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凹陷深層砂體-不整合輸導能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02:22
渤中凹陷經歷了多旋回構造運動,在陸內斷陷階段,形成了多期不整合面,發(fā)育多種陸源碎屑沉積充填,造成渤中地區(qū)深層輸導體系分布與結構的復雜多變。砂體和不整合是溝通深層烴源巖與圈閉的通道,分析明化鎮(zhèn)組沉積期末有效砂巖輸導體和不整合輸導體的展布和輸導性能,有利于為渤中地區(qū)深層油氣勘探提供理論支撐。砂巖輸導體研究中,以沉積相為基礎,研究砂體的宏觀展布形態(tài),結合鑄體薄片、掃描電鏡和壓汞分析,分析微觀孔喉特征。立足于成巖作用,恢復關鍵時期的孔滲,進而用儲存系數(shù)和流動系數(shù)結合錄井油氣顯示評價有效砂體的輸導性能。不整合輸導體的研究,立足于地震資料,識別不整合的宏觀構造樣式,結合測井資料,分析不整合的縱向結構,進一步利用鑄體薄片、熒光薄片與成像測井資料,對不整合面上下巖性的物性、孔隙和裂縫特征進行研究,分析不整合的輸導類型和特征。結合不整合面的起伏形態(tài)和錄井油氣顯示,確定不整合輸導的有利區(qū)域。最終在輸導體系展布和流體勢的基礎上,精選典型區(qū)塊,進行油氣地化示蹤,并結合斷裂的展布特征,分析各輸導體的時空配置和流體勢配置關系,指明油氣運移方向,建立油氣成藏模式。研究認為,渤中地區(qū)深層砂巖輸導體展布受沉積相控制,沙...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渤中凹陷深層砂體-不整合輸導能力研究技術路線圖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中凹陷系中生代以來疊置在華北古生界克拉通基底上的形成的多旋回裂薛永安等,2016),是渤海灣盆地新生代以來的沉積中心,區(qū)域內油氣資源渤中地區(qū)構造演化特征、地層沉積特征和油氣地質條件的分析,為后續(xù)研究區(qū)位置中凹陷是渤海灣盆地中唯一全部位于渤海海域之上的一級構造單元(張成研究區(qū)面積約 8660km2,北起石臼坨凸起,南至沙壘田凸起,東到渤東低凸沙壘田凸起,埕北低凸起位于西南方(圖 2-1)。渤中凹陷整體上包含了五中主凹陷,現(xiàn)今新生代以來地層埋深可達 12000m,包含多個生烴中心,多個深層油氣田,油氣資源十分豐富。
9圖 2-2 渤中凹陷 A-Aˊ構造演化剖面(現(xiàn)今剖面據(jù)孫永河,2008)2.3 地層沉積特征渤中地區(qū)地層沉積齊全(圖 2-3),自下而上發(fā)育了太古界—元古界、下古生界、上
本文編號:3298390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渤中凹陷深層砂體-不整合輸導能力研究技術路線圖
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中凹陷系中生代以來疊置在華北古生界克拉通基底上的形成的多旋回裂薛永安等,2016),是渤海灣盆地新生代以來的沉積中心,區(qū)域內油氣資源渤中地區(qū)構造演化特征、地層沉積特征和油氣地質條件的分析,為后續(xù)研究區(qū)位置中凹陷是渤海灣盆地中唯一全部位于渤海海域之上的一級構造單元(張成研究區(qū)面積約 8660km2,北起石臼坨凸起,南至沙壘田凸起,東到渤東低凸沙壘田凸起,埕北低凸起位于西南方(圖 2-1)。渤中凹陷整體上包含了五中主凹陷,現(xiàn)今新生代以來地層埋深可達 12000m,包含多個生烴中心,多個深層油氣田,油氣資源十分豐富。
9圖 2-2 渤中凹陷 A-Aˊ構造演化剖面(現(xiàn)今剖面據(jù)孫永河,2008)2.3 地層沉積特征渤中地區(qū)地層沉積齊全(圖 2-3),自下而上發(fā)育了太古界—元古界、下古生界、上
本文編號:32983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9839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