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砂SAGD開發(fā)后期轉火驅(qū)數(shù)值模擬
本文選題:油砂 + 火驅(qū); 參考:《斷塊油氣田》2017年06期
【摘要】:當蒸汽輔助重力泄油(SAGD)開發(fā)進入平臺期末時,日產(chǎn)油量降低,汽油比急劇升高,在蒸汽腔發(fā)育的楔形區(qū)域存在大量剩余油,造成熱量的損失,并降低了開發(fā)的經(jīng)濟性。文中提出了SAGD開發(fā)后期轉火驅(qū)的接替方式,基于加拿大某油砂區(qū)塊儲層、流體特征建立數(shù)值模擬機理模型,將蒸汽腔波及至油層頂部邊緣位置時作為轉火驅(qū)的開發(fā)時機,利用在SAGD井兩側添加的垂直注氣井排與原水平生產(chǎn)井分別作為火驅(qū)開發(fā)的注、采井,對轉驅(qū)開發(fā)進行油藏數(shù)值模擬研究。結果表明:轉驅(qū)開發(fā)分為4個階段,即氣驅(qū)次生水期、火驅(qū)見效期、火驅(qū)穩(wěn)產(chǎn)期以及產(chǎn)量遞減期;轉驅(qū)采出程度達到20.9%,平均空氣油比僅為788 m~3/m~3,最終采收率達到82.1%。該研究對于油砂高效開發(fā)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eam assisted gravity oil discharge (SAGD), the daily oil production decreases and the gasoline ratio increases sharply.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residual oil in the wedge region of steam chamber development, which results in the loss of heat and reduces the economy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replacement mode of turn-fire flooding in the late stage of SAGD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a reservoir in an oil sand block in Canada,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echanism model is established. When the steam cavity is swept to the top edge of the reservoir, it is used a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the turn-fire drive. The vertical gas injection well and the horizontal production well added on both sides of SAGD well are used as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wells for fire drive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he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nversion development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four stages in the conversion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gas drive secondary water generation stage, the fire drive effective stage, the fire drive stable production stage and the production decline stage, and the recovery degree of the conversion drive reaches 20.9, the average air-oil ratio is only 788 mm ~ (3) / m ~ (3), and the final oil recovery is up to 82.1%. The resear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high-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oil sand.
【作者單位】: 中海油研究總院;海洋石油高效開發(fā)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海上稠油熱采技術”(2016ZX05025-004);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油砂SAGD開發(fā)地質(zhì)油藏評價及方案優(yōu)化技術”(2016ZX05031-003-004)
【分類號】:TE357.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鄢旭;;SAGD開發(fā)影響因素研究[J];甘肅科技;2011年04期
2 蔣其斌;樊玉新;何周;;SAGD智能化油田建設研究[J];中國信息界;2012年08期
3 苗慧;;杜84塊興Ⅵ組SAGD吞吐預熱效果分析[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2期
4 劉斌;易維容;梁生朗;王國春;;SAGD項目經(jīng)濟評價模式探討[J];特種油氣藏;2013年01期
5 竇宏恩;稠油熱采應用SAGD技術的探討[J];石油科技論壇;2003年04期
6 王強;;油藏監(jiān)測技術在SAGD開發(fā)中的應用[J];特種油氣藏;2007年06期
7 張曉會;;淺析SAGD項目的安全管理與對策[J];安全;2009年11期
8 張小波;鄭學男;邰德軍;孟明輝;;SAGD添加非凝析氣技術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9 趙睿;劉剛;佘慶東;;提高SAGD的效能[J];國外油田工程;2010年05期
10 夏東;;綜合調(diào)整提高杜84塊興Ⅵ組SAGD試驗區(qū)開發(fā)效果[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唐明云;施安峰;賈江濤;吳斌;王曉宏;;考慮輕油組分的SAGD過程熱采稠油數(shù)值研究[A];滲流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第十一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依;謝加才;畢研斌;陳德珍;;SAGD稠油開采余熱綜合利用方案及其實施[A];中國化工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四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yè)節(jié)能節(jié)水減排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郭影 劉軍;遼河油田拓展SAGD開發(fā)空間[N];中國石油報;2006年
2 記者 張晗 通訊員 張曉剛;遼河油田SAGD引發(fā)蝴蝶效應[N];中國石油報;2013年
3 王英宇 鄧宏 首席記者 于森;油田SAGD大泵舉升研究取得重大進展[N];盤錦日報;2006年
4 王英宇 首席記者 于森;遼河SAGD物理聯(lián)動試驗填補世界空白[N];盤錦日報;2006年
5 張放 首席記者 于森;SAGD研發(fā)再克世界級難題[N];盤錦日報;2006年
6 記者 郭影 特約記者 張正卿;中國石油重大開發(fā)試驗SAGD技術獲突破[N];中國石油報;2006年
7 首席記者 孫運強 高淑華;遼河SAGD,,破解世界稠油特稠油開采難題[N];盤錦日報;2008年
8 宋鵬;新疆油田SAGD試驗區(qū)首對水平井井組順利完井[N];中國石油報;2008年
9 特約記者 鄭水平;遼河SAGD地面工程熱能技術研究啟動[N];中國石油報;2009年
10 記者 劉軍;國家油氣重大專項SAGD成果喜人[N];中國石油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孫新革;淺層超稠油雙水平井SAGD技術油藏工程優(yōu)化研究與應用[D];西南石油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浩;SAGD油井作業(yè)技術研究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2 尹曉君;SAGD循環(huán)預熱液分離及廢水處理技術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3 孫昊;杜84塊興Ⅱ-Ⅳ組深度開發(fā)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4 欒健;超稠油砂巖油藏SAGD參數(shù)優(yōu)選及SAGP方案設計[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5 侍吉清;SAGD井口在線檢測技術與剩余壽命評價方法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6 陳陸建;SAGD采出液產(chǎn)生污油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D];西南石油大學;2016年
7 邊曉強;雙水平井SAGD超稠油生產(chǎn)優(yōu)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8 彭立帆;新疆F油田超稠油SAGD產(chǎn)能預測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7年
9 王勇;煙道氣輔助SAGD提高稠油開發(fā)效果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10 張雪萍;SAGD技術開采稠油的余熱利用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581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5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