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結合的閩西客家公共祭祀樓閣
本文選題:客家建筑 + 客家公共祭祀樓閣 ; 參考:《建筑學報》2014年S2期
【摘要】:對閩西客家公共祭祀樓閣的典型實例進行了考察研究,對土、木結構的結合方式進行了分類以及特點總結,以期有助于對客家公共祭祀樓閣的進一步研究和保護。
[Abstract]:The typical examples of Hakka public sacrificial pavilions in the west of Fujian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oil and wood structures is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and protect the Hakka public sacrificial pavilions.
【作者單位】: 福州大學建筑學院;
【分類號】:TU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曹春平;閩西客家地區(qū)的天后宮與文昌閣[J];古建園林技術;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聯輝;戴志堅;;閩西客家民居的形態(tài)成因淺析[J];福建建筑;2009年03期
2 林秀琴;;淺析閩南傳統(tǒng)建筑屋頂文化的形成[J];福建文博;2009年01期
3 王卿宇;孫佳;吳婕;;閩南建筑的新表達[J];福建建筑;2014年08期
4 黃明珍;;福建連城培田官廳[J];古建園林技術;2014年01期
5 周江龍;;融入自然的新建筑——玉華洞洞前區(qū)游客中心設計[J];福建建材;2014年08期
6 鄭志穎;;儒家思想對東南沿海傳統(tǒng)古厝的影響—淺說仙游古厝[J];福建建筑;2014年11期
7 熊倬銳;;泉州市歷史街區(qū)保護改造探析[J];福建建筑;2014年12期
8 蔣龍波;楊思聲;;福建沿海古城鎮(zhèn)空間與海洋環(huán)境的適應性研究綜述[J];福建建筑;2014年12期
9 戴暉;;淺談戴祥滋故居的現狀與保護[J];福建文博;2015年01期
10 李思言;;閩西客家培田古民居的建筑與文化[J];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何鄭瑩;裘行潔;徐建剛;;歷史文化名城長汀保護規(guī)劃初探[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會議文件[C];2004年
2 梁虎;;道教建筑藝術在福州重修宮觀中的傳承與發(fā)展[A];2014年中國建筑史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3 張杰;葉春陽;;古村落文化景觀特色的演繹與解析——以閩南福全國家歷史文化名村為例[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4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藍泰華;福建汀州(長汀)客家傳統(tǒng)民間美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2 朱雪梅;粵北傳統(tǒng)村落形態(tài)及建筑特色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3 王永志;閩南、粵東、臺灣廟宇屋頂裝飾文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4 湯莉;我國濕熱地區(qū)傳統(tǒng)聚落氣候設計策略數值模擬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佳;客家民俗文化在現代設計藝術中的應用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年
2 游學軍;閩西客家與臺灣客家的淵源及發(fā)展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林然;福建民間信仰建筑及其古戲臺研究[D];華僑大學;2007年
4 黃震;清代至民國時期客家族群與廣西的經濟開發(fā)[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水香;清代汀州客家詩歌研究[D];華僑大學;2008年
6 崔如梅;明清以來下梅村的空間結構及其發(fā)展機制[D];廈門大學;2008年
7 張先爵;客家土地崇拜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劉明珠;客家民俗藝術與地域性設計探析[D];贛南師范學院;2012年
9 黃月鳳;歌劇《土樓》地域性旋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10 黃浩;贛閩粵客家圍屋的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615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1861502.html