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溶性鐵鎳催化劑在煤/重油加氫共煉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12-11 16:07
以褐煤A為原料煤,以馬瑞常壓渣油為原料油,采用實驗室合成的油溶性鐵鎳復合催化劑在高壓釜中模擬煤/重油漿態(tài)床加氫共煉反應進行活性評價.采用XRD,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劑的硫化產物及煤/重油加氫共煉體系產生的固體殘渣,探究該復合催化劑與單金屬催化劑之間產生活性差異的原因.結果表明:相比于油溶性單金屬鐵、油溶性單金屬鎳催化劑,油溶性鐵鎳復合催化劑具有更高的干基無灰煤轉化率,可達87.37%.油溶性鐵鎳復合催化劑的硫化產物結晶度低,顆粒表面粗糙,分散度高,不僅存在鐵、鎳的單金屬硫化物,而且形成了鐵鎳混晶的硫化物(Fe-Ni-S混晶).油溶性鐵鎳復合催化劑作用下得到的固體殘渣,粒徑小,結構松散,芳香度低,進一步證實油溶性鐵鎳復合催化劑促進了煤的深度轉化.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
1.2 催化劑的合成
1.3 煤/重油加氫共煉評價
1.4 催化劑硫化反應
1.5 硫化產物和固體殘渣的分析表征
2 結果與討論
2.1 煤/重油加氫共煉評價
2.2 硫化產物的表征分析
2.2.1 硫化產物的晶相結構
2.2.2 硫化產物的微觀形貌
2.3 固體殘渣的表征分析
2.3.1 固體殘渣的XRD分析
2.3.2 固體殘渣的微觀形貌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煤油共煉技術現狀及研究趨勢討論[J]. 黃傳峰,李大鵬,楊濤. 現代化工. 2016(08)
[2]煤直接液化復合催化劑研究現狀和前景[J]. 王勇,張曉靜,史士東. 煤質技術. 2016(S1)
[3]一種煤直接液化復合催化劑的研究[J]. 王勇,李文博,史士東. 煤炭轉化. 2011(03)
[4]鐵系催化劑對煤油共處理產物組成和性質影響[J]. 崔建方,石斌,邱寶金,闕國和. 煤炭轉化. 2008(04)
[5]神府煤與勝利減壓渣油共處理反應特性的研究[J]. 商思玉,凌開成,王建平,盛清濤,申峻. 燃料化學學報. 2005(01)
[6]渣油懸浮床加氫裂化水溶性催化劑的硫化[J]. 管翠詩,王宗賢,郭愛軍,闕國和.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04(02)
[7]懸浮床加氫裂化水溶性催化劑的篩選與表征[J]. 管翠詩,王宗賢,郭愛軍,闕國和. 燃料化學學報. 2003(05)
[8]鉬酸胺催化劑對煤-油共處理反應性的影響[J]. 薛永兵,凌開成,鄒綱明. 燃料化學學報. 2003(03)
[9]用油溶性雙金屬催化劑加氫裂化處理遼河減壓渣油[J]. 沈瑞華,趙會吉,劉晨光,闕國和. 石油煉制與化工. 1998(11)
本文編號:3719085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部分
1.1 原料
1.2 催化劑的合成
1.3 煤/重油加氫共煉評價
1.4 催化劑硫化反應
1.5 硫化產物和固體殘渣的分析表征
2 結果與討論
2.1 煤/重油加氫共煉評價
2.2 硫化產物的表征分析
2.2.1 硫化產物的晶相結構
2.2.2 硫化產物的微觀形貌
2.3 固體殘渣的表征分析
2.3.1 固體殘渣的XRD分析
2.3.2 固體殘渣的微觀形貌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煤油共煉技術現狀及研究趨勢討論[J]. 黃傳峰,李大鵬,楊濤. 現代化工. 2016(08)
[2]煤直接液化復合催化劑研究現狀和前景[J]. 王勇,張曉靜,史士東. 煤質技術. 2016(S1)
[3]一種煤直接液化復合催化劑的研究[J]. 王勇,李文博,史士東. 煤炭轉化. 2011(03)
[4]鐵系催化劑對煤油共處理產物組成和性質影響[J]. 崔建方,石斌,邱寶金,闕國和. 煤炭轉化. 2008(04)
[5]神府煤與勝利減壓渣油共處理反應特性的研究[J]. 商思玉,凌開成,王建平,盛清濤,申峻. 燃料化學學報. 2005(01)
[6]渣油懸浮床加氫裂化水溶性催化劑的硫化[J]. 管翠詩,王宗賢,郭愛軍,闕國和. 石油學報(石油加工). 2004(02)
[7]懸浮床加氫裂化水溶性催化劑的篩選與表征[J]. 管翠詩,王宗賢,郭愛軍,闕國和. 燃料化學學報. 2003(05)
[8]鉬酸胺催化劑對煤-油共處理反應性的影響[J]. 薛永兵,凌開成,鄒綱明. 燃料化學學報. 2003(03)
[9]用油溶性雙金屬催化劑加氫裂化處理遼河減壓渣油[J]. 沈瑞華,趙會吉,劉晨光,闕國和. 石油煉制與化工. 1998(11)
本文編號:37190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1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