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爆墻防護性能的改進
本文關鍵詞: 安全工程 混凝土抗爆墻 抗爆性能 數(shù)值模擬 防護 動力響應 出處:《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借鑒國外模塊化鋼結構抗爆墻,根據(jù)我國當前工程實際情況,提出對傳統(tǒng)混凝土抗爆墻進行改進的方案,以提高其安全防護性能。基于GB 50779—2012、SH/T 3160—2009的簡支梁計算模型,對傳統(tǒng)截面混凝土抗爆墻與新型抗爆墻的抗爆性能進行分析比較。就規(guī)范主要檢驗的變形指標,從理論分析和數(shù)值模擬兩方面,對新型抗爆墻的抗爆安全性能進行了分析,并用經(jīng)驗公式及離散化求解方法對模擬結果進行了檢驗,確保了計算結果的可信性。結果表明,該改進方案是可行的,它能有效提高抗爆墻的安全防護性能。改進后的抗爆墻擁有更大的抗彎承載力,能夠減小爆炸沖擊時所產(chǎn)生的變形。波段高度越大,承載能力越高,剛度越大,跨中位移越小。改進方案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性,在設計承載力相同的情況下,新型抗爆墻消耗材料較少,并能減少因制作木模板而對環(huán)境造成的破壞。
[Abstract]:Referring to the foreign modularized steel structure anti-detonation wall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cheme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anti-explosion wall,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based on GB50779-2012SHR / T3160-2009.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anti-explosion perform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anti-explosion wall and the new anti-explosion wall, and analyzes the anti-explosion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new anti-explosion wall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mpirical formula and discretiz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tes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ensur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scheme is feasibl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and pro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nti-explosion wall. The improved anti-explosion wall has greater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and can reduce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explosion impact. The higher the wave band height, the higher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iffness. The smaller the mid-span displacement, the better the economy of the improved scheme. Under the same design bearing capacity, the new anti-explosion wall consumes less materials and can reduce the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making wood formwork.
【作者單位】: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分類號】:TE68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杰,王飛,謝文;玻璃鋼蜂窩夾層復合材料在抗爆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1年02期
2 俞海洪;周世光;;單自由度抗爆結構的非線性動力響應分析[J];醫(yī)藥工程設計;2013年03期
3 黃鐘喜;石油化工裝置建筑物抗爆設計[J];石油化工設計;2004年03期
4 孫賓;;化工企業(yè)控制室抗爆設計[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年06期
5 周世光;;控制室結構抗爆布置方案比較與優(yōu)化[J];化工與醫(yī)藥工程;2014年01期
6 孫鈞;;地下抗爆結構有限元數(shù)值分析的若干課題[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83年01期
7 張亞非;;石油化工裝置控制室抗爆結構設計[J];工程與建設;2014年04期
8 李志康,王萬鵬,陳劍杰;多層抗爆結構線彈性動力響應的相似性[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9 鐘兵,劉少江,趙鍵;竹/玻璃鋼復合材料的研制及在抗爆結構中的應用[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5年02期
10 涂蕊;劉玉娟;潘新瑩;張玉福;;抗爆墻設計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J];當代化工;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錢七虎;;抗爆結構研究的若干進展(綜述)[A];錢七虎院士論文選集[C];2007年
2 錢七虎;;抗爆結構研究的若干進展(綜述)[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3 李志成;盧紅標;錢七虎;;抗爆結構計算中外推法應用研究[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6年
4 李志康;王萬鵬;陳劍杰;;多層抗爆結構線彈性動力響應的相似性[A];第七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5 顧紅軍;邵寧;殷克功;陳太林;;六邊形管作為抗爆、吸能材料的優(yōu)勢分析[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6 陳斌;曾首義;晏麓暉;蔣志剛;;帶吸能裝置的組合式抗爆結構的試驗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2年
7 顧忠明;王發(fā)軍;何明清;崔偉;;考慮接觸影響的球形抗爆結構等效靜載有限元分析[A];第五屆全國強動載效應及防護學術會議暨復雜介質(zhì)/結構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顧渭建;馮麗;王靜;周淑玲;張鏖;;地下工程抗震抗爆結構設計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下)[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洋;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抗爆容器動力響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都浩;城市環(huán)境中建筑爆炸荷載模擬及鋼筋混凝土構件抗爆性能分析[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凱;脈沖X光攝影成像系統(tǒng)的抗爆防護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譚朝明;拱形抗爆門的動力響應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長安大學;2015年
3 王志;鋼筋混凝土及其與鋼板復合增強結構的抗爆特性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4 翟凌霄;氣云爆炸作用下抗爆結構的流固耦合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16年
5 任濤;抗爆門有限元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D];長安大學;2011年
6 趙應許;爆炸沖擊荷載作用下抗爆門的動力響應分析[D];長安大學;2013年
7 于陽;結構抗爆設計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8 潘星;氣云爆炸作用下抗爆結構的動力響應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4年
9 宋祥;加腹板工字鋼骨架結構抗爆門的抗爆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10 方磊;建筑結構抗爆設防標準及抗爆概念設計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308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53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