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實驗的海上疏松砂巖油藏防砂參數(shù)優(yōu)選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eavy workload and high cost in sand control and completion design of offshore unconsolidated sandstone reservoirs, a sand control well in Nanpu 35-2 oilfield of Bohai Sea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optimize the sand control parameters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parametric design of sand control 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nd control parameters affecting productivity of the oilfield were optimize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der is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crude oil viscosity, sand retaining precision and gravel layer thickness, whil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der affecting sand production is sand retaining precision,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gravel layer thickness and crude oil viscosity; the optimal sand control mode is high-quality screen pipe + gravel filling, an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and control parameters is produc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3 MPa + barrier when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the optimum standard. Sand precision is 150 micron (10/30 mesh) + crude oil viscosity is 50 m Pa. S + gravel layer thickness is 52 m m, and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sand control parameters is 1 MPa + sand control precision is 120 micron (20/40 mesh) + crude oil viscosity is 50 m Pa. S + gravel layer thickness is 52 m m when the minimum sand production is the optimal standard. The sand control operation of 4 thermal recovery experimental wells in 2 oilfiel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and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中海油研究總院;
【基金】: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防砂篩管封堵及沖蝕磨損預測研究(編號:YJRC-2013-19)”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課題“海上熱采井完井及長效防砂技術研究(編號:CCL2013RCPS0186RSN)”部分研究成果
【分類號】:TE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明;李凡;劉光澤;王鵬;趙靜;;自主化一趟多層礫石充填防砂技術研究與應用[J];中國海上油氣;2016年03期
2 何保生;曹硯鋒;曾祥林;武廣璦;;海上稠油油田開發(fā)多枝導流適度出砂技術研究[J];中國海上油氣;2013年06期
3 王利華;樓一珊;鄧金根;馬曉勇;陳宇;;深水淺層氣田防砂方式優(yōu)選及防砂參數(shù)優(yōu)化[J];石油鉆探技術;2013年01期
4 鄧金根;李萍;周建良;何保生;陳勝宏;王利華;;中國海上疏松砂巖適度出砂井防砂方式優(yōu)選[J];石油學報;2012年04期
5 劉正偉;;海上疏松砂巖油藏出砂預測模型及應用[J];特種油氣藏;2012年03期
6 董長銀;賈碧霞;劉春苗;吳建平;王登慶;孫德旭;韓曉龍;;機械防砂篩管擋砂介質堵塞機制及堵塞規(guī)律試驗[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7 王利華;鄧金根;周建良;何保生;曾祥林;;適度出砂開采標準金屬網(wǎng)布優(yōu)質篩管防砂參數(shù)設計實驗研究[J];中國海上油氣;2011年02期
8 房茂軍;曾祥林;梁丹;孫福街;;稠油出砂規(guī)律及出砂模擬實驗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蔡自興;江中央;王勇;羅一丹;;一種新的基于正交實驗設計的約束優(yōu)化進化算法[J];計算機學報;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志鋒;陳一鑫;趙立強;周長林;;高速通道壓裂通道率影響因素實驗研究[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7年02期
2 孫東征;劉凱銘;孫金;閆偉;曹硯鋒;閆新江;汪偉;;基于正交實驗的海上疏松砂巖油藏防砂參數(shù)優(yōu)選方法[J];中國海上油氣;2017年02期
3 吳金妹;王亞輝;賈晨輝;;基于正交設計模型的多目標進化算法[J];農(nóng)業(yè)機械學報;2017年02期
4 喬書搏;;油井出砂治理技術研究與應用[J];化工管理;2017年04期
5 姜震;陳麗鐸;石楠奇;姬磊;;磁性NiFe_2O_4的制備與光催化性能及反應機理的研究[J];化學工程師;2017年01期
6 齊寧;劉帥;李柏楊;方明君;田壯壯;;可脫離式充填篩管用降解劑的研制及降解機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7 董長銀;高凱歌;王靜;智勤功;高聚同;張清華;;注聚驅防砂井擋砂介質物理化學復合堵塞機制試驗[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5期
8 暏大海;李元香;龔文引;何國良;;一種求解約束優(yōu)化問題的自適應差分進化算法[J];電子學報;2016年10期
9 董長銀;張清華;鄭華安;董云彬;何海峰;;稠油熱采防砂井動態(tài)產(chǎn)能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特種油氣藏;2016年06期
10 董長銀;張清華;高凱歌;李效波;董社霞;;擋砂介質變形及擋砂精度變化規(guī)律研究[J];石油機械;2016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懷志;管虹翔;何保生;武廣璦;于繼飛;;大排量螺桿泵技術在海上稠油油田的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3年05期
2 王利華;鄧金根;周建良;何保生;曾祥林;;適度出砂開采標準金屬網(wǎng)布優(yōu)質篩管防砂參數(shù)設計實驗研究[J];中國海上油氣;2011年02期
3 郭美華;廖前華;鞏永剛;胡陳;;大斜度長隔層套管射孔井礫石充填完井設計與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11年02期
4 譚章龍;司念亭;李貴川;龍江橋;王青春;;大斜度井壓裂充填防砂工藝研究與實踐——以南堡35-2油田Ax井為例[J];中國海上油氣;2011年01期
5 鄧金根;李萍;王利華;何保生;趙文龍;;渤海灣地區(qū)適度防砂技術防砂方式優(yōu)選[J];石油鉆采工藝;2011年01期
6 范白濤;;我國海油防砂技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石油科技論壇;2010年05期
7 徐昆;趙立強;宋愛麗;孫林;;渤海SZ36-1油田注聚井堵塞原因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8 劉東;李麗;周承詩;宋金波;李琢;王叢叢;;注聚區(qū)油井防砂層堵塞原因與解堵措施[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9 周守為;;海上油田高效開發(fā)技術探索與實踐[J];中國工程科學;2009年10期
10 鄒洪嵐;汪緒剛;鄧金根;;大型疏松砂巖油藏出砂產(chǎn)能模擬試驗及防砂方式優(yōu)選[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S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肖;杜志敏;周志軍;;疏松砂巖油藏流固耦合流動模擬研究[J];西南石油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毛房恩;陳斌;王言濤;王榮杰;;疏松砂巖油藏開采技術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3 李娜;;疏松砂巖油藏地層傷害機理研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2期
4 周自武,王海勇,翟洪冬,邵明記;雁木西疏松砂巖油藏壓裂充填試驗[J];鉆采工藝;2004年03期
5 王海勇;單慧玲;劉書梅;李翔;;雁木西疏松砂巖油藏壓裂充填試驗[J];吐哈油氣;2004年01期
6 智勤功;謝金川;吳瓊;高雪峰;陳剛;;疏松砂巖油藏壓裂防砂一體化技術[J];石油鉆采工藝;2007年02期
7 毛振強;谷建偉;董平志;;疏松砂巖油藏大孔道形成機理與預測[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1年01期
8 曾流芳,陳柏平,王學忠;疏松砂巖油藏大孔道定量描述初步研究[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2年04期
9 裴桂紅;劉建軍;曾流芳;梁冰;;疏松砂巖油藏大孔道流體-砂粒兩相運移的機理分析[J];巖土力學;2005年S2期
10 許國民;;疏松砂巖油藏二次開發(fā)方式研究與實踐[J];特種油氣藏;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孫峰;薛世峰;;疏松砂巖油藏套管損壞數(shù)值模擬分析[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月勝;田養(yǎng)林;毛源;;河口疏松砂巖油藏中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術[A];第四屆勝利油田北部油區(qū)疏松砂巖油藏開發(fā)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吳秀芳;疏松砂巖油藏壓裂防砂技術實現(xiàn)突破[N];中國石化報;2006年
2 任厚毅;壓裂防砂“特技”高效開發(fā)低效區(qū)塊[N];中國石化報;2009年
3 任厚毅;新型完井技術:疏松砂巖油藏克星[N];中國石化報;2012年
4 王金法 趙琦;“吹盡狂沙始到金”[N];中國石化報;2005年
5 記者 魏志強 通訊員 王東;大港采油六廠對癥“擠油”[N];中國石油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益忠;疏松砂巖油藏脫砂壓裂產(chǎn)能流固耦合數(shù)值模擬[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2 孫輝;流固—熱流固耦合理論研究及其在疏松砂巖油藏防砂中的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3 李光泉;疏松砂巖油藏流固耦合流動模擬與剩余油分布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4 胡書勇;疏松砂巖油藏大孔道形成及其調堵的隨機模擬[D];西南石油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朱杰;疏松砂巖油藏耐高溫樹脂固砂劑的研制[D];武漢工程大學;2015年
2 黃輝才;疏松砂巖油藏排砂采油工藝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3 吳建平;壓裂防砂一體化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4 王靜;機械式防砂管原油滲流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D];江蘇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773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17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