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遼盆地蘇家屯次洼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沉積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2-09-17 10:24
扇三角洲沉積砂礫巖體作為良好的油氣儲層,一直備受重視。為了深化對斷陷盆地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沉積特征的認識,以松遼盆地蘇家屯次洼火石嶺組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巖心、測井、三維地震資料和古地貌恢復(fù)技術(shù),對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的發(fā)育規(guī)律、沉積特征和控制因素展開深入研究,建立了斷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沉積模式。結(jié)果表明:①蘇家屯次洼初始裂陷期發(fā)育東西雙斷的地塹式斷陷湖盆,區(qū)內(nèi)地形高差較大、構(gòu)造運動活躍,沉積物源主要來自次洼西北、西南和東部等3個方向;②火石嶺組形成時期廣泛發(fā)育扇三角洲沉積體系,巖性以厚層雜色、灰色砂礫巖夾薄層灰色泥巖為主,測井曲線多呈高幅箱形或鐘形,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現(xiàn)為斜交前積反射、楔狀或丘狀雜亂反射結(jié)構(gòu);③沉積體系展布受控盆斷裂和古地貌控制,形成"中部凹陷帶湖相、東西斷階帶扇三角洲相"的沉積格局以及"中部生烴、兩側(cè)儲集"的生儲配置關(guān)系;④初始裂陷期構(gòu)造活動是控制扇三角洲體系發(fā)育的主導(dǎo)因素,控盆斷裂不僅控制著沉積相帶和儲層砂體的分布,也持續(xù)影響著斷陷湖盆的沉積充填演化。該研究成果可為陸相盆地斷陷深部的油氣勘探提供地質(zhì)依據(jù)。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 古地貌恢復(fù)與物源體系分析
3 沉積相類型及其特征
3.1 巖相劃分
3.1.1 礫巖相
3.1.2 砂巖相
3.1.3 粉砂巖相
3.1.4 泥巖相
3.2 巖相組合與沉積相
3.2.1 扇三角洲平原
3.2.2 扇三角洲前緣
4 扇三角洲分布特征
5 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發(fā)育模式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濮凹陷古近紀斷裂活動對沉積的控制作用[J]. 余海波,程秀申,漆家福,談玉明,徐田武,周燕. 巖性油氣藏. 2019(05)
[2]松遼盆地梨樹斷陷蘇家屯地區(qū)火石嶺組—營城組地震相與沉積相[J]. 林佳佳,阮寶濤,胡明毅,李忠誠,鄧慶杰,曾凡成,程利遠.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2019(01)
[3]裂陷晚期淺水三角洲沉積特征及其分布規(guī)律——以印度尼西亞Sunda盆地漸新統(tǒng)上段為例[J]. 姜輝. 中國石油勘探. 2018(05)
[4]小型斷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積特征與發(fā)育模式——以徐家圍子斷陷北部沙河子組為例[J]. 蔡全升,胡明毅,陳孝紅,胡忠貴. 巖性油氣藏. 2018(01)
[5]“動態(tài)物源”精細刻畫方法與應(yīng)用——以瓊東南盆地崖南凹陷為例[J]. 武愛俊,徐建永,滕彬彬,肖伶俐,康波,李凡異,印斌浩. 巖性油氣藏. 2017(04)
[6]斷陷湖盆早期淺水三角洲沉積——以高郵凹陷永安地區(qū)戴一段為例[J]. 朱兆群,林承焰,張憲國,李志鵬,謝晶晶,魏肅東,程平.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7(03)
[7]準噶爾西北緣瑪北地區(qū)扇三角洲砂礫巖巖相分類及儲集意義[J]. 鄒妞妞,張大權(quán),史基安,張順存,魯新川. 地質(zhì)學報. 2017(02)
[8]鮑金根地塹斷裂坡折帶油氣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區(qū)[J]. 于浩業(yè),趙衛(wèi)軍,歐亞平,姜濤,郭勇.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6(04)
[9]中國東部箕狀斷陷湖盆扇三角洲與辮狀河三角洲對比研究[J]. 劉磊,鐘怡江,陳洪德,王峻. 沉積學報. 2015(06)
[10]松遼盆地深層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及致密砂礫巖氣勘探[J]. 趙澤輝,徐淑娟,姜曉華,林暢松,程宏崗,崔俊峰,賈麗.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01)
本文編號:367905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2 古地貌恢復(fù)與物源體系分析
3 沉積相類型及其特征
3.1 巖相劃分
3.1.1 礫巖相
3.1.2 砂巖相
3.1.3 粉砂巖相
3.1.4 泥巖相
3.2 巖相組合與沉積相
3.2.1 扇三角洲平原
3.2.2 扇三角洲前緣
4 扇三角洲分布特征
5 初始裂陷期扇三角洲發(fā)育模式
6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濮凹陷古近紀斷裂活動對沉積的控制作用[J]. 余海波,程秀申,漆家福,談玉明,徐田武,周燕. 巖性油氣藏. 2019(05)
[2]松遼盆地梨樹斷陷蘇家屯地區(qū)火石嶺組—營城組地震相與沉積相[J]. 林佳佳,阮寶濤,胡明毅,李忠誠,鄧慶杰,曾凡成,程利遠.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2019(01)
[3]裂陷晚期淺水三角洲沉積特征及其分布規(guī)律——以印度尼西亞Sunda盆地漸新統(tǒng)上段為例[J]. 姜輝. 中國石油勘探. 2018(05)
[4]小型斷陷湖盆扇三角洲沉積特征與發(fā)育模式——以徐家圍子斷陷北部沙河子組為例[J]. 蔡全升,胡明毅,陳孝紅,胡忠貴. 巖性油氣藏. 2018(01)
[5]“動態(tài)物源”精細刻畫方法與應(yīng)用——以瓊東南盆地崖南凹陷為例[J]. 武愛俊,徐建永,滕彬彬,肖伶俐,康波,李凡異,印斌浩. 巖性油氣藏. 2017(04)
[6]斷陷湖盆早期淺水三角洲沉積——以高郵凹陷永安地區(qū)戴一段為例[J]. 朱兆群,林承焰,張憲國,李志鵬,謝晶晶,魏肅東,程平.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7(03)
[7]準噶爾西北緣瑪北地區(qū)扇三角洲砂礫巖巖相分類及儲集意義[J]. 鄒妞妞,張大權(quán),史基安,張順存,魯新川. 地質(zhì)學報. 2017(02)
[8]鮑金根地塹斷裂坡折帶油氣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區(qū)[J]. 于浩業(yè),趙衛(wèi)軍,歐亞平,姜濤,郭勇. 新疆石油地質(zhì). 2016(04)
[9]中國東部箕狀斷陷湖盆扇三角洲與辮狀河三角洲對比研究[J]. 劉磊,鐘怡江,陳洪德,王峻. 沉積學報. 2015(06)
[10]松遼盆地深層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及致密砂礫巖氣勘探[J]. 趙澤輝,徐淑娟,姜曉華,林暢松,程宏崗,崔俊峰,賈麗.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6(01)
本文編號:36790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790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