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應急指揮中心隔震設計及地震響應分析
本文選題:核電站 + 應急指揮中心; 參考:《工業(yè)建筑》2014年12期
【摘要】:為探討隔震技術在核電工程的應用,對某核電站應急指揮中心進行隔震設計及相應分析:對隔震層的方案進行詳細的闡述,包括隔震支座的選型及布置;建立應急指揮中心的有限元模型并進行非線性動力反應分析,探討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特性、加速度反應和位移反應。分析表明:通過隔震層的變形吸收地震的能量,可以顯著降低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結構的減震效果達到70%左右,隔震效果明顯,提高了應急指揮中心的抗震裕量,可以有效保護應急指揮中心的人員、設備和系統(tǒng)的安全,從而提升核電站震后應急能力。分析研究成果對隔震技術在核電領域的推廣應用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Abstract]:In order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the isolation design and corresponding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of a nuclear power station are carried out. The scheme of the isolation layer is described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isolation suppor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is established and the nonlinear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cceleration response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are discuss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uperstructur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bsorbing the seismic energy through the deformation of the isolation layer. The seismic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reaches about 70%, and the isolation effect is obvious, which improves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margin of the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personnel, equipment and system safety, thereby enhancing the post-earthquake nuclear power plant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spread and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nuclear power field.
【作者單位】: 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分類號】:TU352.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謝禮立;翟長海;;核電工程應用隔震技術的可行性探討[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強,姚謙峰;基礎隔震偏心結構扭轉振動反應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1期
2 姜東均;白良;趙黨書;趙惠敏;;建筑施工與昆明旅游環(huán)境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3期
3 劉紀陸;;基礎隔震結構的精確求解方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4 鄭宇;王月明;吳芳;毛杰;;底部框架—抗震墻結構在平穩(wěn)隨機干擾下的響應[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1期
5 李揚;李自力;;鉛芯橡膠支座參數對隔震儲罐地震響應的影響[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4期
6 張大長;陳懷亮;韓麗婷;韓曉健;;反復壓力作用下橡膠的承載力—變形特性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7 李永華;李思明;;弱連體結構地震反應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1期
8 李慧;魏彪;杜永峰;李永祥;;框支剪力墻的阻尼器耗能減震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1期
9 楊彥飛;何文福;朱巖;徐鋼;;異型鉛阻尼器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10 任祥道;;映秀鎮(zhèn)災后重建抗震防災探索與實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琪;;多結構聯系體系磁流變阻尼器半主動控制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A];第六屆全國電磁流變液及其應用學術會議程序冊及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谷偉;溫小棟;劉斌;;摩擦隔震砌體房屋考慮豎向地震作用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下冊[C];2011年
3 張弛;;離心風機風井噪聲治理隔振研究[A];現代振動與噪聲技術(第九卷)[C];2011年
4 劉偉慶;王曙光;;建筑結構隔震減震設計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勢[A];第六屆全國工程結構安全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杜永峰;李慧;吳忠鐵;李松;唐能;;近場多維地震激勵的隔震結構高寬比限值分析研究[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6 王洪濤;陳彥江;閆維明;李勇;程建旗;黃飛鴻;;復合式金屬型阻尼器在高架橋減震控制中的應用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7 賀秋梅;李小軍;;近斷層速度脈沖型地震動作用基礎隔震建筑反應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8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微分求積法在隔震支座非線性分析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9 王光潔;譚平;金建敏;王海明;涂偉榮;米曉玲;;一種新型隔震體系的理論與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10 米曉玲;譚平;沈朝勇;王光潔;王海明;涂偉榮;;高層建筑結構隔震設計方法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學慶;考慮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巨型框架隔震懸掛結構動力響應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2 郭猛;框架—密肋復合墻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計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胡紫東;考慮支座相關性的基礎隔震結構地震響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朱前坤;串聯隔震體系屈曲后屈曲及大變形力學行為[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5 楊宇;雙向地震作用立式儲罐基礎隔震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6 李翠娟;超大跨徑CFRP主纜懸索橋合理結構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7 張穎;層間隔震體系的減震機理與減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8 周莉;城市橋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抗震性能評估[D];天津大學;2010年
9 張路;新型磁流變阻尼器及大跨度空間結構半主動控制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于芳;列車荷載及地震作用下隔震鐵路橋梁的動力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志剛;;電力應急指揮中心的建設[J];供用電;2007年03期
2 ;國家電監(jiān)會綜合應急指揮中心落成[J];四川水力發(fā)電;2010年01期
3 趙金娥;;電力應急指揮中心建設經驗談[J];企業(yè)家天地;2011年11期
4 盧廷杰;;應急指揮中心應高效、透明[J];中國計算機用戶;2009年08期
5 王文彬;;省級電力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探討[J];電力信息化;2009年05期
6 邵卓;周達洪;顏肅;;南京電力應急指揮中心建設[J];電力信息化;2009年05期
7 ;國家電力監(jiān)管委員會綜合應急指揮中心落成[J];大壩與安全;2009年04期
8 李健;;江西省電力應急指揮中心的建設[J];電力系統(tǒng)通信;2010年03期
9 張尚謨;王永紅;華侃;李亮;嚴文濤;周偉;;應急指揮中心多級音視頻互聯的研究及應用[J];電力信息化;2012年05期
10 李濤;吳冰;潘磊;李伯中;王浩;;應急指揮中心信息接入方法研究[J];電力信息化;2012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超;徐希源;;電力應急指揮中心評估研究[A];2011電力通信管理暨智能電網通信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潘振波;王代弟;王永亮;;電力企業(yè)應急指揮中心復用率探討[A];2012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許斌;崔奇明;陳鑫;戰(zhàn)加慶;;鞍山供電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初探[A];2012電力行業(yè)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黎一盈;曾銅炳;;環(huán)境污染突發(fā)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系統(tǒng)建設研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宜秀萍;甘肅省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落成[N];甘肅日報;2006年
2 楊麗娜 張蕊;確保市應急指揮中心7月1日正式運行[N];焦作日報;2006年
3 曾慶斌 朱琳;河南網通助建城市應急指揮中心[N];人民郵電;2006年
4 記者 員娟綢;我省要建食品安全應急指揮中心[N];山西經濟日報;2006年
5 記者 廖晨霞邋通訊員 何文暉 郝楨;紅橋區(qū)人防應急指揮中心建成[N];天津日報;2008年
6 通訊員 成海明 記者 賀耀堂;劉華建視察市應急指揮中心[N];連云港日報;2008年
7 通訊員 焦明華 魯成飛;首家縣級人防應急指揮中心開工[N];連云港日報;2008年
8 記者 高鵬;自治區(qū)應急指揮中心正式啟用[N];寧夏日報;2009年
9 朱峰 王琦;華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正式啟用[N];國家電網報;2009年
10 記者 隋玉濤 馬曉寧;市應急指揮中心正式開通[N];大慶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林輝;Y供電局應急指揮中心應用平臺建設項目施工質量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2 王新文;鄄城電力應急指揮中心系統(tǒng)方案的設計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3 陳建新;濱海供電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項目管理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李永生;黑龍江省公路交通應急指揮中心的研究與設計[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765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07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