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廢潤滑油聚結及聚結—真空組合脫水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2 13:14

  本文關鍵詞:廢潤滑油聚結及聚結—真空組合脫水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潤滑油在生產、儲運和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水分等污染物的侵入,如果水分的含量過高,則會對油液的理化性質和使用性能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進行脫水處理。本文在研究潤滑油聚結分離脫水性能試驗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調制試驗用油水混合乳化液的理念,研制了潤滑油油水混合乳化液調制油箱,按照檢測—注水—加熱攪拌—保溫攪拌—檢驗的調制工藝過程,試驗獲得調制L-TSA46汽輪機油在50℃、60℃和70℃溫度條件下的最佳工藝參數為:50℃條件下的最佳調制工藝參數攪拌器轉速54rpm,保溫攪拌時間22.5min。60℃條件下的最佳調制工藝參數攪拌器轉速49.5rpm,保溫攪拌時間20.8min。70℃條件下的最佳調制工藝參數攪拌器轉速45rpm,保溫攪拌時間18.6min。論文對聚結分離脫水原理和溫度,流速,初始含水量對聚結分離的影響機理進行了闡述,采用聚結分離試驗裝置,試驗了L-TSA46汽輪機油在不同溫度,流速,初始含水量條件下的聚結分離脫水效率。結果表明:對L-TSA46汽輪機油進行聚結分離時溫度對脫水性能有較大的影響,當溫度較低時不利于打破乳化液的界面膜,使部分小型乳化液得以保留;當溫度較高時油液中的溶解水增多。當含水量高于270ppm時在70℃條件下進行聚結分離的脫水效率高于50℃和60℃條件下進行聚結分離;含水量低于270ppm時,在60℃條件下進行聚結分離的脫水效率高于50℃和70℃條件下進行聚結分離。當系統(tǒng)流量在15~25 L/Min(聚結濾芯內流速4.716mm/s~7.660mm/s),系統(tǒng)流量的變化對聚結分離脫水效率影響不大,在系統(tǒng)流量25L/Min(聚結濾芯內流速7.660mm/s)附近,具有最佳的分離效果;系統(tǒng)流量在25~35 L/Min(聚結濾芯內流速7.660mm/s~11.004mm/s),隨著流速的增加,聚結分離脫水效率明顯下降。脫水效率隨著初始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初始含水量越大,對脫水效率的影響越小。進行了聚結分離與真空分離脫水對比試驗,結果表明:聚結分離與真空分離相比,聚結分離可快速脫去含水量高的潤滑油中的水分,適合處理含水量較高的潤滑油,真空分離不僅能去除游離水和乳化水,也能去除溶解水,脫水精度高。闡述了串聯式聚結-真空分離裝置的工作原理,采用串聯式聚結-真空分離裝置,分別試驗了L-TSA46汽輪機油在60℃條件下在聚結分離模式、真空分離模式、串聯式聚結-真空組合分離模式下的脫水效率。結果表明:組合分離與聚結分離相比,0~60min,組合分離脫水效率比聚結分離脫水效率高5%~10%;60min后,組合分離脫水效率比聚結分離脫水效平均高4%左右。組合分離與真空分離相比,在0~100min,組合分離脫水效率比真空分離脫水效率高6%~40%;在100~140min,真空分離脫水曲線逐步接近組合分離脫水曲線,兩者的脫水效率接近。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工業(yè)領域對其用油品質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通過對溫度、流速、初始含水量進行試驗性研究并找出其對聚集分離脫水效果的影響規(guī)律,從而為研制性能更優(yōu)良、脫水效率更高、應用范圍更廣的油水分離設備提供基礎設計依據。將受到水污染的油液進行脫水凈化處理以被循環(huán)利用,對緩解資源緊缺和環(huán)境壓力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研究聚結-真空分離脫水組合裝置,其同時具備聚結分離脫水效率高、真空分離脫水精度高的優(yōu)點,既能提高脫水效率,又能降低潤滑油過濾過程中的能耗,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比傳統(tǒng)的真空分離裝置略好、能夠同時代替?zhèn)鹘y(tǒng)的聚結分離裝置和真空分離裝置,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廢潤滑油 聚結分離 真空分離 脫水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X74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1章 緒論11-22
  • 1.1 潤滑油污染概述11
  • 1.2 潤滑油水污染11-18
  • 1.2.1 潤滑油中水分來源11-12
  • 1.2.2 潤滑油中水分的危害12
  • 1.2.3 水分在潤滑油中的存在形式12-13
  • 1.2.4 去除潤滑油水污染常用方法13-18
  • 1.3.課題來源及研究背景18-19
  • 1.3.1 課題來源18
  • 1.3.2 研究背景18-19
  • 1.4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及研究意義19-22
  • 1.4.1 研究內容19-20
  • 1.4.2 技術路線20
  • 1.4.3 研究意義20-22
  • 第2章 試驗用油水混合乳化液的調制22-29
  • 2.1 背景與現狀22
  • 2.2 試驗油初始狀態(tài)調制的必要性22-23
  • 2.3 試驗油的初始狀態(tài)技術指標23-25
  • 2.3.1 試驗油的選擇23-24
  • 2.3.2 初始狀態(tài)技術指標24-25
  • 2.4 潤滑油油水混合乳化液調制油箱裝置25
  • 2.5 調制工藝過程25-26
  • 2.6 調制工藝參數26-27
  • 2.7 試驗數據及分析27-28
  • 2.8 本章小結28-29
  • 第3章 聚結分離脫水性能試驗研究29-45
  • 3.1 聚結分離脫水原理29-30
  • 3.1.1 聚結分離脫水簡介29
  • 3.1.2 油水混合液聚結分離過程29-30
  • 3.2 聚結分離脫水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30-33
  • 3.2.1 溫度對聚結分離的影響機理30-31
  • 3.2.2 流速對聚結分離的影響機理31-32
  • 3.2.3 初始含水量對聚結分離的影響機理32-33
  • 3.3 聚結分離脫水單因素分析試驗33-40
  • 3.3.1 試驗裝置與測量儀器33-35
  • 3.3.2 溫度對潤滑油基于聚結分離脫水的影響試驗35-36
  • 3.3.3 流速對潤滑油基于聚結分離脫水的影響試驗36-38
  • 3.3.4 初始含水量對潤滑油基于聚結分離脫水的影響試驗38-40
  • 3.4 聚結分離脫水正交試驗40-43
  • 3.4.1 正交試驗設計40
  • 3.4.2 正交試驗結果及極差分析40-42
  • 3.4.3 正交試驗結果的方差分析42-43
  • 3.5 本章小結43-45
  • 第4章 聚結-真空分離裝置對潤滑油的脫水性能試驗研究45-52
  • 4.1 真空分離脫水裝置45-46
  • 4.2 聚結分離與真空分離脫水性能的對比試驗46-48
  • 4.2.1 試驗設備及主要參數46
  • 4.2.2 試驗方法46-47
  • 4.2.3 試驗數據及對比分析47-48
  • 4.2.4 試驗結論48
  • 4.3 串聯式聚結-真空分離裝置及工作原理48-49
  • 4.4 串聯式聚結-真空分離裝置對潤滑油的脫水性能試驗研究49-51
  • 4.4.1 基于串聯式聚結-真空分離的潤滑油油水混合乳化液調制49-50
  • 4.4.2 試驗步驟50
  • 4.4.3 試驗數據及分析50-51
  • 4.5 本章小結51-52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52-54
  • 5.1 結論52-53
  • 5.2 展望53-54
  • 參考文獻54-58
  • 致謝58-59
  • 在學期間的科研成果及參加課題情況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黎明;何利民;呂宇玲;劉青;馬華偉;;高壓靜電聚結破乳技術[J];高電壓技術;2008年04期

2 張黎明;張凱;何利民;Ghadiri.Majtaba;;高壓靜電聚結器設計、實驗及現場應用[J];高電壓技術;2010年07期

3 馮和平,羅萬明,孫王民,路曉宇;聚結干燥(脫水)技術試用成功[J];天然氣與石油;2004年02期

4 孫志英;;高頻聚結裝置[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4年05期

5 楊向平;秦海良;;汽油堿洗過程中混合聚結器的計算流體力學模擬[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6 張寶生;陳家慶;余倩倩;李青松;;緊湊型高壓靜電聚結器電場研究[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0年12期

7 韓鋒剛;何兆洋;葉團結;郭鵬;;緊湊型靜電聚結器聚結構件結構優(yōu)化[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2年02期

8 馮和平,羅萬明,孫王民,路曉宇;聚結干燥技術及應用[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3年06期

9 侯海瑞;;液—液兩相聚結分離原理及實際應用[J];過濾與分離;2007年04期

10 朱斌;;聚結器濃度場的數值模擬[J];化工裝備技術;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亞莉;吳山東;戚俊清;;聚結材料對油品脫水的影響[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曲險峰;倪玲英;劉曉成;祝威;;含油污水聚結除油實驗[A];中國化工學會2009年年會暨第三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會議論文集(下)[C];2009年

3 倪玲英;曲險峰;劉曉成;祝威;尹兆娟;;一種新型聚結填料的流動特性模擬[A];中國化工學會2009年年會暨第三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會議論文集(下)[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東海;電場作用下油包水乳狀液聚結特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2 李小兵;基于微泡浮選的多流態(tài)強化油水分離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凱;靜電聚結器內電極與供電電源間作用特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2 高健;廢潤滑油聚結及聚結—真空組合脫水性能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6年

3 侯平濤;氣浮式螺旋管聚結器數值模擬與實驗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4 周建;聚結技術處理含油污水的實驗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5 陳宇朕;油—水聚結分離技術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

6 何兆洋;緊湊型靜電聚結器結構實驗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7 劉曉成;介質流動特性與材料表面性能對聚結油水分離的影響[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8 陳志軍;煉油廠含油污水聚結分離實驗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9 葉團結;正弦交流電場中水滴變形破裂聚結微觀特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10 華廣勝;噴氣燃料過濾聚結脫水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廢潤滑油聚結及聚結—真空組合脫水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54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4154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f9c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