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海盆地中淺儲層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10-02 04:47
鶯歌海盆地是我國海洋油氣勘探工作的重點及難點。其位于我國南海地區(qū),根據(jù)目前的勘探結果顯示,該盆地中蘊藏的天然氣資源含量豐富,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大陸,開采和運輸相對較為容易,更容易實現(xiàn)天然氣開采的任務。但是在勘探過程中,鶯歌海盆地的沉積體系極為復雜,難以利用傳統(tǒng)規(guī)律分析。故此,需要通過對現(xiàn)有的鶯歌海盆地勘探結果進行地質(zhì)學分析,進而獲取鶯歌海盆地的中淺層天然氣蘊藏規(guī)律,為后期的勘探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本次研究首先對鶯歌海盆地的地質(zhì)情況進行了分析,從沉積相的角度探討鶯歌海盆地形成機制,并且基于東方區(qū)的演化特征進行儲層主要影響地質(zhì)因素分析,進而根據(jù)儲層的物性參數(shù)、巖石學特征等指標進行儲層分類的評價。基于本次研究分析,得出如下認識:首先,基于實驗室實驗分析和巖心觀察的數(shù)據(jù)基礎上,深入討論鶯歌海盆地巖石學特征、成巖作用、孔隙結構和儲層物性等指標的情況,通過對比后確定鶯歌海盆地儲層中東方13區(qū)物性良好。其次,鶯歌海盆地的儲層物性主要影響因素為沉積相、成巖作用、高溫超高壓作用等。通過對比壓實作用、膠結情況、溶蝕情況等對儲層的物性影響情況及對比超高壓對成巖作用的影響進一步證明儲層物性的主要控制因...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0.2.1 儲層評價研究及蘊藏規(guī)律研究綜述
0.2.2 儲層地質(zhì)學發(fā)展情況綜述
0.2.3 儲層綜合評價
0.3 研究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
0.3.1 研究主要內(nèi)容
0.3.2 技術路線
第一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1.1 地層特征
1.2 構造特征
1.2.1 走滑構造特征
1.2.2 斷裂構造特征
1.2.3 構造演化模式
1.3 沉積特征
1.4 鶯歌海盆地油氣地質(zhì)特性
第二章 巖石學特征及成巖作用
2.1 巖性特征
2.2 巖石學特性分析
2.3 主要成巖作用
第三章 儲層特征研究
3.1 儲層沉積特征
3.2 儲集空間分析
3.2.1 孔隙類型
3.2.2 孔隙結構特征
3.3 儲層物性分析
第四章 儲層分類及評價
4.1 儲層下限劃分
4.1.1 最小流動孔喉半徑法
4.1.2 試氣法
4.1.3 儲層下限確定
4.2 評價標準
4.3 特征井的儲層評價
4.3.1 東方11-1-1井評價
4.3.2 東方13-1-5井評價
4.3.3 東方13-1-6井評價
4.3.4 東方13-2-1井評價
4.3.5 東方13-2-3井評價
4.3.6 東方13-2-4井評價
4.4 儲層綜合評價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發(fā)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50124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選題背景及意義
0.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0.2.1 儲層評價研究及蘊藏規(guī)律研究綜述
0.2.2 儲層地質(zhì)學發(fā)展情況綜述
0.2.3 儲層綜合評價
0.3 研究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
0.3.1 研究主要內(nèi)容
0.3.2 技術路線
第一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1.1 地層特征
1.2 構造特征
1.2.1 走滑構造特征
1.2.2 斷裂構造特征
1.2.3 構造演化模式
1.3 沉積特征
1.4 鶯歌海盆地油氣地質(zhì)特性
第二章 巖石學特征及成巖作用
2.1 巖性特征
2.2 巖石學特性分析
2.3 主要成巖作用
第三章 儲層特征研究
3.1 儲層沉積特征
3.2 儲集空間分析
3.2.1 孔隙類型
3.2.2 孔隙結構特征
3.3 儲層物性分析
第四章 儲層分類及評價
4.1 儲層下限劃分
4.1.1 最小流動孔喉半徑法
4.1.2 試氣法
4.1.3 儲層下限確定
4.2 評價標準
4.3 特征井的儲層評價
4.3.1 東方11-1-1井評價
4.3.2 東方13-1-5井評價
4.3.3 東方13-1-6井評價
4.3.4 東方13-2-1井評價
4.3.5 東方13-2-3井評價
4.3.6 東方13-2-4井評價
4.4 儲層綜合評價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發(fā)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501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85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