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東營凹陷史112區(qū)塊沙三中亞段深水重力流體系精細刻畫及在開發(fā)中的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15:07
  深水重力流作為一種重要的、特殊類型的沉積體系,自發(fā)現(xiàn)以來就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并在油氣勘探中日益受到重視。東營凹陷古近系沙三中段發(fā)育深水重力流體系,綜合地震、巖心、測錄井等資料,對郝家油田史112區(qū)塊深水重力流體系的沉積類型、特征及在不同層序中的發(fā)育演化進行了精細刻畫,總結了該區(qū)重力流沉積模式,為開發(fā)區(qū)儲層預測提供重要參考。研究表明,本區(qū)深水重力流體系發(fā)育于三級層序的高位域,從下至上可劃分出4個四級層序(SQQ1-4),主要發(fā)育滑塌沉積、碎屑流沉積和濁流沉積3種成因類型,可識別出12種巖相組合。四級層序SQQ33時期重力流規(guī)模較小,SQQ33時期隨著東營三角洲向湖盆中心推進,重力流規(guī)模擴大;练e主要發(fā)育在三角洲前緣或前三角洲斜坡根部,在滑塌沉積前方形成碎屑流沉積,碎屑流向前搬運的過程中,逐漸轉化成濁流沉積。三角洲前緣及前三角洲的濁流和碎屑流是開發(fā)井區(qū)進一步尋找儲層的有利部位。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地質. 2020,34(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2 頁

【部分圖文】:

東營凹陷史112區(qū)塊沙三中亞段深水重力流體系精細刻畫及在開發(fā)中的意義


研究區(qū)區(qū)域地質概況與井位圖

柱狀圖,概況,柱狀圖,井位圖


研究區(qū)區(qū)域地層概況及S112井綜合柱狀圖

中亞,砂巖,古近系,三角


通過89個砂巖樣品的薄片觀察分析表明,郝家油田史112地區(qū)沙三中亞段砂體結構成熟度低,粒度以細粒為主,分選較好-較差,碎屑顆粒以次棱角狀為主,顆粒之間以點接觸或線接觸為主,孔隙式膠結。砂巖類型主要為巖屑長石砂巖(圖3)。碎屑顆粒中石英的含量主要為35%~48%,平均約42.7%,主要為單晶,見石英加大邊,少量燧石;長石含量主要為30%~40%,平均約35%,這與成巖作用及后期的蝕變有關;巖屑含量較高,為15%~28%,平均約22.3%,以變質巖巖屑為主,其次為巖漿巖巖屑,少量沉積巖巖屑,巖屑成分為噴出巖、石英、結晶和泥質巖屑,泥質鱗片-星點結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渤海灣盆地南堡凹陷西部東營組三段—沙河街組一段砂質碎屑流沉積特征及油氣勘探意義[J]. 夏景生,劉曉涵,王政軍,文雯,唐小云.  石油學報. 2017(04)
[2]東營凹陷沙三中亞段三角洲前緣滑塌型重力流巖相類型及其分布特征[J]. 操應長,張青青,王艷忠,楊田,王心懌,薛秀杰.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17(01)
[3]深水重力流類型、沉積特征及成因機制——以濟陽坳陷沙河街組三段中亞段為例[J]. 楊田,操應長,王艷忠,張少敏.  石油學報. 2015(09)
[4]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長組重力流沉積特征及相模式[J]. 劉芬,朱筱敏,李洋,徐黎明,牛小兵,朱世發(fā),梁曉偉,薛夢戈,賀敬聰.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15(05)
[5]湖相深水塊狀砂巖特征、成因及發(fā)育模式——以南堡凹陷東營組為例[J]. 鮮本忠,萬錦峰,董艷蕾,馬乾,張建國.  巖石學報. 2013(09)
[6]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延長組重力流沉積特征及其模式[J]. 廖紀佳,朱筱敏,鄧秀芹,孫勃,惠瀟.  地學前緣. 2013(02)
[7]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區(qū)新生界珠海組和珠江組重力流沉積特征[J]. 喬博,張昌民,李少華,杜家元,朱銳.  古地理學報. 2013(01)
[8]黃驊坳陷港中地區(qū)古近系沙三段湖底扇沉積相特征[J]. 楊有星,金振奎.  現(xiàn)代地質. 2012(02)
[9]流體性質轉換機制在重力流沉積體系分析中應用初探[J]. 李存磊,任偉偉,唐明明.  地質論評. 2012(02)
[10]斷陷湖盆洼陷帶重力流沉積特征與模式:以南堡凹陷東部東營組為例[J]. 鮮本忠,萬錦峰,姜在興,張建國,李振鵬,佘源琦.  地學前緣. 2012(01)

博士論文
[1]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帶對沉積和巖性地層圈閉的控制作用[D]. 王穎.石油大學(北京) 2005

碩士論文
[1]東營凹陷郝家油田沙三中儲層特征研究[D]. 於奇.東北石油大學 2014
[2]東營凹陷中央帶西段沙三中亞段濁積巖沉積特征及儲層建模研究[D]. 王化愛.中國海洋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751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751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839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