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坳陷石炭-二疊系凝析油氣地球化學特征及來源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09 09:09
深層油氣勘探是未來油氣資源的重要接替領域。渤海灣盆地下伏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自油氣勘探取得新突破以來,一直是深層油氣領域研究的熱點。黃驊坳陷新部署的QG8井奧陶系碳酸鹽巖儲層和YG1井二疊系砂巖儲層獲高產(chǎn)凝析油氣流,其來源判別問題是深層油氣勘探的關鍵。針對QG8、YG1井凝析油氣開展的生物標志化合物、有機碳穩(wěn)定同位素和原油物性研究表明:兩口井的凝析油均為低黏度、低密度的典型輕質(zhì)原油,具有姥鮫烷優(yōu)勢(Pr/Ph>2.8),QG8井凝析油飽和烴δ13C為-29.1‰、芳烴δ13C為-26.8‰;天然氣δ13C1偏重,介于-39.7‰~-36.4‰之間,干燥系數(shù)大于0.8,重烴可達16.2%,為偏干濕氣。QG8與YG1井凝析油特征與黃驊坳陷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飽和烴δ13C為-29.26‰~-26.87‰,芳烴δ13C為-26.62‰~-24.15‰)及KG4井原油物性(0.757 1~0.840 2 g/cm3)相近,天然氣特...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20,5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黃驊坳陷構造單元與地層柱狀圖
QG8井、YG1井天然氣φ(CH4)高可達85.99%,φ(C2+)較高(16.12%),干燥系數(shù)大于0.8,與冀中坳陷北部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成因天然氣組分相似(φ(CH4)約80%,φ(C2+)大于10%)[15,30]。國內(nèi)外許多在成煤作用中期形成的煤成氣δ13C值處在-35‰~-43‰之間[25],如濟陽坳陷GBG1井來自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的天然氣(δ13 C1=-35.9‰、δ13 C2=-23.1‰、δ13 C3=-21.2‰),而來自古近系沙河街組烴源巖的天然氣δ13C1普遍較輕,一般小于-40‰(圖3,綠色樣品)。對比顯示YG1井(δ13C1=-35.54‰、δ13 C2=-21.03‰、δ13C3=-21.34‰)與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相近。QG8井天然氣樣品δ13 C1落在腐泥—腐殖型氣混合區(qū)范圍(IV),與濟陽坳陷孤北地區(qū)、冀中坳陷蘇橋—文安斜坡地區(qū)、東濮凹陷馬廠地區(qū)等源自石炭-二疊系烴源巖的天然氣分布范圍相近[15,31-32](圖3,藍色樣品),YG1井天然氣樣品明顯處于腐殖型氣區(qū)(I區(qū))[4],表明QG8井和YG1井天然氣具備煤成氣特征,顯著區(qū)別于冀中坳陷曹家務、岔河集地區(qū)沙河街組烴源巖生成的天然氣[33-35](圖3,綠色樣品)。因此,YG1井、QG8井天然氣均來自于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表3,圖3)。圖3 黃驊坳陷天然氣判別圖版
黃驊坳陷天然氣判別圖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烴源研究[J]. 劉忠亮,張成富,李清辰,劉軍,安海玲.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2]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一段湖相富有機質(zhì)烴源巖巖石學與孔隙結構特征:以羅63井和義21井取心段為例[J]. 李志明,張雋,鮑云杰,曹婷婷,徐二社,芮曉慶,陳紅宇,楊琦,張慶珍.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8(01)
[3]大港油田上古生界煤系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與二次成烴[J]. 周立宏,滑雙君,孫超囡,代昆,牟智全.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7(06)
[4]不同產(chǎn)地原油的碳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特征研究[J]. 劉瑀,陳文靜,王海霞,蔣大偉.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7(05)
[5]渤海灣盆地石炭系—二疊系煤系烴源巖二次生烴研究進展與關鍵問題[J]. 徐進軍,金強,程付啟,林臘梅. 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 2017(01)
[6]冀中坳陷霸縣凹陷古近系超深層油氣成因分析[J]. 王建,王權,師玉雷,馬學峰,鐘雪梅,李向陽,王飛宇.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5(01)
[7]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組原油成因類型及分布特征[J]. 宋國奇,劉華,蔣有錄,谷國翠,劉雅利,盧浩.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14(01)
[8]石炭系—二疊系煤成氣地球化學特征——以鄂爾多斯盆地和渤海灣盆地為例[J]. 黃士鵬,龔德瑜,于聰,吳偉,房忱琛,劉丹.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4(01)
[9]黃驊坳陷大港探區(qū)深層天然氣成因類型與分布規(guī)律[J]. 國建英,李劍,于學敏,王東良,付立新,郝愛勝,崔會英. 石油學報. 2013(S1)
[10]廊固凹陷中西部天然氣成因類型及富集規(guī)律[J]. 龐愛興,馬玉芝,竇連彬,付亮亮,王愛麗,齊秋紅,胡美玲.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16)
碩士論文
[1]板橋凹陷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原油成因研究[D]. 張剛慶.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27345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20,50(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黃驊坳陷構造單元與地層柱狀圖
QG8井、YG1井天然氣φ(CH4)高可達85.99%,φ(C2+)較高(16.12%),干燥系數(shù)大于0.8,與冀中坳陷北部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成因天然氣組分相似(φ(CH4)約80%,φ(C2+)大于10%)[15,30]。國內(nèi)外許多在成煤作用中期形成的煤成氣δ13C值處在-35‰~-43‰之間[25],如濟陽坳陷GBG1井來自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的天然氣(δ13 C1=-35.9‰、δ13 C2=-23.1‰、δ13 C3=-21.2‰),而來自古近系沙河街組烴源巖的天然氣δ13C1普遍較輕,一般小于-40‰(圖3,綠色樣品)。對比顯示YG1井(δ13C1=-35.54‰、δ13 C2=-21.03‰、δ13C3=-21.34‰)與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相近。QG8井天然氣樣品δ13 C1落在腐泥—腐殖型氣混合區(qū)范圍(IV),與濟陽坳陷孤北地區(qū)、冀中坳陷蘇橋—文安斜坡地區(qū)、東濮凹陷馬廠地區(qū)等源自石炭-二疊系烴源巖的天然氣分布范圍相近[15,31-32](圖3,藍色樣品),YG1井天然氣樣品明顯處于腐殖型氣區(qū)(I區(qū))[4],表明QG8井和YG1井天然氣具備煤成氣特征,顯著區(qū)別于冀中坳陷曹家務、岔河集地區(qū)沙河街組烴源巖生成的天然氣[33-35](圖3,綠色樣品)。因此,YG1井、QG8井天然氣均來自于石炭-二疊系煤系烴源巖(表3,圖3)。圖3 黃驊坳陷天然氣判別圖版
黃驊坳陷天然氣判別圖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烴源研究[J]. 劉忠亮,張成富,李清辰,劉軍,安海玲.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2)
[2]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一段湖相富有機質(zhì)烴源巖巖石學與孔隙結構特征:以羅63井和義21井取心段為例[J]. 李志明,張雋,鮑云杰,曹婷婷,徐二社,芮曉慶,陳紅宇,楊琦,張慶珍.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8(01)
[3]大港油田上古生界煤系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與二次成烴[J]. 周立宏,滑雙君,孫超囡,代昆,牟智全.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 2017(06)
[4]不同產(chǎn)地原油的碳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特征研究[J]. 劉瑀,陳文靜,王海霞,蔣大偉.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17(05)
[5]渤海灣盆地石炭系—二疊系煤系烴源巖二次生烴研究進展與關鍵問題[J]. 徐進軍,金強,程付啟,林臘梅. 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 2017(01)
[6]冀中坳陷霸縣凹陷古近系超深層油氣成因分析[J]. 王建,王權,師玉雷,馬學峰,鐘雪梅,李向陽,王飛宇.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5(01)
[7]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組原油成因類型及分布特征[J]. 宋國奇,劉華,蔣有錄,谷國翠,劉雅利,盧浩. 石油實驗地質(zhì). 2014(01)
[8]石炭系—二疊系煤成氣地球化學特征——以鄂爾多斯盆地和渤海灣盆地為例[J]. 黃士鵬,龔德瑜,于聰,吳偉,房忱琛,劉丹.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4(01)
[9]黃驊坳陷大港探區(qū)深層天然氣成因類型與分布規(guī)律[J]. 國建英,李劍,于學敏,王東良,付立新,郝愛勝,崔會英. 石油學報. 2013(S1)
[10]廊固凹陷中西部天然氣成因類型及富集規(guī)律[J]. 龐愛興,馬玉芝,竇連彬,付亮亮,王愛麗,齊秋紅,胡美玲.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16)
碩士論文
[1]板橋凹陷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原油成因研究[D]. 張剛慶.中國地質(zhì)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1273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12734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