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廈懸掛式幕墻支撐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反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20 00:39
當懸掛結構自身的豎向振動周期與其支承結構的豎向振動周期接近,將出現(xiàn)二次共振現(xiàn)象,即產生豎向振動的"鞭梢效應",從而導致懸掛結構自身及其支承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反應都顯著增大。上海中心大廈采用分區(qū)懸掛的柔性幕墻支撐結構,每個分區(qū)懸掛的幕墻質量大、支承結構剛度弱、懸掛高度高、自振周期與主樓接近,其豎向地震作用反應不容忽視。采用反應譜和彈性時程分析方法,對上海中心懸掛式幕墻支撐結構在豎向地震作用下的結構自振特性、豎向加速度、豎向位移等反應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懸掛式的幕墻支撐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反應顯著,幕墻支撐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反應隨結構高度增加而增大;高區(qū)吊桿軸重比較低區(qū)增大約1.2倍,高區(qū)吊點加速度反應較低區(qū)增加約1.5倍;在相同分區(qū),由于吊桿彈性放大作用,幕墻支撐結構底部的軸重比、加速度、位移反應分別較頂部增大20%、50%、100%。
【文章來源】:建筑結構學報. 2014,35(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結構體系及結構布置
2結構模型建立
2. 1分析模型
2. 2地震波選取
3結構自振特性
4吊桿軸重比
5幕墻支撐結構豎向加速度反應
6幕墻支撐結構豎向位移反應
7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海中心大廈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反應分析[J]. 何志軍,丁潔民,陸天天. 建筑結構學報. 2014(01)
[2]上海中心大廈幕墻支撐結構的選型分析[J]. 胡殷,何志軍,丁潔民. 結構工程師. 2011(05)
[3]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分析中若干關鍵問題[J]. 丁潔民,巢斯,趙昕,吳宏磊. 建筑結構學報. 2010(06)
本文編號:3445908
【文章來源】:建筑結構學報. 2014,35(01)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結構體系及結構布置
2結構模型建立
2. 1分析模型
2. 2地震波選取
3結構自振特性
4吊桿軸重比
5幕墻支撐結構豎向加速度反應
6幕墻支撐結構豎向位移反應
7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海中心大廈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豎向地震作用反應分析[J]. 何志軍,丁潔民,陸天天. 建筑結構學報. 2014(01)
[2]上海中心大廈幕墻支撐結構的選型分析[J]. 胡殷,何志軍,丁潔民. 結構工程師. 2011(05)
[3]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分析中若干關鍵問題[J]. 丁潔民,巢斯,趙昕,吳宏磊. 建筑結構學報. 2010(06)
本文編號:34459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344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