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率傳輸比的抽油機井地面效率計算新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7-08 04:57
針對抽油機井生產優(yōu)化時電機輸入功率較難精準計算,造成電機匹配不合理、生產成本增加、載荷利用率低以及地面效率低等問題,基于抽油機井地面設備運動過程中能量傳遞特征分析,以抽油機地面功率損失模型及懸點規(guī)律為基礎,引入功率傳輸比,并基于實時監(jiān)測數(shù)據的最小二乘法推算,建立了基于歷史數(shù)據挖掘的地面效率理論計算新模型。經現(xiàn)場11 160井次數(shù)據的回歸分析與2 790井次數(shù)據的精度檢驗,理論計算新模型的平均相對誤差為5. 37%,比傳統(tǒng)經驗模型平均相對誤差減少了6. 34百分點;并以G管理單元23口油井進行應用分析,新模型輸入功率的平均相對誤差為9. 51%,與傳統(tǒng)經驗模型和分節(jié)點計算模型相比,其精準度分別提高了1. 62百分點和3. 18百分點。研究成果可為油井生產優(yōu)化時精確計算電機輸入功率以及合理選擇電機型號提供指導。
【文章來源】:石油機械. 2020,48(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地面能耗損失構成
收集G管理單元23口游梁式抽油機井的地面測試數(shù)據(近兩年共13 950井次),地面效率分布范圍如圖2所示。以11 160組數(shù)據為模型回歸組,2 790組數(shù)據為模型檢驗組。地面效率模型誤差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地面效率新模型相對誤差分布如圖3所示。
以11 160組數(shù)據為模型回歸組,2 790組數(shù)據為模型檢驗組。地面效率模型誤差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地面效率新模型相對誤差分布如圖3所示。由表1和圖3可知,以2 790組數(shù)據作為檢測數(shù)據,新模型平均相對誤差為5.37%,比傳統(tǒng)模型平均相對誤差減少了6.34百分點,具有較高的精度。不同區(qū)塊油井的地面效率計算模型應重新采用最小二乘法回歸確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低滲透油田抽油機平衡與能耗關系研究[J]. 于海山,馬立,楊文敏. 石油石化節(jié)能. 2018(06)
[2]游梁式抽油機電機功率動態(tài)調整技術[J]. 王紫旭.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8(03)
[3]抽油機地面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 李慶國. 石油石化節(jié)能. 2016(08)
[4]塔河油田非常規(guī)油藏提高采收率降低抽油機地面能耗實踐[J]. 王雷. 鉆采工藝. 2016(01)
[5]基于正交試驗的抽油機工作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 陳祥臻,徐小力,朱春梅,蔣章雷,劉嬌,卞家磊. 石油機械. 2014(12)
[6]不同工況下抽油機能耗規(guī)律研究[J]. 阮晶琦,梁宏寶,鄭應偉. 石油礦場機械. 2014(07)
[7]大慶油田抽油機合理負載率確定及選型設計方法[J]. 吳虞.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3 (05)
[8]有桿泵抽油機井節(jié)點能耗及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仿真模型及應用[J]. 秦忠誠. 中外能源. 2012(08)
[9]抽油機井地面設備組合優(yōu)化與節(jié)能技術[J]. 龔大利,王金東,任永良.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0(25)
[10]抽油機井地面損失功率計算方法的研究與認識[J]. 鄭海金.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0(04)
本文編號:3270905
【文章來源】:石油機械. 2020,48(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地面能耗損失構成
收集G管理單元23口游梁式抽油機井的地面測試數(shù)據(近兩年共13 950井次),地面效率分布范圍如圖2所示。以11 160組數(shù)據為模型回歸組,2 790組數(shù)據為模型檢驗組。地面效率模型誤差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地面效率新模型相對誤差分布如圖3所示。
以11 160組數(shù)據為模型回歸組,2 790組數(shù)據為模型檢驗組。地面效率模型誤差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地面效率新模型相對誤差分布如圖3所示。由表1和圖3可知,以2 790組數(shù)據作為檢測數(shù)據,新模型平均相對誤差為5.37%,比傳統(tǒng)模型平均相對誤差減少了6.34百分點,具有較高的精度。不同區(qū)塊油井的地面效率計算模型應重新采用最小二乘法回歸確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低滲透油田抽油機平衡與能耗關系研究[J]. 于海山,馬立,楊文敏. 石油石化節(jié)能. 2018(06)
[2]游梁式抽油機電機功率動態(tài)調整技術[J]. 王紫旭.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8(03)
[3]抽油機地面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 李慶國. 石油石化節(jié)能. 2016(08)
[4]塔河油田非常規(guī)油藏提高采收率降低抽油機地面能耗實踐[J]. 王雷. 鉆采工藝. 2016(01)
[5]基于正交試驗的抽油機工作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 陳祥臻,徐小力,朱春梅,蔣章雷,劉嬌,卞家磊. 石油機械. 2014(12)
[6]不同工況下抽油機能耗規(guī)律研究[J]. 阮晶琦,梁宏寶,鄭應偉. 石油礦場機械. 2014(07)
[7]大慶油田抽油機合理負載率確定及選型設計方法[J]. 吳虞.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3 (05)
[8]有桿泵抽油機井節(jié)點能耗及系統(tǒng)效率優(yōu)化仿真模型及應用[J]. 秦忠誠. 中外能源. 2012(08)
[9]抽油機井地面設備組合優(yōu)化與節(jié)能技術[J]. 龔大利,王金東,任永良.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0(25)
[10]抽油機井地面損失功率計算方法的研究與認識[J]. 鄭海金. 石油天然氣學報. 2010(04)
本文編號:32709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27090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