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換冷凝液溫度對粗合成氣汽氣比的影響及解決方案
本文選題:水煤漿氣化 切入點:汽氣比 出處:《山東化工》2016年24期
【摘要】:采用了一種簡易的ASPEN PLUS模型,研究了變換冷凝液溫度對水煤漿氣化粗合成氣產(chǎn)品汽氣比的影響,通過后續(xù)變換工序的熱負荷分析論述了提高變換冷凝液的方法。結果表明,提高變換冷凝液溫度可以起到提高粗合成氣汽氣比作用,并且可以利用一段變換后工藝氣的余熱作為升溫熱源。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imple ASPEN PLUS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ransformed condensate on the steam / gas ratio of the crude syngas product from the gasification of coal water slurry.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steam / gas ratio of the converted condensate is discus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eat load of the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proce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am / gas ratio of crude syngas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hift condensate and the residual heat of the process gas can be used as the heating source.
【作者單位】: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分類號】:TE66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錦春;合成氣化學技術新進展[J];天然氣化工;2000年02期
2 趙華;;用天然氣制合成氣[J];適用技術市場;2000年06期
3 邢春發(fā),馮俊,徐顯明,郭繼寧;天然氣轉化制備合成氣工藝進展[J];江西化工;2002年01期
4 曾新習;合成氣生產(chǎn)技術的改進[J];當代石油石化;2002年08期
5 魏樹權,周漢,李麗波,徐國林;天然氣二氧化碳空氣和水蒸汽制合成氣的熱力學研究[J];化學工程師;2003年02期
6 魏樹權,張光林,商永臣,徐國林;天然氣、二氧化碳、空氣和水蒸汽轉化制備合成氣的研究——原料氣配比對催化劑性能的影響[J];化學工程師;2003年04期
7 歐陽朝斌,宋學平,郭占成,段東平,于憲溥;天然氣-煤共氣化制備合成氣新工藝[J];化工進展;2004年07期
8 宋學平,郭占成;移動床煤與天然氣共氣化制備合成氣的工藝技術[J];化工學報;2005年02期
9 段明哲;張軍民;;低成本合成氣與合成氣轉化新技術[J];燃料與化工;2011年01期
10 徐恒泳;葛慶杰;李文釗;;合成氣中樞[J];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恒泳;葛慶杰;李文釗;;能源轉化中的催化作用——合成氣中樞及有關催化技術[A];第六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肖文德;袁渭康;;合成氣化學的產(chǎn)品及反應路線優(yōu)化[A];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周曉奇;;合成氣凈化催化劑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A];第四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孫道安;季生福;郎寶;;模擬生物沼氣制合成氣催化反應工藝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催化劑制備科學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振花;夏滿銀;王保偉;許根慧;;低溫等離子體用于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備合成氣反應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化學工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鐵軍;常杰;崔小勤;張琦;付嚴;;生物質催化氣化制取合成氣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7 譚靜;王乃繼;肖翠微;周建明;李婷;;合成氣甲烷化鎳基催化劑的研究進展[A];第七次煤炭科學技術大會文集(下冊)[C];2011年
8 朱德春;劉衛(wèi);陳初升;;甲烷制合成氣透氧膜反應器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朱德春;劉衛(wèi);陳初升;;甲烷制合成氣透氧膜反應器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稀土專輯[C];2004年
10 何方;黃振;李海濱;;生物質化學鏈氣化制合成氣[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軍;碳氫基合成氣制燃油將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N];中國化工報;2008年
2 記者 栗清振;共同研發(fā)煤制合成氣轉化新方法[N];中國石油報;2008年
3 班健;殼牌參與研發(fā)合成氣轉化新方法[N];中國環(huán)境報;2009年
4 記者 李東周;合成氣深度凈化讓硫“微乎其微”[N];中國化工報;2014年
5 陳敬農(nóng) 通訊員 楊曉萍;天然氣制備合成氣有了新工藝[N];科技日報;2003年
6 記者 秦京午;殼牌與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簽合作協(xié)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7 特約記者 楊春雨;讓二氧化碳回收有利可圖[N];中國化工報;2010年
8 通訊員 謝文艷 劉秋雁;國內(nèi)首套裂解焦油氣化生產(chǎn)合成氣裝置試車成功[N];大慶日報;2012年
9 廖建國;制合成氣裝置用抗金屬粉末化合金的開發(fā)[N];世界金屬導報;2014年
10 記者 許可新;IGCC:馴化最臟的能源[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揚;合成氣/空氣貧燃層流預混火焰的傳播和熄滅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2 王翰林;壓力對合成氣燃氣輪機燃燒室燃燒及排放特性的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郭文文;合成氣高效合成制取燃料乙醇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黃健;城市垃圾填埋氣催化重整制合成氣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5 姬濤;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氣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氣鎳基催化劑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1年
6 成功;生物質催化氣化定向制備合成氣過程與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瑙莫汗;合成氣制低碳醇碳化鉬催化劑的研究及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8 郭建忠;鎳基催化劑上甲烷臨氧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氣及其反應機理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祝星;化學鏈蒸汽重整制氫與合成氣的基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10 郭培卿;雙旋流合成氣非預混燃燒特性的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敏超;稀釋劑對高溫高壓下合成氣層流預混火焰燃燒特性影響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程月;等離子體誘導沼氣重整制合成氣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3 薛文峰;旋轉弧等離子體轉化甘油、油脂制合成氣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顧一丹;合成氣制烯烴(SGTO)產(chǎn)物組成的分析表征[D];復旦大學;2014年
5 朱婷婷;基于物質/能量平衡優(yōu)化生產(chǎn)尿素的布朗工藝[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6 朱軒豫(Chu Hsuan Yu);生物質合成氣高低溫變換制氫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7 彭芬;CH_4-合成氣在連續(xù)式步階反應器上直接合成C_(2+)含氧化物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8 張奎爽;基于鎢基載氧體制取合成氣的實驗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9 張海龍;合成氣微混合燃燒流動特性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10 馮飛;基于串行流化床生物質催化氣化及合成氣甲烷化方法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136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1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