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永安壩剖面蓬萊壩組白云巖成因與形成過程——來自有序度和晶胞參數的證據
發(fā)布時間:2024-02-27 17:50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區(qū)永安壩剖面蓬萊壩組發(fā)育粉晶白云巖、細中晶白云巖和粗晶白云巖3類白云巖。結合研究區(qū)沉積背景、白云巖特征和XRD測試結果認為3種白云巖代表不同的形成環(huán)境和過程:粉晶白云巖具中等有序度,平均有序度為0.75,晶胞參數偏離理想白云石,為灰泥經準同生快速云化,在淺埋藏期發(fā)生重結晶而成;細中晶白云巖具中等有序度,平均有序度為0.79,晶胞參數接近理想白云石,原巖為孔隙型顆粒灰?guī)r,在準同生期發(fā)生白云石化作用,后經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調整具有埋藏白云巖的特征;粗晶白云巖具高有序度,晶胞參數接近理想白云石,原巖為顆;?guī)r,在中埋藏期受持續(xù)、充足的云化流體供給,結晶速度較慢,云化時間較長。受云化發(fā)生時期差異的控制,細中晶白云巖最有利于孔隙保存,構成有效儲層。
【文章頁數】:10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12754
【文章頁數】:10 頁
【部分圖文】:
圖1研究剖面位置(據文獻[19]修改)
蓬萊壩組廣泛分布于柯坪、巴楚露頭區(qū)和塔克拉瑪干覆蓋區(qū)[32,36],在西部臺地區(qū)與上覆鷹山組呈整合接觸,與下伏丘里塔格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19,32,36]。永安壩剖面(圖1)位于圖木舒克市永安壩水庫東側,地層發(fā)育良好,是蓬萊壩組典型的碳酸鹽巖剖面之一。2實驗方法及樣品制備
圖6塔里木盆地蓬萊壩組白云巖晶體演化特征
研究區(qū)早奧陶世蓬萊壩組沉積時期主要為碳酸鹽巖緩坡臺地,此時水體相對較淺,相對海平面處于較低位,水體內部循環(huán)受限。早奧陶世塔里木板塊在近赤道地區(qū)[31,43],強日照、高溫環(huán)境下的蒸發(fā)作用會使海水鹽度變大,鎂鈣離子濃度比增加,可能存在準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31];同時,貯存于沉積物....
圖7蓬萊壩組白云化模式
根據孔隙發(fā)育狀況特征,儲層主要發(fā)育于細中晶白云巖中,而細中晶白云巖形成于準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然后受埋藏云化重結晶作用改造。相比儲層欠發(fā)育的粗晶白云巖,關鍵在于細中晶白云巖經歷了準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使得孔隙在淺埋藏期能夠得以保存。因此該類白云巖儲層的形成和發(fā)育主要表現為受沉積相....
圖2白云巖結構示意(據文獻[4])
其中:N為摩爾分數含量,%;d104為白云石最強衍射峰晶面間距,可以在X-射線衍射圖上換算得出。當白云石鈣離子和鎂離子含量發(fā)生變化時,白云石晶面間距d104會隨著CaCO3含量不同發(fā)生變化[11,25]。2.2樣品制備及測試
本文編號:39127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91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