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水合物生長及堵管規(guī)律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天然氣水合物生長及堵管規(guī)律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了保障混輸管道管輸介質(zhì)的安全、穩(wěn)定流動,調(diào)研了國內(nèi)外關于天然氣水合物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水合物堵管試驗結論,系統(tǒng)總結了混輸管道天然氣水合物形成、生長及堵管的研究進展。結果表明:水合物的形成并非達到熱力學形成條件后瞬間完成的,其在相界面處開始形成、生長和發(fā)展;動力學、傳質(zhì)及傳熱是水合物生長的關鍵因素;水合物的堵管過程分為形成、聚集及堵管3個階段。單純依賴水合物熱力學相平衡研究不足以描述水合物結晶與生長過程的多階段性,研究水合物的生成機理需要從熱力學和動力學兩方面開展,以期對水合物的形成機理和管道堵塞規(guī)律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精確的預測。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管道輸送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油氣輸配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常州大學石油工程學院;中國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關鍵詞】: 天然氣水合物 誘導期 生長模型 堵塞機理 試驗研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流動體系油包水乳狀液微觀特性對氣體水合物生成傳質(zhì)傳熱影響機理研究”,513062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深水油氣混輸管線水合物漿液形成理論與流動規(guī)律研究”,5127421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深水環(huán)境下易凝高粘原油——天然氣輸送系統(tǒng)流動保障基礎問題研究”,51134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蠟原油常溫輸送機理及流動改性方法研究”,51534007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油包水乳狀液微觀特性對水合物漿液流動影響研究”,2462014YJRC006;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高壓多相體系水合物漿液生成/分解及流動規(guī)律研究”,2462013YXBS010
【分類號】:TE832
【正文快照】: 海底多相混輸管道因其高壓低溫的特點,管內(nèi)極易形成水合物,嚴重時甚至堵塞管道。由于深海環(huán)境的特殊性,堵塞點的定位和處理均十分困難,無法采用泄壓或加熱的方式解堵,其后果往往是災難性的。目前,消除該隱患的常用方法有:1將管道絕緣保溫,使管內(nèi)流體的溫度高于水合物形成的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革;尹國君;劉文寶;王志超;陳強;;淺談水合物生成預測方法[J];鉆采工藝;2008年S1期
2 顏榮濤;韋昌富;傅鑫暉;鐘曉斌;肖桂元;;水合物賦存模式對含水合物土力學特性的影響[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S2期
3 唐中華;張元澤;鐘水清;帥志芬;熊繼有;;天絲氣水合物勘探及H型水合物的儲藏特性研究[J];天然氣經(jīng)濟;2004年02期
4 黃犢子;樊栓獅;梁德青;馮自平;;水合物合成及導熱系數(shù)測定[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5期
5 王文娟;陳建文;竇振亞;張劍;;海底微生物在水合物識別中的應用[J];海洋地質(zhì)動態(tài);2006年12期
6 王沫;林元華;劉殿福;張勇;閆振來;;氣井井筒水合物預測研究[J];斷塊油氣田;2008年06期
7 董福海;臧小亞;樊栓獅;梁德青;;注甲醇溶液分解丙烷水合物實驗模擬[J];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8 楊明軍;宋永臣;劉瑜;;水合物模擬實驗裝置的對比研究[J];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2009年05期
9 屠明剛;張德慶;吳鳳芝;;天然氣中的水合物對在運管線造成的影響及控制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0年05期
10 郭玉慧;楊鳳玉;;井筒水合物的防治措施探討[J];科技資訊;2010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樹林;陳多福;;白云凹陷水合物成藏條件研究及水合物的預測[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呂萬軍;郭依群;莊新國;梁金強;沈銘;黃國成;;海底沉積物中水合物成礦機理與分布規(guī)律[A];海洋地質(zhì)、礦產(chǎn)資源與環(huán)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閆柯樂;孫長宇;申得濟;尹海霞;陳光進;;聯(lián)用型水合物抑制劑研究[A];第七屆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李攀;付國維;李安琪;劉永國;董軍平;;清管法解決管道中水合物堵塞的工程實踐[A];石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第八屆寧夏青年科學家論壇石化專題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偉立;我國近海可燃冰調(diào)研方興未艾[N];中國石化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杰;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地震響應與特征分析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5年
2 王菲菲;二氧化碳置換甲烷水合物微觀實驗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5年
3 王吉亮;高富集度天然氣水合物儲層地球物理特征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4 張劍;多孔介質(zhì)中水合物飽和度與聲波速度關系的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5 陳多福;海底天然氣滲漏系統(tǒng)水合物形成分解動力學及微生物作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4年
6 阮徐可;多孔介質(zhì)中水合物開采影響因素的實驗和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7 楊明軍;原位條件下水合物形成與分解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楊圣文;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模擬與能效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9 劉力;鉆井液侵入含天然氣水合物地層特性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3年
10 孫建業(yè);海洋沉積物中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靜;長距離輸氣管道的水合物生成預測[D];長江大學;2015年
2 劉海紅;水合物顆粒受力及聚結特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3 陸忠;LNG外輸管線投產(chǎn)水合物及低溫應力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4 齊東明;海上氣田開發(fā)過程中水合物形成預測及防治措施[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5 姚金奎;含水合物地層縱波速度與密度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6年
6 徐昌暉;氣田生產(chǎn)系統(tǒng)中井筒水合物系統(tǒng)預測與防治技術[D];長江大學;2016年
7 楊亮;水合物儲氫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8 張大平;加速合成四氫呋喃水合物實驗研究及水合物地層鉆探擾動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李輝;升深氣田水合物生成規(guī)律及注醇防凍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10 黃興;水合物對多孔介質(zhì)滲透性影響的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天然氣水合物生長及堵管規(guī)律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67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9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