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北宣漢—達縣地區(qū)飛仙關組儲層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13
【圖文】:
圖1-1四川盆地油氣田平面分布及大型氣田主要產層(張水昌,2006)逡逑普光氣田是中國南方已發(fā)現氣田中儲量規(guī)模較大、埋藏最深、儲層最厚、豐度最高逡逑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之一(馬永生,2006),它的發(fā)現,帶動了川東北、元壩、通南逡逑巴至整盆地,“送”工
圖2-1研究區(qū)地理位置及構造簡圖逡逑2.邋1.2區(qū)域構造特征逡逑
圖2-2四川盆地大地構造位置略圖逡逑2.1.3工區(qū)勘探概況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雪飛;王興志;唐浩;姜楠;楊躍明;謝繼榮;羅文軍;;四川盆地中部磨溪地區(qū)龍王廟組沉積微相研究[J];沉積學報;2015年05期
2 黎虹瑋;唐浩;蘇成鵬;陳虹宇;劉宏;胡廣;李凌;譚秀成;;四川盆地東部涪陵地區(qū)上二疊統(tǒng)長興組頂部風化殼特征及地質意義[J];古地理學報;2015年04期
3 黃擎宇;劉偉;張艷秋;石書緣;王坤;;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巖儲層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15年05期
4 佘敏;壽建峰;沈安江;賀訓云;朱吟;王瑩;張?zhí)旄?;埋藏有機酸性流體對白云巖儲層溶蝕作用的模擬實驗[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5 楊云坤;劉波;秦善;羅平;張單明;周明輝;石開波;田永凈;;基于模擬實驗的原位觀察對碳酸鹽巖深部溶蝕的再認識[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2期
6 王小敏;樊太亮;;碳酸鹽巖儲層滲透率研究現狀與前瞻[J];地學前緣;2013年05期
7 唐永;梅廉夫;肖安成;陳友智;羅開平;;川東北宣漢—達縣地區(qū)晚中生代—新生代構造應力場轉化及其油氣意義[J];石油學報;2013年01期
8 張?zhí)旄?鮑征宇;崔振昂;馬明;;碳酸鹽巖埋藏溶蝕的熱力學分析及其地質意義[J];新疆石油地質;2012年02期
9 馬永生;蔡勛育;趙培榮;;深層、超深層碳酸鹽巖油氣儲層形成機理研究綜述[J];地學前緣;2011年04期
10 黃康俊;王煒;鮑征宇;謝淑云;萬能;梅廉夫;錢一雄;;埋藏有機酸性流體對四川盆地東北部飛仙關組儲層的溶蝕改造作用:溶解動力學實驗研究[J];地球化學;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洋;普光氣田三疊系飛仙關組深埋優(yōu)質白云巖儲層成因機理[D];西南石油大學;2015年
2 陳更生;大巴山前緣地區(qū)下三疊統(tǒng)飛仙關組儲層及控制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晨睿;川東北地區(qū)長興—飛仙關組沉積相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2 谷一凡;川東北鐵山~龍門地區(qū)飛仙關組白云巖成因及其與儲層的關系[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3 唐敬;普光氣田長興—飛仙關組沉積微相研究[D];長江大學;2017年
4 騰飛;城口—鄂西地區(qū)飛仙關組沉積體系研究[D];長江大學;2017年
5 周紹鵬;川東北元壩地區(qū)飛仙關組臺緣沉積結構及鮞粒灘時空響應[D];成都理工大學;2017年
6 王泳龍;龍崗氣田飛仙關組沉積及儲層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7 曹脊翔;川東北鐵山—雙家壩地區(qū)飛仙關組儲層特征及控制因素[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8 劉建強;川東北地區(qū)飛仙關組鮞灘分布規(guī)律[D];西南石油大學;2012年
9 羅威;四川盆地中新生代地層區(qū)劃及盆地演化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459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4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