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多元熱流體吞吐油藏參數(shù)界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5-10 19:22
多元熱流體為蒸汽、氮氣、二氧化碳的高溫高壓混合氣體,具有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地層壓力,改善油藏剖面,提高稠油油藏開發(fā)效果等作用。為研究適合多元熱流體吞吐的稠油油藏條件,通過數(shù)值模擬方法,定量研究了地質流體參數(shù)對稠油油藏注多元熱流體吞吐效果的影響程度,影響程度強弱確定了各參數(shù)界限。結果表明:高強度影響因素原油黏度應該低于6 000 mPa·s,有效厚度大于3~11 m,中強度影響因素剩余油飽和度應該大于0.45~0.65,滲透率大于130×10-3~1 000×10-3μm~2,低強度影響因素純總比應該大于0.42,孔隙度大于0.20,油藏深度超過300 m。研究結果為稠油油藏多元熱流體吞吐高效開發(fā)提供技術依據(jù)。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多元熱流體組分作用機理
2 地質流體參數(shù)影響規(guī)律研究
3 地質流體參數(shù)界限研究
3.1 高強度影響因素:原油黏度和有效厚度、油藏深度界限
3.2 中強度影響因數(shù):剩余油飽和度、滲透率界限
3.3 低強度影響因素:純總比、孔隙度界限
4 現(xiàn)場應用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渤海灣裂縫性稠油油藏開發(fā)主控因素分析[J]. 焦松杰,丁祖鵬,李南,焦紅梅.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8(24)
[2]多元熱流體解堵增產工藝室內實驗研究[J]. 張偉,鄒劍,王弘宇,王秋霞,周法元,張華.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7(09)
[3]老井多元熱流體增產引效影響因素實驗研究[J]. 張偉,劉義剛,鄒劍,王秋霞,王弘宇.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6(17)
[4]多元熱流體吞吐注入?yún)?shù)優(yōu)化[J]. 李春成. 河南科技. 2016(11)
[5]海上深薄層稠油油田多元熱流體吞吐研究[J]. 陳建波. 特種油氣藏. 2016(02)
[6]多元熱流體吞吐竄流影響灰色關聯(lián)定量分析[J]. 姜杰,杜福云,李敬松,徐明飛,何德磊. 海洋石油. 2015(03)
[7]海上稠油多元熱流體吞吐周期產能預測模型[J]. 宮汝祥,杜慶軍,吳海君,任曉云. 特種油氣藏. 2015(05)
[8]大孔道水平井多元熱流體井間竄流程度表征研究[J]. 吳海君,杜慶軍,宮汝祥. 斷塊油氣田. 2015(02)
[9]渤海N油田普通稠油多元熱流體驅可行性研究[J]. 楊兵,李敬松,朱國金,張賢松,宮汝祥,張穎.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4(04)
[10]海上稠油水平井多元熱流體吞吐開采特征分析[J]. 李敬松,孫永濤,宮汝祥,楊兵,姜杰,吳海君.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4(04)
碩士論文
[1]CO2/N2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 龐詩師.西南石油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5254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多元熱流體組分作用機理
2 地質流體參數(shù)影響規(guī)律研究
3 地質流體參數(shù)界限研究
3.1 高強度影響因素:原油黏度和有效厚度、油藏深度界限
3.2 中強度影響因數(shù):剩余油飽和度、滲透率界限
3.3 低強度影響因素:純總比、孔隙度界限
4 現(xiàn)場應用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渤海灣裂縫性稠油油藏開發(fā)主控因素分析[J]. 焦松杰,丁祖鵬,李南,焦紅梅.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8(24)
[2]多元熱流體解堵增產工藝室內實驗研究[J]. 張偉,鄒劍,王弘宇,王秋霞,周法元,張華.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7(09)
[3]老井多元熱流體增產引效影響因素實驗研究[J]. 張偉,劉義剛,鄒劍,王秋霞,王弘宇.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6(17)
[4]多元熱流體吞吐注入?yún)?shù)優(yōu)化[J]. 李春成. 河南科技. 2016(11)
[5]海上深薄層稠油油田多元熱流體吞吐研究[J]. 陳建波. 特種油氣藏. 2016(02)
[6]多元熱流體吞吐竄流影響灰色關聯(lián)定量分析[J]. 姜杰,杜福云,李敬松,徐明飛,何德磊. 海洋石油. 2015(03)
[7]海上稠油多元熱流體吞吐周期產能預測模型[J]. 宮汝祥,杜慶軍,吳海君,任曉云. 特種油氣藏. 2015(05)
[8]大孔道水平井多元熱流體井間竄流程度表征研究[J]. 吳海君,杜慶軍,宮汝祥. 斷塊油氣田. 2015(02)
[9]渤海N油田普通稠油多元熱流體驅可行性研究[J]. 楊兵,李敬松,朱國金,張賢松,宮汝祥,張穎.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4(04)
[10]海上稠油水平井多元熱流體吞吐開采特征分析[J]. 李敬松,孫永濤,宮汝祥,楊兵,姜杰,吳海君.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4(04)
碩士論文
[1]CO2/N2吞吐提高稠油采收率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D]. 龐詩師.西南石油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525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5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