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主要控制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05:01
隨著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和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對石油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管道運輸作為一種既經濟又安全的運輸方式,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成品油運輸主流方式。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控制技術主要分為壓力控制和流量控制兩種方式,控制方式的選擇關系著整個管道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和操作管理。本文通過實際管道實例,以蘭鄭長管道為例,利用SPS軟件建立水力計算模型,模擬蘭鄭長管道水力控制,對復雜成品油管道的水力系統(tǒng)壓力控制與流量控制兩種控制技術進行研究,得出實現(xiàn)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控制推薦方案。仿真分析結果表明,在選擇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的控制方式時要注意不同控制模式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關系。復雜成品油管道由于管道投產初期的輸量和設計輸量有較大差異,需要在設計時周全考慮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的各種控制模式,以保障管道運行平穩(wěn)安全,提高運行效率。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國內外成品油管道工藝控制技術現(xiàn)狀對比
1.3 論文構思及主要工作任務
1.4 研究意義
第二章 國內外成品油管道控制技術對比研究
2.1 國外主要成品油管道
2.1.1 美國科洛尼爾管道
2.1.2 加拿大貫山管道
2.1.3 加拿大省際管道
2.2 國內主要成品油管道
2.2.1 蘭成渝成品油管道
2.2.2 大西南成品油管道
2.2.3 西部成品油管道
2.2.4 魯皖成品油管道
2.2.5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
2.2.6 大港—濟南—棗莊成品油管道
2.3 國內外成品油管道控制技術對比結論
第三章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模型建立
3.1 管道工程概況
3.2 管道配置參數(shù)
3.2.1 站場設置
3.2.2 泵機組配置
3.2.3 儲罐設置
3.2.4 控制參數(shù)設定
3.3 管道工藝計算基本參數(shù)
3.3.1 油品物性
3.3.2 設計壓力
3.3.3 管道粗糙度
3.3.4 管道計算天數(shù)
3.3.5 最小操作壓力
3.3.6 計算輸送溫度
3.4 系統(tǒng)仿真模擬軟件
3.5 仿真建模原理及公式
3.5.1 數(shù)學模型
3.5.2 求解方法
3.5.3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3.6 管道水力系統(tǒng)建模
3.6.1 管道仿真模型文件系統(tǒng)
3.6.2 水力系統(tǒng)仿真計算設置參數(shù)
3.7 水力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計算結果
第四章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主要控制技術研究
4.1 管道水力系統(tǒng)控制模式分析
4.2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控制技術對比
4.3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不同控制技術對水力系統(tǒng)影響模擬計算
4.3.1 地勢起伏較大、管道線路高程存在大落差的管道水力系統(tǒng)
4.3.2 地勢起伏較小、管道線路全程高程較平緩的管道水力系統(tǒng)
4.4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不同控制技術計算結果分析
4.5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優(yōu)化控制推薦方案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專利、獲獎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成品油管道現(xiàn)狀與展望[J]. 王保群,林燕紅,代運鋒. 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10(05)
[2]成品油管道水力分析工況[J]. 郭雁冰,趙?,劉合毅. 管道技術與設備. 2010(04)
[3]中國油氣管道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 蒲明. 國際石油經濟. 2009(03)
[4]中國成品油管道現(xiàn)狀及發(fā)展研究[J]. 朱江,陳泓冰.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5]中國石油油氣管道技術發(fā)展展望[J]. 馮耀榮,陳浩,張勁軍,張可剛. 油氣儲運. 2008(03)
[6]成品油順序輸送管道混油量計算方法[J]. 陳世一,崔艷星,崔艷雨. 油氣儲運. 2007(08)
[7]發(fā)展我國成品油管道的戰(zhàn)略思考[J]. 李旭東,楊曉峰,何東海,梁新軍. 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07(02)
[8]長距離輸油管道水力瞬變特性分析[J]. 張青松,趙會軍,王樹立. 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06(06)
[9]世界油氣管道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宋艾玲,梁光川,王文耀. 油氣儲運. 2006(10)
[10]成品油順序輸送混油濃度的計算[J]. 周宇,邱姝娟,吳明,高思想,王超,李崢. 油氣儲運. 2006(09)
本文編號:3448296
【文章來源】:西安石油大學陜西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國內外成品油管道工藝控制技術現(xiàn)狀對比
1.3 論文構思及主要工作任務
1.4 研究意義
第二章 國內外成品油管道控制技術對比研究
2.1 國外主要成品油管道
2.1.1 美國科洛尼爾管道
2.1.2 加拿大貫山管道
2.1.3 加拿大省際管道
2.2 國內主要成品油管道
2.2.1 蘭成渝成品油管道
2.2.2 大西南成品油管道
2.2.3 西部成品油管道
2.2.4 魯皖成品油管道
2.2.5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
2.2.6 大港—濟南—棗莊成品油管道
2.3 國內外成品油管道控制技術對比結論
第三章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模型建立
3.1 管道工程概況
3.2 管道配置參數(shù)
3.2.1 站場設置
3.2.2 泵機組配置
3.2.3 儲罐設置
3.2.4 控制參數(shù)設定
3.3 管道工藝計算基本參數(shù)
3.3.1 油品物性
3.3.2 設計壓力
3.3.3 管道粗糙度
3.3.4 管道計算天數(shù)
3.3.5 最小操作壓力
3.3.6 計算輸送溫度
3.4 系統(tǒng)仿真模擬軟件
3.5 仿真建模原理及公式
3.5.1 數(shù)學模型
3.5.2 求解方法
3.5.3 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3.6 管道水力系統(tǒng)建模
3.6.1 管道仿真模型文件系統(tǒng)
3.6.2 水力系統(tǒng)仿真計算設置參數(shù)
3.7 水力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計算結果
第四章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主要控制技術研究
4.1 管道水力系統(tǒng)控制模式分析
4.2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控制技術對比
4.3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不同控制技術對水力系統(tǒng)影響模擬計算
4.3.1 地勢起伏較大、管道線路高程存在大落差的管道水力系統(tǒng)
4.3.2 地勢起伏較小、管道線路全程高程較平緩的管道水力系統(tǒng)
4.4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不同控制技術計算結果分析
4.5 復雜成品油管道水力系統(tǒng)優(yōu)化控制推薦方案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專利、獲獎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成品油管道現(xiàn)狀與展望[J]. 王保群,林燕紅,代運鋒. 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10(05)
[2]成品油管道水力分析工況[J]. 郭雁冰,趙?,劉合毅. 管道技術與設備. 2010(04)
[3]中國油氣管道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 蒲明. 國際石油經濟. 2009(03)
[4]中國成品油管道現(xiàn)狀及發(fā)展研究[J]. 朱江,陳泓冰.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5]中國石油油氣管道技術發(fā)展展望[J]. 馮耀榮,陳浩,張勁軍,張可剛. 油氣儲運. 2008(03)
[6]成品油順序輸送管道混油量計算方法[J]. 陳世一,崔艷星,崔艷雨. 油氣儲運. 2007(08)
[7]發(fā)展我國成品油管道的戰(zhàn)略思考[J]. 李旭東,楊曉峰,何東海,梁新軍. 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07(02)
[8]長距離輸油管道水力瞬變特性分析[J]. 張青松,趙會軍,王樹立. 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06(06)
[9]世界油氣管道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 宋艾玲,梁光川,王文耀. 油氣儲運. 2006(10)
[10]成品油順序輸送混油濃度的計算[J]. 周宇,邱姝娟,吳明,高思想,王超,李崢. 油氣儲運. 2006(09)
本文編號:34482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44829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