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油層強堿三元復合驅后驅油效率評價
[Abstract]:Strong alkali ternary flooding technology can improv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sweep volume, greatly improve oil recovery, showing a broad prospect of stable production replacement in old oil fields. In this paper, the core wells and new drilling data after ASP flooding are used to deepen reservoir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Through the laboratory analysis of core displacement and micro-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detecti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 curve of new drilling, etc.,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parts of reservoir after strong alkali ASP flooding was evaluat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differenc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layer and plane heterogeneity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ASP flooding. The flooding effect of strong alkali ASP flooding increases by 14.7 percentage poin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e-ASP flooding, and the thickness of high water-flooded zone increases by 26.0%. The wettability of rock changes to hydrophilicity. The evaluation of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factors after ASP flooding is carried ou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apping potential adjust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extension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SP flooding technology and enhance oil recovery.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大慶油田第四采油廠;
【分類號】:TE357.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長久;李新峰;周淑華;;大慶油區(qū)三元復合驅礦場結垢狀況分析[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6年04期
2 趙長久;趙群;么世椿;;弱堿三元復合驅與強堿三元復合驅的對比[J];新疆石油地質;2006年06期
3 于濤;;三元復合驅結垢樣品分析研究[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2年08期
4 ;弱堿三元復合驅工業(yè)示范區(qū)強勢啟動[J];石油化工應用;2013年08期
5 吳郁竹;;三元復合驅后續(xù)聚階段鉆關動態(tài)變化特點[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年21期
6 程浩,鮮成鋼,郎兆新;三元復合驅化學反應平衡模型及其應用[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2期
7 李險峰,陳榕,張年梅,趙得祿;三元復合驅溶液周期性受限流動的數值模擬[J];油田化學;2000年04期
8 么世椿,洪冀春,徐明霞;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布井方式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1年01期
9 洪冀春,王鳳蘭,劉奕,張子涵;三元復合驅乳化及其對油井產能的影響[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1年02期
10 姜祥成,陳福明,董偉宏,何先華;三元復合驅開采指標測算方法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慶;曹振錕;姜鳳臣;詹敬;;三元復合驅硅酸鹽垢的產生與防治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2 高小鵬;付劍;吳麗文;王冬梅;;孤島油田西區(qū)三元復合驅礦場擴大試驗[A];三次采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劉峰;王方林;朱南文;賈金平;;大慶三元復合驅油田采出水水質分析[A];第三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5年
4 朱紅;趙豐;江龍;;三元復合驅驅油體系的規(guī)律性[A];中國顆粒學會2002年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李學軍;王金龍;吳浩;;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采出乳狀液電脫水特性研究[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6 張良杰;崔永春;王金龍;辛靜;孟令新;;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采出液電化學脫水技術研究[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7 沈玉江;趙力;孫楊;金艷方;王芳;蓋鑫磊;;鼠李糖脂發(fā)酵液與三元復合驅復配體系驅油機理的室內研究[A];2007(第六屆)中國日用化學工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李偉;;強堿弱酸鹽/磺酸鹽/聚合物三元復合驅在大慶主力油田的應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徐國民;劉鵬;李楠;田子朋;崔海清;;三元復合驅采出液在抽油桿帶扶正器且做軸向往復運動的油管中流動的壓降[A];第九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暨第二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付亞榮;付麗霞;李造吉;付茜;吳澤美;王曉軍;李明;;三元復合驅采出液脫水破乳劑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祥飛;大慶三元復合驅技術獲重大突破[N];中國石油報;2012年
2 通訊員 向愛靜;大慶弱堿三元復合驅技術獲重大突破[N];中國石油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劉波;三問三元復合驅[N];中國石油報;2013年
4 記者 王志田;弱堿三元復合驅工業(yè)示范區(qū)強勢啟動[N];中國石油報;2013年
5 記者 劉波 通訊員 劉一鳴;大慶強堿三元復合驅增油15萬噸[N];中國石油報;2013年
6 記者 趙鳳莉 通訊員 鄧發(fā)強;國產表活劑“腰斬”三元復合驅成本[N];中國化工報;2014年
7 記者 張郁民;大規(guī)模三元復合驅工業(yè)化試驗啟動[N];中國化工報;2006年
8 李丹;大慶采油六廠三元復合驅工程啟動[N];中國石油報;2007年
9 通訊員 李偉;大慶采油二廠推廣應用三元復合驅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8年
10 記者 張云普 通訊員 孟祥波;弱堿三元復合驅落戶大慶油田[N];中國石油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蔣聲東;強堿三元復合驅后儲層結構變化及結垢機理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徐國民;三元復合驅舉升系統(tǒng)流入流出動態(tài)特征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3 高清河;強堿三元復合驅成垢及化學控制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4 張瑞泉;弱堿體系三元復合驅采出液分離技術及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5 陳健斌;大慶油田三元復合驅結垢機理及防垢劑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6 徐建軍;基于Ethernet網絡控制的三元復合驅過程控制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6年
7 李道山;三元復合驅表面活性劑吸附及堿的作用機理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苗領;瀝青質對模擬三元復合驅采出水乳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2 王偉楠;二類油層三元復合驅后微觀剩余油變化規(guī)律[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3 王越;三元復合驅污水的光催化處理[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4 包百秋;北二西東塊三元復合驅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王雙;三元復合驅集輸系統(tǒng)沉積、懸浮物跟蹤分析[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6 付碧云;二類油層弱堿三元復合驅實驗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李連客;三元復合驅采出液破乳劑的評價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8 高慧娟;北一區(qū)斷東二三結合三元復合驅合理注采參數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9 曹豹;杏十二區(qū)弱堿三元復合驅注入參數及調整方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10 趙洪洲;L油田二類油層三元復合驅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4228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2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