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苗有機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03:39
  為查明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苗的成因及其石油地質意義,對典型油氣苗的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研究。該地區(qū)的油氣苗可以分為4類:A類主要分布于南緣東段,油源為二疊系;B類分布于南緣中段第一排構造的齊古地區(qū)和南緣西段的托斯臺背斜,油源以侏羅系為主;C類主要分布于南緣中段第二排構造,油源為白堊系;D類主要分布于南緣西段的烏蘇—獨山子地區(qū),以泥火山為特色,油源為古近系而氣源為侏羅系。油氣苗的分布表現(xiàn)出典型的"源—斷"雙控特征,并與主要的含油氣系統(tǒng)有很好的匹配關系,是地下油氣藏在地面的直接線索,下步建議"西段上組合找氣、中段中組合找油和東段下組合找有利儲層"。 

【文章來源】:石油實驗地質.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苗有機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苗基礎地球化學特征

譜圖,油苗,生物標志化合物,瀝青


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typical geochemical parameters of oil and gas seeps in southern Junggar Basin 分類 油源 地區(qū) 典型剖面 油氣苗類型 典型地球化學特征 A P 東段 大龍口 瀝青 碳同位素小于-30‰;Pr/Ph=0.8~1.2;β-胡蘿卜烷: 低;C27-C28-C29規(guī)則甾烷呈“上升型” B J (+P/E) 中/西段 齊古 液體油苗 碳同位素大于-29‰;Pr/Ph=1.5~3.0;β-胡蘿卜烷/伽馬蠟烷: 極低;C27-C28-C29規(guī)則甾烷呈“上升型” C K 中段 霍爾果斯 油砂 碳同位素小于-29‰;Pr/Ph<0.8;β-胡蘿卜烷/伽馬蠟烷: 高;C27-C28-C29規(guī)則甾烷呈“V”型 D E (+J) 西段 獨山子 泥火山 碳同位素大于-28.5‰;Pr/Ph=0.8~1.5;β-胡蘿卜烷/伽馬蠟烷: 低;C27-C28-C29規(guī)則甾烷呈“V”型2.3.2 B類油苗

譜圖,油苗,生物標志化合物,液體


這類油苗主要分布于南緣中段的齊古液態(tài)油苗剖面和西段的阿爾欽溝泥火山、將軍溝油砂、小煤窯溝油砂和托斯臺東油砂剖面(圖5)。該類油苗飽和烴含量高(>60%),Pr/Ph大于2.0,指示鹽度的β-胡蘿卜烷和伽馬蠟烷極低,表明其形成于弱還原—弱氧化的淡水環(huán)境。同時規(guī)則甾烷中以C29豐度最高,以陸源有機質輸入為主。前人研究表明,侏羅系來源烴類碳同位素通常為-28‰~-26‰,Pr/Ph比值通常大于2.5,伽馬蠟烷含量很低,甾烷以C29規(guī)則甾烷為主[19,22]。結合研究區(qū)烴源巖有機相地球化學特征,可發(fā)現(xiàn)其主要來源于侏羅系烴源巖[19,22]。綜合以上,可發(fā)現(xiàn)其烴類受到了強烈的生物降解作用,油苗的降解程度高于油砂;且Ts/Tm比值整體較高,為成熟油(圖5)。然而,這類油苗可能并不是單一的侏羅系來源。比如,齊古液體油苗碳同位素輕于-29‰,表現(xiàn)出Ⅱ2型干酪根特征,部分樣品的伽馬蠟烷/C30藿烷介于0.1~0.2,同時規(guī)則甾烷呈“上升型”分布?紤]到齊古剖面二疊系烴源巖發(fā)育,其可能受到二疊系烴源巖的影響。南緣西段還有部分剖面的同位素組成偏重(>-28‰),與侏羅系烴源巖特征一致,但伽馬蠟烷表現(xiàn)出微咸水特征,因此推測其可能還受到古近系油源的影響[19,22]。2.3.3 C類油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準噶爾盆地腹部地區(qū)原油金剛烷化合物特征及應用[J]. 李二庭,陳俊,迪麗達爾·肉孜,高秀偉,米巨磊,馬萬云.  石油實驗地質. 2019(04)
[2]準噶爾盆地西北緣超剝帶輕質油的發(fā)現(xiàn)及意義[J]. 張景坤,周基賢,王海靜,米巨磊,寇晨輝,王巖,周妮,曹劍.  地質通報. 2017(04)
[3]準噶爾盆地烴源巖與原油地球化學特征[J]. 陳建平,王緒龍,鄧春萍,梁狄剛,張越遷,趙喆,倪云燕,支東明,楊海波,王嶼濤.  地質學報. 2016(01)
[4]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生成與分布規(guī)律——原油地球化學特征與分類[J]. 陳建平,王緒龍,鄧春萍,趙喆,倪云燕,孫永革,楊海波,王匯彤,梁狄剛.  石油學報. 2015(11)
[5]新疆獨山子泥火山沉積物及孔隙水的地球化學特征與流體來源[J]. 黃華谷,李牛,王欽賢,陳多福.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5(02)
[6]準噶爾盆地南緣泥火山天然氣的地球化學特征[J]. 戴金星,吳小奇,倪云燕,汪澤成,趙長毅,王兆云,劉桂俠.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2(02)
[7]準噶爾盆地南緣構造控藏作用及大型油氣藏勘探方向淺析[J]. 郭召杰,吳朝東,張志誠,陳偉.  高校地質學報. 2011(02)
[8]準噶爾盆地南緣構造變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陳書平,漆家福,于福生,楊橋.  地質學報. 2007(02)
[9]斷層相關褶皺理論在準噶爾盆地南緣山前帶構造研究的應用[J]. 邵雨,陳偉,張伯友.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05(01)
[10]原油物性分析對油氣勘探的指導意義[J]. 劉志泉.  新疆石油地質. 1990(03)



本文編號:360577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60577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df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