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石油論文 >

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用Ni-Mo催化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9 06:09

  本文關鍵詞: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用Ni-Mo催化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取合成氣,也就是甲烷干重整(DRM)過程,一方面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另一方面,產生氫碳比(H2/CO)接近于1的合成氣,為Fischer-Tropsch合成、乙酸等合成提供原料;同時,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過程,為強吸熱反應,也是較好的化學儲能過程。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反應存在逆水汽變換(CO_2+H2=CO+H2O)、甲烷解離(CH4=C+2H2)和Boudouard反應(2CO=C+CO_2)等副反應,前者導致氫碳比(H2/CO)小于1,而后二者將導致催化劑積碳失活。本文針對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反應強吸熱和嚴重積碳失活問題,設計了Ni-Mo_2C雙金屬催化劑和Ni-Mo/ZrO_2-MgO復合氧化物催化劑,用于甲烷干重整反應,探討碳化-氧化循環(huán)、積碳-消碳機制。本文通過一步合成尿素燃燒法制備Ni-Mo_2C/Al_2O_3催化劑,加入尿素、淀粉、檸檬酸形成前驅物,經550°C焙燒形成含Ni Mo O4物相的Ni-Mo/Al_2O_3氧化物前驅體,并在甲烷干重整的反應原料氣CH4/CO_2中800°C原位合成Ni-Mo_2C/Al_2O_3催化劑并用于甲烷干重整反應。研究了不同空速和Mo含量對甲烷干重整過程的催化活性及積碳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Ni-Mo_2C/Al_2O_3催化劑形成,通過原位合成的Ni0-Mo_2C有較強的相互作用;在DRM過程中,甲烷通過Ni0轉化為中間碳物種C*,然后通過附近Mo_2C物種進一步轉化為CO,建立催化循環(huán)。同時,BET、XRD、XPS和SEM表征表明:Ni-Mo_2C/Al_2O_3催化劑比表面積增大,并抗氧化和燒結。活性測試結果表明:在800°C、12000 ml/(gcat·h)、15-h的DRM測試中,Ni-Mo_2C/Al_2O_3催化劑的CO_2轉化率和H2/CO摩爾比分別達到94.0%和0.99,CH4的轉化率穩(wěn)定在89.4%。本文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Ni-Mo/ZrO_2-MgO催化劑,用于DRM活性研究,并采用XRD、H2-TPR、CO_2-TPD、BET、SEM-EDX、CH4-TPD和TG/DTA等表征手段,探討助劑Mo和載體ZrO_2的添加對Ni基催化劑活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700°C、12000 ml/(gcat·h)、10-h的DRM活性測試中,Ni0.1Mo0.01/0.10ZrO_2-MgO催化劑H2的選擇性達到64.9%;二氧化碳的轉化率和H2/CO摩爾比維持穩(wěn)定在71.2%和0.93。甲烷的轉化率保持穩(wěn)定在60.0%。通過H2-TPR、CO_2-TPD、CH4-TPD等表征結果表明:添加助劑Mo的Ni0.1-Mo0.01/MgO催化劑,形成Ni-Mo較強相互作用和較強的堿性位,提高了甲烷化學吸附作用和解離;同時,該催化劑抗氧化、抗燒結和抗積碳性能增強。添加載體ZrO_2的Ni0.1Mo0.01/0.10ZrO_2-MgO催化劑,其比表面積增大,形成中強和高溫堿性位,Ni-Mo與載體間相互作用較強并抗積碳。
【關鍵詞】:甲烷干重整 原位合成 Ni-Mo_2C/Al_2O_3催化劑 Ni-Mo/ZrO_2-MgO催化劑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43.36;TE665.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22
  • 1.1 甲烷和二氧化碳利用的主要途徑10
  • 1.2 甲烷催化重整制合成氣的途徑10-12
  • 1.2.1 甲烷水汽重整制合成氣10-11
  • 1.2.2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氣11
  • 1.2.3 甲烷自熱重整制合成氣11-12
  • 1.2.4 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12
  • 1.3 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反應熱力學12-13
  • 1.4 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反應催化劑13-18
  • 1.4.1 活性組分13-14
  • 1.4.2 載體14-15
  • 1.4.3 助劑15
  • 1.4.4 結構限域作用15-17
  • 1.4.5 催化劑制備方法17-18
  • 1.5 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機理和動力學18-20
  • 1.6 論文選題意義和研究內容20-22
  • 第2章 實驗部分22-27
  • 2.1 實驗試劑與儀器設備22-23
  • 2.2 催化劑制備23-24
  • 2.3 催化劑評價24-25
  • 2.3.1 催化劑活性評價裝置24
  • 2.3.2 催化劑活性評價步驟與計算方法24-25
  • 2.4 催化劑表征25-27
  • 2.4.1 X射線衍射(XRD)25
  • 2.4.2 程序升溫還原(TPR)25
  • 2.4.3 程序升溫脫附(TPD)25
  • 2.4.4 比表面積分析(BET)25-26
  • 2.4.5 熱重分析(TG)26
  • 2.4.6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26
  • 2.4.7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26
  • 2.4.8 光電子能譜分析(XPS)26-27
  • 第3章 Ni-Mo_2C/Al_2O_3催化劑用于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27-40
  • 3.1 引言27-28
  • 3.2 Ni-Mo_2C/Al_2O_3催化劑制備28
  • 3.3 原位合成Ni-Mo_2C/Al_2O_3催化劑活性測試28-30
  • 3.3.1 反應空速的影響28-29
  • 3.3.2 Ni-Mo_2C/Al_2O_3催化劑活性測試29-30
  • 3.4 Ni-Mo_2C/Al_2O_3催化劑表征30-38
  • 3.4.1 Ni-Mo/Al_2O_3氧化物表征30-33
  • 3.4.2 Mo_2C形成過程表征33-37
  • 3.4.3 反應后Ni-Mo_2C/Al_2O_3催化劑表征37-38
  • 3.5 本章小結38-40
  • 第4章 Ni-Mo/ZrO_2-MgO催化劑用于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40-52
  • 4.1 引言40-41
  • 4.2 Ni-Mo/ZrO_2-MgO催化劑的制備41
  • 4.3 Ni-Mo/ZrO_2-MgO催化劑用于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活性測試41-43
  • 4.3.1 反應溫度的影響41-42
  • 4.3.2 Ni-Mo/ZrO_2-MgO催化劑活性測試結果42-43
  • 4.4 Ni-Mo/ZrO_2-MgO催化劑表征結果43-50
  • 4.4.1 Ni-Mo/ZrO_2-MgO氧化物表征43-46
  • 4.4.2 還原后Ni-Mo/ZrO_2-MgO催化劑表征46-48
  • 4.4.3 反應后Ni-Mo/ZrO_2-MgO催化劑表征48-50
  • 4.5 本章小結50-52
  • 結論52-53
  • 致謝53-54
  • 參考文獻54-61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錦春;合成氣化學技術新進展[J];天然氣化工;2000年02期

2 趙華;;用天然氣制合成氣[J];適用技術市場;2000年06期

3 邢春發(fā),馮俊,徐顯明,郭繼寧;天然氣轉化制備合成氣工藝進展[J];江西化工;2002年01期

4 曾新習;合成氣生產技術的改進[J];當代石油石化;2002年08期

5 魏樹權,周漢,李麗波,徐國林;天然氣二氧化碳空氣和水蒸汽制合成氣的熱力學研究[J];化學工程師;2003年02期

6 魏樹權,張光林,商永臣,徐國林;天然氣、二氧化碳、空氣和水蒸汽轉化制備合成氣的研究——原料氣配比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J];化學工程師;2003年04期

7 歐陽朝斌,宋學平,郭占成,段東平,于憲溥;天然氣-煤共氣化制備合成氣新工藝[J];化工進展;2004年07期

8 宋學平,郭占成;移動床煤與天然氣共氣化制備合成氣的工藝技術[J];化工學報;2005年02期

9 段明哲;張軍民;;低成本合成氣與合成氣轉化新技術[J];燃料與化工;2011年01期

10 徐恒泳;葛慶杰;李文釗;;合成氣中樞[J];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恒泳;葛慶杰;李文釗;;能源轉化中的催化作用——合成氣中樞及有關催化技術[A];第六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肖文德;袁渭康;;合成氣化學的產品及反應路線優(yōu)化[A];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周曉奇;;合成氣凈化催化劑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A];第四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孫道安;季生福;郎寶;;模擬生物沼氣制合成氣催化反應工藝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催化劑制備科學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振花;夏滿銀;王保偉;許根慧;;低溫等離子體用于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備合成氣反應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化學工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鐵軍;常杰;崔小勤;張琦;付嚴;;生物質催化氣化制取合成氣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7 譚靜;王乃繼;肖翠微;周建明;李婷;;合成氣甲烷化鎳基催化劑的研究進展[A];第七次煤炭科學技術大會文集(下冊)[C];2011年

8 朱德春;劉衛(wèi);陳初升;;甲烷制合成氣透氧膜反應器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朱德春;劉衛(wèi);陳初升;;甲烷制合成氣透氧膜反應器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稀土專輯[C];2004年

10 何方;黃振;李海濱;;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制合成氣[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軍;碳氫基合成氣制燃油將實現產業(yè)化[N];中國化工報;2008年

2 記者 栗清振;共同研發(fā)煤制合成氣轉化新方法[N];中國石油報;2008年

3 班健;殼牌參與研發(fā)合成氣轉化新方法[N];中國環(huán)境報;2009年

4 記者 李東周;合成氣深度凈化讓硫“微乎其微”[N];中國化工報;2014年

5 陳敬農 通訊員 楊曉萍;天然氣制備合成氣有了新工藝[N];科技日報;2003年

6 記者 秦京午;殼牌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簽合作協(xié)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7 特約記者 楊春雨;讓二氧化碳回收有利可圖[N];中國化工報;2010年

8 通訊員 謝文艷 劉秋雁;國內首套裂解焦油氣化生產合成氣裝置試車成功[N];大慶日報;2012年

9 廖建國;制合成氣裝置用抗金屬粉末化合金的開發(fā)[N];世界金屬導報;2014年

10 記者 許可新;IGCC:馴化最臟的能源[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揚;合成氣/空氣貧燃層流預混火焰的傳播和熄滅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2 王翰林;壓力對合成氣燃氣輪機燃燒室燃燒及排放特性的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郭文文;合成氣高效合成制取燃料乙醇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黃健;城市垃圾填埋氣催化重整制合成氣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5 姬濤;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氣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氣鎳基催化劑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1年

6 成功;生物質催化氣化定向制備合成氣過程與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瑙莫汗;合成氣制低碳醇碳化鉬催化劑的研究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D];內蒙古大學;2012年

8 郭建忠;鎳基催化劑上甲烷臨氧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氣及其反應機理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祝星;化學鏈蒸汽重整制氫與合成氣的基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10 郭培卿;雙旋流合成氣非預混燃燒特性的實驗研究與數值模擬[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敏超;稀釋劑對高溫高壓下合成氣層流預混火焰燃燒特性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程月;等離子體誘導沼氣重整制合成氣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薛文峰;旋轉弧等離子體轉化甘油、油脂制合成氣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顧一丹;合成氣制烯烴(SGTO)產物組成的分析表征[D];復旦大學;2014年

5 朱婷婷;基于物質/能量平衡優(yōu)化生產尿素的布朗工藝[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朱軒豫(Chu Hsuan Yu);生物質合成氣高低溫變換制氫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7 彭芬;CH_4-合成氣在連續(xù)式步階反應器上直接合成C_(2+)含氧化物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8 張奎爽;基于鎢基載氧體制取合成氣的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9 張海龍;合成氣微混合燃燒流動特性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10 馮飛;基于串行流化床生物質催化氣化及合成氣甲烷化方法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氣用Ni-Mo催化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38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38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26c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