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H區(qū)路樂河組低滲透油藏油水互驅微觀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1-21 19:09
為探討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fā)過程中油水互驅微觀特征,以柴達木盆地H區(qū)路樂河組油藏為例,利用薄片觀察、掃描電鏡、物性分析及壓汞實驗等,開展油水互驅微觀實驗模擬綜合研究。研究表明:該區(qū)儲層物性較差,非均質性較強,巖石類型主要為巖屑長石砂巖和長石砂巖,儲集空間以原生粒間孔隙為主,孔喉具有分布寬、分選較差、分布類型多且分散等特征。單相流體實驗中原油在巖石內流動具有非達西滲流特征,啟動壓力梯度隨滲透率的增加而降低,但相關性較差,增加壓力梯度可使單相油滲流特征達到線性流。油驅水過程為非均勻驅替過程,油藏的微觀非均質性強烈,原始含油飽和度較低;水驅油沿一兩個通道快速突進,無水采油期短,水驅油效率低,增加壓力可實現(xiàn)一定范圍內增加水驅油效率,但效果并不明顯;殘余油主要有繞流形成的殘余油、油膜殘余油、邊緣角隅的殘余油等三種,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成機理。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區(qū)域地質概況
2 儲層基本特征
3 油水互驅微觀實驗
3.1 單相流體滲流實驗及特征
3.1.1 實驗步驟
3.1.2 實驗結果分析
3.2 油水互驅實驗及特征
3.2.1 實驗步驟
3.2.2 實驗結果分析
4 結論
本文編號:3865818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區(qū)域地質概況
2 儲層基本特征
3 油水互驅微觀實驗
3.1 單相流體滲流實驗及特征
3.1.1 實驗步驟
3.1.2 實驗結果分析
3.2 油水互驅實驗及特征
3.2.1 實驗步驟
3.2.2 實驗結果分析
4 結論
本文編號:38658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86581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