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哈南路邊區(qū)塊石炭系儲層地震反演方法研究及其應用
【學位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618.13;P631.4
【部分圖文】:
將理論方法與工區(qū)資料結合,設計如下研究路線(圖1.1)。圖 1.1 研究路線Fig. 1.1 Research technology route根據研究的思路和技術路線,論文每個章節(jié)的研究內容如下:第一章:闡述碳酸鹽巖油氣預測的重要意義,通過文獻調研,分析疊后地震反演、時頻分析、裂縫檢測、疊前多參數(shù)反演近幾年國內和國際上的研究概況,最后介紹本文的重點研究內容,以及結合實際工區(qū)和理論方法設計路線。
在地震剖面上反映的沉積相總和稱為地震相,任何一種地震反射特征都對應著一種地震相。因此,在地震剖面上,我們可以將沉積體系劃分出相界面或層序界面,如圖 2.1 所示,在地質學上常常我們所說的地震相,為大尺度界面,有時可達到百米級,三級層序界面在反演過程中控制反演的低頻趨勢,為反演提供約束條件,減少地震反演的多解性。在開始反演之前,我們需要利用層位、井資料、結合該地區(qū)的沉積規(guī)律、地震剖面上發(fā)育的地震相等來建立一個宏觀低頻模型。此方法可用于在平面和空間上劃定不同序列層之間的匹配關系,從而實現(xiàn)了地震沉積相控制下的反演。當在進行反演時,反演算法的隨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模型建立時存在的誤差。由于地下介質的各向異性、非均質性、粘彈性,道與道在外推的過程中需要相時擬合法來建立一定的關系。具體的方法是從井出發(fā),通過利用相界面來控制反演的時窗范圍,這樣沿著我們開始建立的相位變化方向上一道道外推,如此進行地震道的約束反演,直到反演結束。
第2 章 疊后地震反演211( ) [ ( ) ( )]2mi iiG h z x z x hm (2.5)式中 Z ( x )是區(qū)域化變量在 x 的的增量, Z ( x h)是區(qū)域化變量在( x h)的增量, G ( h )為h的函數(shù)值,h代表兩點之間的間距。在實際中為了更加準確的求取區(qū)域化變量的其它值,需用借助相應的理論和實驗變差函數(shù)進行相互之間的隨機擬合處理。如圖 2.2 所示,利用橫向變差函數(shù)對平面上任一點的變化進行隨機模擬。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B.E.Shapiro;達偉;朱愛麗;;預測總深度以下異常壓力的垂直地震剖面數(shù)據的地震反演[J];國外油氣勘探;1988年03期
2 A.J.BERKHOUT;張劍秋;;多維地震反演[J];石油物探譯叢;1988年01期
3 ;《Geophysics》,1988年,No.3,論文文摘[J];石油物探譯叢;1988年06期
4 趙德斌;地震反演中的線性規(guī)劃算法——最小結構解法[J];石油物探;1989年01期
5 張雨晴;王志章;張文旗;;隨機地震反演在蘇里格氣田蘇x井區(qū)儲層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勘探;2010年05期
6 張江華;林承焰;惠俊剛;王秀臣;;影響約束地震反演品質的因素分析[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專家專論——地震反演(一)[J];油氣地球物理;2004年02期
8 沈財余,崔汝國;影響測井約束地震反演地質效果因素的分析[J];物探與化探;2003年02期
9 許永忠;董守華;黃亞平;胡明順;劉軍濤;;對分課堂和雨課堂模式下《地震反演理論與實踐》課程案例庫建設與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年11期
10 印興耀;李坤;宗兆云;張玉昕;;時頻聯(lián)合域貝葉斯地震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曙;廣義稀疏域地震反演方法研究及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2 陳懷震;基于巖石物理的裂縫型儲層疊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5年
3 彭真明;地震反演中的非線性優(yōu)化方法及應用研究[D];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
4 李娟娟;煤與瓦斯突出預測的巖性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5 李超;深部儲層疊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5年
6 宗兆云;基于模型驅動的疊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年
7 秦廣勝;基于疊前地震反演的儲層表征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8 林恬;地震反演與巖石物理反演一體化技術研究及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年
9 張利萍;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巖性地層圈閉發(fā)育規(guī)律及有利區(qū)預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10 張江華;大港張東地區(qū)地震地質綜合儲層預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寶衡;南哈南路邊區(qū)塊石炭系儲層地震反演方法研究及其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2 劉雨濤;基于地震反演與屬性優(yōu)選融合的錫盟勝利煤礦多組煤精細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9年
3 張振宇;多井約束地震反演在儲層描述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4 趙彥琦;大慶油田南一區(qū)西部薩葡油層地震反演預測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7年
5 張宇航;地震反演在儲層預測中的研究與應用[D];長安大學;2009年
6 陳彥奇;地震反演在北二西東塊儲層預測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7 肖西;地震反演在永樂油田葡362區(qū)塊儲層預測中的應用[D];長江大學;2012年
8 國萃;衛(wèi)星—升平地區(qū)登婁庫組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9 馬涌貴;地震反演在大慶長垣北二西區(qū)塊儲層預測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10 張文起;地震反演在儲層預測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本文編號:28483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4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