性[J];吐哈油氣;1999年04期
8 張毅,姜瑞忠,鄭小權;井間示蹤劑分析技術[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9 何春雨;;國內外示蹤劑的發(fā)展現(xiàn)狀[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2期
10 高峰;;示蹤劑在油藏中應用基本原理簡介[J];內江科技;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蘇春霞;姜英澤;李智眾;胡顯玉;李秀紅;;井間示蹤劑技術在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A];“加入WTO和科學技術與吉林經(jīng)濟發(fā)展——機遇·挑戰(zhàn)·責任”吉林省第二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2年
2 李錦富;王剛;張培信;;K_3[~(58)Co(CN)_6]示蹤劑的合成工藝研究及其在油田井間示蹤測試中分析方法的建立[A];2007年核技術工業(yè)應用分會學術年會暨理事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成俊;蒲春生;張榮軍;陳軍斌;;利用井間示蹤劑流動狀況確定油層非均質性[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李敬功;王明春;;應用井間示蹤技術識別大孔道儲層[A];第三屆(2005年)同位素技術與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文集[C];2005年
5 張新紅;李錦富;張培信;;勝利油田孤島采油廠同位素井間示蹤測試綜合解釋[A];2007年核技術工業(yè)應用分會學術年會暨理事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實習記者 張然;熒光素示蹤劑獲國家專利[N];大慶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勇;基于流線模擬的井間示蹤劑解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3年
2 高峰;油田新型示蹤劑的研究與應用[D];大慶石油學院;2007年
3 楊建敏;基于三維流線模擬的井間示蹤劑解釋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4 趙麗娟;井間示蹤劑技術在大慶油田D區(qū)的應用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鄒信芳;油田示蹤劑優(yōu)選與檢測技術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6 李妮;莊36區(qū)低滲透油藏示蹤劑適用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3年
7 李
本文編號:6416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4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