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覆土下矩形凍結加固的模型試驗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and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law of rectangular frozen solids under shallow overlying soil, the model test of horizontal freezing wa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taking the freezing project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6 through Line 3 as the prototy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heat dissipation, the cooling rate of the freezing area adjacent to the surface is slow, and the frozen wall is the weak link of the whole solid, and the frozen wall develops rapidly inward and the average development speed is about 1.5 times of the outward development speed in the freezing process.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closed frozen wall, th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of soil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using higher salt 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will increase obviously after the freezing wall is closed, and the frost heave forc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frost heave has compaction effect on the upper soil layer, so that th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of soil layer decreases with the shallow buried depth, and the frost heave forc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frost heave has compaction effect on the upper soil layer, so that th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of soil layer decreases with the shallow buried depth. For the shallow rectangular underground freezing proje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pper overlying soil and the frozen solid is obvious, the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upper soil layer will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frozen reinforcement body, and the frost heave effect of the lower frozen soil will also compaction the upper soil layer.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上海浦東新區(qū)市政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中國礦業(yè)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1171065)
【分類號】:U231;TU7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太全;華淵;呂寶華;;某地鐵區(qū)間隧道凍結施工凍脹效應隨機預測分析[J];冰川凍土;2009年01期
2 蔡海兵;程樺;彭立敏;姚直書;;淺埋隧道全斷面超長水平凍結位移場的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9年12期
3 周希圣 ,林楓 ,任向東 ,楊國祥;下穿運營地鐵隧道凍結施工的應力位移場及其控制技術[J];力學季刊;2005年03期
4 周希圣,鄭宜楓;高含水粘土層隧道凍結位移場模型試驗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5 程樺;姚直書;張經(jīng)雙;榮傳新;;人工水平凍結法施工隧道凍脹與融沉效應模型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7年10期
6 喬京生,陶龍光,弭尚銀;地鐵隧道水平凍結施工地表變形特性的模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15期
7 蔡海兵;程樺;彭立敏;姚直書;榮傳新;;地鐵雙線隧道水平凍結位移場的模型試驗[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10期
8 程樺,臧華;人工地層水平凍結凍脹效應準耦合數(shù)值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3年01期
9 周曉敏,王夢恕,陶龍光,楊松山;北京地鐵隧道水平凍結和暗挖施工模型試驗與實測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3年06期
10 岳豐田;仇培云;楊國祥;石榮劍;;復雜條件下隧道聯(lián)絡通道凍結施工設計與實踐[J];巖土工程學報;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盛平,于廣云,王立波;人工地層水平凍結凍脹對鄰樁的影響[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2 仇培云;岳豐田;楊國祥;孫猛;;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聯(lián)絡通道凍結工程實錄[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06期
3 岳豐田;張水賓;仇培云;張勇;石榮劍;;地鐵聯(lián)絡通道凍結加固技術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S2期
4 胡向東;肖朝昀;毛良根;;雙層越江隧道聯(lián)絡通道凍結法溫度場影響因素[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5 王志良;申林方;李明宇;;凍結法施工的地鐵旁通道實測數(shù)據(jù)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1期
6 曹紅林;;地鐵隧道凍結法施工融沉控制方案及實施[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7 覃偉;楊平;金明;張婷;王海波;;地鐵超長聯(lián)絡通道人工凍結法應用與實測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8 鄭穎人;肖強;辛建平;馮夏庭;;黃土無襯砌隧道破壞機制振動臺試驗研究——隧道穩(wěn)定性分析講座之二[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1期
9 李攀;謝雄耀;;上海長江隧道凍結監(jiān)測優(yōu)化設計及數(shù)據(jù)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1期
10 盧珂;朱金才;楊進超;;某坑道破壞特征的地質力學模型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文軍;張學龍;朱紅發(fā);徐培民;;帶鋼抖動試驗裝置設計與分析[A];機械動力學理論及其應用[C];2011年
2 張玉杰;李斌;;阻尼不相似動響應模型的修正方法研究[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下冊[C];2011年
3 商翔宇;周國慶;梁恒昌;;一種易于產(chǎn)生凍脹的凍結模式[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瑋;汪玉;杜儉業(yè);;瞬態(tài)載荷作用下船體板架結構單參數(shù)畸變相似模型研究[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李宏男;田利;張鵬;;高壓輸電塔-線體系多維多點振動臺試驗模型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6 姚勇;古巍;;反力墻預應力筋張拉順序的模型試驗研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7 王樺;程樺;榮傳新;;基于高密度電阻率法的凍土導電特性試驗研究[A];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學術論壇文集[C];2008年
8 衛(wèi)彬;劉國彬;;地鐵隧道出洞口凍結法加固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9 周曉敏;王夢恕;;人工地層凍結技術在我國城市地下工程中的興起[A];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新發(fā)展——《都市快軌交通》理事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肖鋒;漆泰岳;楊雄;張偉;;U型鋼可縮性支架聯(lián)合支護的相似模型試驗研究[A];中國交通土建工程學術論文集(2006)[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冷毅飛;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凍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研究及溫度場數(shù)值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2 翟蓮;季凍區(qū)湖岸構筑物凍害機理及防治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王曉東;古代夯土建筑動力響應及抗震保護[D];蘭州大學;2011年
4 李東陽;凍土未凍水含量測試新方法的試驗和理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5 韓日美;淺埋土質隧道特性分析及關鍵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6 張青哲;土基振動壓實系統(tǒng)模型與參數(shù)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7 王樹豐;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樁防治工程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8 黃偉;礦井補償收縮鋼纖維混凝土性能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9 郭子紅;地下立交近接隧道穩(wěn)定性的理論分析與模擬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吉植強;季節(jié)凍土地區(qū)圓形基坑凍結壁模型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波;張建明;常小曉;鄧友生;顧同欣;;廣州地鐵隧道凍結工程凍土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2 劉鴻緒;對土凍結過程中若干凍脹力學問題的商榷[J];冰川凍土;1990年03期
3 吳紫汪,馬巍,張長慶,常小曉,劉永智;人工凍結壁變形的模型試驗研究[J];冰川凍土;1993年01期
4 何平,程國棟,俞祁浩,朱元林,徐學祖;飽和正凍土中的水、熱、力場耦合模型[J];冰川凍土;2000年02期
5 程國棟,馬巍;國際凍土工程研究進展——第五屆凍土工程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J];冰川凍土;2003年03期
6 劉鴻緒,朱廣祥,尹冬嶺,江守恒;地基土凍脹的宏觀分析[J];冰川凍土;2003年03期
7 李雙洋;張明義;高志華;張淑娟;;廣州某地鐵人工凍結法施工熱力分析[J];冰川凍土;2006年06期
8 周太全;華淵;呂寶華;;某地鐵區(qū)間隧道凍結施工凍脹效應隨機預測分析[J];冰川凍土;2009年01期
9 崔廣心;深土凍土力學——凍土力學發(fā)展的新領域[J];冰川凍土;1998年02期
10 孫家學,,劉斌;凍結壁原始凍脹力的分析與計算方法[J];東北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翁家杰;群孔凍結凍土加固體的應力與變形——上海延安東路隧道南線人工凍結加固監(jiān)測研究[J];地下工程與隧道;1998年01期
2 周文波,丁志誠;泥水平衡盾構穿越凍結加固區(qū)施工技術[J];地下空間;1998年S1期
3 魏定紅;;長江漫灘高富水地層凍結加固及水中盾構接收[J];科技與企業(yè);2014年06期
4 趙紅光;張映根;;凍結加固技術在長地鐵聯(lián)絡通道施工中的應用[J];隧道建設;2010年03期
5 盛延仲;;上海越江隧道盾構機出洞地層凍結加固技術[J];現(xiàn)代交通技術;2008年02期
6 滕長浪;;地鐵聯(lián)絡通道凍結加固法施工淺析[J];科技資訊;2011年10期
7 嵇彭;;盾構進出洞全方位風險控制凍結加固技術[J];中國工程科學;2012年02期
8 朱學銀;張水賓;熊旺;;盾構出洞凍結加固拱棚結構內(nèi)力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9 朱學銀;岳豐田;張勇;;盾構出洞凍結加固拱棚結構的力學模型分析[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08年01期
10 黃見峰;徐兵壯;;地鐵隧道盾構出洞口液氮豎直凍結加固技術[J];中國市政工程;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杜敏華;王勝利;徐兵壯;;凍結法在盾構進洞加固工程中的應用[A];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7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C];2007年
2 崔灝;;凍結加固技術在盾構出洞工程中的應用[A];中國煤炭學會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ㄉ希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夏江濤;盾構出洞水平凍結加固杯型凍土壁溫度場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251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52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