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西部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高精度層序地層及砂體構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11-06 09:09
精細刻畫砂巖儲層內部結構,可為柴達木盆地西部(柴西)斜坡區(qū)古近系下干柴溝組下段巖性油氣藏勘探開發(fā)指明方向。以高精度層序地層學、砂體構型分析理論和方法為指導,以3D地震、鉆/測井、巖心資料為基礎,井震聯(lián)合標定,綜合分析了柴西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層序地層發(fā)育規(guī)律與層序格架內砂體結構特點。結果表明,柴西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整體為一個區(qū)域性湖侵序列,內部可劃分為2個三級層序,4個四級層序(EMSQ1~4)。下干柴溝組下段沉積期,由早至晚,A/S(可容納空間與沉積物供給比值)持續(xù)增大,四級層序結構由向上變深的半旋回型逐漸轉變?yōu)橄蛏献儨\為主、向上變深為次的非對稱型。沉積相則由辮狀河三角洲平原演變?yōu)榍熬墶I淺湖亞相。研究區(qū)主要發(fā)育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灘壩3類儲層砂體,砂體疊加樣式和分布規(guī)律與四級層序結構相關。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體主要發(fā)育于EMSQ1中,砂體相互切割和疊置程度高,連通性好;三角洲前緣分流河道砂體主要發(fā)育于EMSQ2~3中,多呈疊加-孤立型,連通性差;濱淺湖灘壩砂體主要發(fā)育EMSQ4中,砂體呈孤立狀,層內連通性佳,層間連通性差。指出現(xiàn)階段巖性油氣藏勘探應重點圍繞EMSQ4層序內發(fā)育...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位置及區(qū)域背景簡圖
柴西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地震層序特征圖
柴西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沉積相和高精度層序地層綜合柱狀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測井資料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儲層精細描述[J]. 賴錦,韓能潤,賈云武,季玉山,王貴文,龐小嬌,賀智博,王松. 中國地質. 2018(02)
[2]高分辨率層序格架內儲層砂體發(fā)育特征——以松遼北部州311地區(qū)泉三、泉四段為例[J]. 孫春燕,胡明毅,胡忠貴,鄧慶杰.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7(06)
[3]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層高精度層序地層及沉積體系研究[J]. 夏景生,劉曉,李文華,張博明,文雯,李赫,樊蓉,薛林. 中國石油勘探. 2017(05)
[4]柴達木盆地七個泉地區(qū)漸新世沉積特征與隱蔽油藏預測[J]. 趙謙,周江羽,李蘭斌,劉馨遙,張臣,光佳敏.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7(04)
[5]柴達木盆地西部地區(qū)致密油地質特征及勘探領域[J]. 劉占國,朱超,李森明,薛建勤,宮清順,王艷清,王鵬,夏志遠,宋光永.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7(02)
[6]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潛在領域[J]. 付鎖堂. 中國石油勘探. 2016(05)
[7]柴達木盆地一里坪坳陷新生界咸化特征及生烴潛力分析[J]. 王艷清,張永庶,夏志遠,楊體源,宋光永,徐峰,劉占國. 中國地質. 2016(04)
[8]鄂爾多斯盆地紅井子地區(qū)長9油層組層序分析與砂體預測[J]. 劉犟,鄭榮才,王海紅,侯長冰,王昌勇. 中國地質. 2015(02)
[9]柴達木盆地紅柳泉構造下干柴溝組下段巖性油藏主控因素[J]. 牟中海,馬力寧,馬達德,廖銳,徐良威. 中國石油勘探. 2014(06)
[10]柴達木盆地天然氣勘探領域[J]. 付鎖堂. 中國石油勘探. 2014(04)
本文編號:3703231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位置及區(qū)域背景簡圖
柴西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地震層序特征圖
柴西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沉積相和高精度層序地層綜合柱狀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測井資料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儲層精細描述[J]. 賴錦,韓能潤,賈云武,季玉山,王貴文,龐小嬌,賀智博,王松. 中國地質. 2018(02)
[2]高分辨率層序格架內儲層砂體發(fā)育特征——以松遼北部州311地區(qū)泉三、泉四段為例[J]. 孫春燕,胡明毅,胡忠貴,鄧慶杰.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17(06)
[3]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層高精度層序地層及沉積體系研究[J]. 夏景生,劉曉,李文華,張博明,文雯,李赫,樊蓉,薛林. 中國石油勘探. 2017(05)
[4]柴達木盆地七個泉地區(qū)漸新世沉積特征與隱蔽油藏預測[J]. 趙謙,周江羽,李蘭斌,劉馨遙,張臣,光佳敏.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7(04)
[5]柴達木盆地西部地區(qū)致密油地質特征及勘探領域[J]. 劉占國,朱超,李森明,薛建勤,宮清順,王艷清,王鵬,夏志遠,宋光永.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7(02)
[6]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潛在領域[J]. 付鎖堂. 中國石油勘探. 2016(05)
[7]柴達木盆地一里坪坳陷新生界咸化特征及生烴潛力分析[J]. 王艷清,張永庶,夏志遠,楊體源,宋光永,徐峰,劉占國. 中國地質. 2016(04)
[8]鄂爾多斯盆地紅井子地區(qū)長9油層組層序分析與砂體預測[J]. 劉犟,鄭榮才,王海紅,侯長冰,王昌勇. 中國地質. 2015(02)
[9]柴達木盆地紅柳泉構造下干柴溝組下段巖性油藏主控因素[J]. 牟中海,馬力寧,馬達德,廖銳,徐良威. 中國石油勘探. 2014(06)
[10]柴達木盆地天然氣勘探領域[J]. 付鎖堂. 中國石油勘探. 2014(04)
本文編號:37032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70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